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86篇
  免费   755篇
  国内免费   256篇
耳鼻咽喉   467篇
儿科学   113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811篇
口腔科学   339篇
临床医学   1188篇
内科学   733篇
皮肤病学   29篇
神经病学   1382篇
特种医学   274篇
外科学   3118篇
综合类   1380篇
预防医学   641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611篇
  11篇
中国医学   192篇
肿瘤学   34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525篇
  2020年   549篇
  2019年   446篇
  2018年   399篇
  2017年   468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438篇
  2014年   855篇
  2013年   881篇
  2012年   609篇
  2011年   651篇
  2010年   580篇
  2009年   613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547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92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Background

Pharmacotherap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any medical care proces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cal history of most patients. Information on medication is crucial for several tasks such as pharmacovigilance, medical decision or biomedical research.

Objectives

Within a narrative text, medic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can be buried within other non-relevant data. Specific methods, such as those provided by text mining, must be designed for accessing them, and this is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Methods

The authors designed a system for analyzing narrative clinical documents to extract from them medication occurrences and medication-related information. The system also attempts to deduce medications not covered by the dictionaries used.

Results

Results provided by the system were evalu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I2B2 NLP challenge held in 2009. The system achieved an F-measure of 0.78 and ranked 7th out of 20 participating teams (the highest F-measure was 0.86). The system provided good results for the annotation and extraction of medication names, their frequency, dosage and mode of administration (F-measure over 0.81), while information on duration and reasons is poorly annotated and extracted (F-measure 0.36 and 0.29, respective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was stable between the training and test sets.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改良经颈静脉孔(JF)入路切除JF区颅内外沟通型肿瘤的技术及其暴露范围。方法:用彩色乳胶灌注10例成人带颈头颅湿标本后,显微镜下逐层解剖,研究JF区的血管、神经和硬膜等结构及与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结果:以枕下三角和横突为标志可以定位椎动脉水平段;以横突和肩胛提肌为标志可以确定椎动脉C2-C1段及保护后组颅神经、颈内静脉及颈内动脉。头外侧直肌可以定位JF后壁;磨除颈突可以暴露JF后壁;以髁导静脉为标志磨除颈静脉结节可暴露JF内侧壁;磨除乳突、岩骨鼓部,以鼓乳切迹为标志轮廓化面神经可以暴露JF外侧壁。结论:改良经颈静脉孔入路能从内、外、后、下等方向充分暴露JF,同时椎动脉、面神经及听力功能也得到很好的保护,是切除颅内外沟通型JF区肿瘤的理想入路。  相似文献   
993.
罗斌  黄楹  李冰  孙梅 《海南医学》2010,21(11):60-62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7例鞍上直径在2.5-4.8cm的颅咽管瘤患者采用额外侧锁孔入路发迹内做6.5cm左右皮切口,铣出面积约(3×2.5)cm^2的椭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利用不同解剖间隙切除肿瘤。结果术中15例病人肿瘤全部切除,2例次全切除。术后7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9例病人视力改善。结论与传统翼点入路及眶上锁孔入路相比,额外侧锁孔入路切口小、创伤小,能提供足够的鞍上区手术空间,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充分,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上颅咽管瘤的手术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治疗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53例PPC(急性PPC 37例,慢性PPC 16例)行超声引导下PCD治疗的病例资料。所有PPC均先在超声引导下行PCD术,对引流液持续增多,囊肿无明显缩小者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结果 PCD穿刺成功率为100%,PPC单纯行PCD的总体治愈率为66%(35/53),其中急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89.2%(33/37);慢性PPC单纯行PCD的治愈率为12.5%(2/16)。对先行PCD失败者行囊肿和胰管造影检查示二者持续相通,联合内镜、腹腔镜或开腹内引流术,PPC均可完全治愈。结论 PCD治疗急性PPC效果满意,对慢性PPC成功率低,往往需联合其他微创引流技术。  相似文献   
995.
外伤、炎症、肿瘤及手术等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定,常引起延髓、高位脊髓受压或神经根刺激症状,因此采取可靠的方法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极其重要。目前有多种方法可以用于固定寰枢椎。大部分采用后路内固定技术,现就寰枢椎不稳的后路手术治疗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三尖瓣环起源的特发性室性早搏和/或室性心动过速(PVCs/VT)的体表心电图特点及单导管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例特发性三尖瓣环起源的PVCs/VT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QRS波群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的PVCs/VT起源部位的时钟点数与体表12导联心电图的r(R)波高度及s(S)波深度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消融成功19例(95.0%),均无并发症发生,失败1例。其中17例消融成功、起源于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VT的心电图特征存在下列变化规律:由三尖瓣环后侧壁→侧壁→前侧壁,下壁导联的r(R)波逐渐增高,而S(S)波逐渐变浅甚至消失,同时r或R波呈Ⅱ〉aVF〉Ⅲ、S或S波呈Ⅲ〉aVF〉Ⅱ的变化趋势;aVL导联的R波逐渐变浅;aVR导联的QS波逐渐变深;三尖瓣环游离壁PVCs和/或VT者下壁导联的r(R)波高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正相关(P〈0.05),而s(S)波深度、aVL导联的R波高度及aVR导联的QS波深度与其起源的时钟点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起源于三尖瓣环的PVCs/VT是特发性PVCs/VT的一个亚组,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三尖瓣环不同起源PVCs/VT的心电图特征亦异且有一定的变化规律,掌握其体表心电图特点将有助于消融术前初步判定其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997.
文章阐述了我国护理人文素质培养的现状,提出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构建基于医科院校实际的护理本科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98.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索中医复杂干预组成要素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u H  Liu JP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0):928-943
目的:探索并建立中医复杂干预的组成要素及要素间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方法:采用社会学定性研究的方法,开展41次参与性观察和7例个体深入访谈以收集资料;使用扎根理论方法设计和分析数据。结果:中医复杂干预组成要素包括处方药物、医嘱、心理干预、医患关系和患者依从性,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同可以产生或提高疗效。中医诊断过程和治疗过程存在交叉,体现动态特征。诊断过程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中医药物干预作为主要干预发挥治疗作用。中医复杂干预措施的组成要素包含在整个中医干预过程中,可以上升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宏观与微观的途径产生作用,体现整体观指导下的高度个体化辨证论治的原则。结论:中医临床实践是一种复杂的整体性干预,中医疗效的体现是中医诊疗过程中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未来需要扩大样本量开展定性研究以增加中医复杂干预组成要素模型的稳定性和普适性,并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和探索本扎根理论所获得的各要素与总体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9.
马天洪  黄勇  曾建成  邓友章 《西部医学》2010,22(10):1878-1880
目的评价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21例患者,病灶位于胸5~12,均有程度不同的后凸畸形,后凸角27~57°,平均31.7°;术前15例患者伴脊髓不全损伤,按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6例,D级7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给予至少12月的系统抗结核治疗。结果 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一期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及固定;随访9~24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复发及螺钉松动,所有病例均获得植骨愈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6.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9.4°,随访期内未见明显丢失,脊髓不全损伤术后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33级,除3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肺不张外,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支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椎结核能够有效清除病灶减少复发,并能有效重建和维持脊柱稳定性,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脑膜瘤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1月至2009年7月间诊治的1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12例,近全切除4例.术后颅神经功能改善9例,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7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例,后组颅神经损伤者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桥小脑角脑膜瘤可选择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术中注意对血管、神经和脑干的保护,提高切除肿瘤的技巧,预防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是保证手术疗效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