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27篇
  免费   8223篇
  国内免费   1765篇
耳鼻咽喉   821篇
儿科学   1513篇
妇产科学   1212篇
基础医学   3387篇
口腔科学   2010篇
临床医学   14937篇
内科学   7802篇
皮肤病学   923篇
神经病学   4244篇
特种医学   17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6519篇
综合类   849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14462篇
眼科学   886篇
药学   6995篇
  271篇
中国医学   4754篇
肿瘤学   3628篇
  2024年   241篇
  2023年   1902篇
  2022年   2388篇
  2021年   4104篇
  2020年   4322篇
  2019年   3829篇
  2018年   3567篇
  2017年   3755篇
  2016年   3600篇
  2015年   3332篇
  2014年   5957篇
  2013年   6814篇
  2012年   4784篇
  2011年   4874篇
  2010年   3714篇
  2009年   3626篇
  2008年   3638篇
  2007年   3416篇
  2006年   2982篇
  2005年   2457篇
  2004年   2018篇
  2003年   1671篇
  2002年   1331篇
  2001年   1142篇
  2000年   884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60篇
  1997年   507篇
  1996年   437篇
  1995年   381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263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7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29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护理干预对放疗科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份至2018年10月份收治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随机原则的指导下把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的数量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等方面,组间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护理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等都得到显著的改善,从而让患者以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放疗,这对于放疗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总之,这一护理模式应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运用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方法,改进居家养老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对现存的护理质量不合格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改进计划、组织实施、效果评价。结果改进后的居家养老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达到98%。结论通过应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护理质量管理,使该中心居家养老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促进了该中心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为实施前,2018年1-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取50例外科ICU患者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实施前后外科ICU护理管理质量进行观察。结果实施后外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人员素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管理及质量总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ICU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总满意率为98.00%,明显高于实施前总满意率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ICU护理管理中,实施层级质量控制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ICU病房护理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营养风险筛查的应用及对手术疗效、生活质量和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介入治疗科收治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80例,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将研究人群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RS 2002≥3分)和无营养风险组(NRS 2002<3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反映营养状况的物理和生化指标以及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采用Kaplan-Meier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临床终点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纳入标准的180例患者中,无营养风险患者有85例,有营养风险患者有95例,营养风险发生率52.8%。两组患者的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体质指数、白蛋白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总蛋白和前蛋白之间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TACE治疗肿瘤的临床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无营养风险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有营养风险患者评分高(P<0.05)。有营养风险患者3年生存率为54.74%;无营养风险患者3年生存率为68.24%,存在统计学意义(HR=0.61,P=0.05, 95%CI=0.38~0.98)。肝性脑病、低蛋白血症和贫血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消化道出血和门脉癌栓堵塞的发生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营养风险筛查对于行TACE手术患者具有重要意义,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护理教学查房在ICU教学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定2018年1月-2019年1月来本院实习的100例学生,按照教学查房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前者采用传统教学查房方法,后者采用针对性教学查房方法。通过出科操作考试及理论考试后,比较2组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指标。结果教学结束,观察组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94.11±3.54)分、理论考核成绩(85.74±5.39)分均高于对照组实习学生(P<0.05)。结论针对性教学查房方法可有效提高实习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改善其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观察分析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此研究从本院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选取样本,总例数为80例,研究时间始于2017年4月,止于2019年4月,依据护理方案的异同对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结果。结果研究可得,试验组护理满意率相对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P<0.05)。研究可得,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组建数据对比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P<0.05);研究可得,试验组预后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组建数据对比得知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值合理(P<0.05)。结论此研究得知,在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中予以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8.
59.
ABSTRACT

Domestic chickens (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were exposed to imidacloprid by gavage once daily for 7 consecutive days at 0, 0.03, 0.34, 3.42, 10.25, and 15.5 mg/kg/day (n = 20 per group; 5 6-week-old males, 5 6-week-old females, 5 9-week-old males, and 5 9-week-old females). The severity and duration of neuro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were recorded. Components of the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system were assessed with 7 standard functional assays. Temporary neuro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were observed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including muscle tremors, ataxia, and depressed mentation. Based upon mean clinical severity scores, the no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NOAEL) was 3.42 mg/kg/day, and the lowest 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 (LOAEL) was 10.25 mg/kg/day. The effective dose value for the presence of any neuro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in 50% of the test group (ED50) was 4.62 ± 0.98 mg/kg/day. The ED50 for an adjusted score that included both severity and duration of neuro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was 11.24 ± 9.33 mg/kg/day. These ED50 values are equivalent to a 1 kg bird ingesting 29 or 70 imidacloprid treated soybean seeds respectively. Immunotoxicity was not documented, possible causes include the assays were insensitive, relevant immune functions were not examined, or imidacloprid is not immunotoxic at this dosing schedule in this species. Neurobehavioral abnormalities were a more sensitive indicator of the sublethal effects of imidacloprid than immunotoxicity.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