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478篇
  免费   21496篇
  国内免费   7178篇
耳鼻咽喉   1912篇
儿科学   4775篇
妇产科学   4535篇
基础医学   28552篇
口腔科学   7658篇
临床医学   24727篇
内科学   29407篇
皮肤病学   3044篇
神经病学   13057篇
特种医学   56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65篇
外科学   23427篇
综合类   42299篇
现状与发展   27篇
一般理论   28篇
预防医学   17280篇
眼科学   5596篇
药学   25046篇
  188篇
中国医学   17580篇
肿瘤学   23284篇
  2024年   429篇
  2023年   3268篇
  2022年   5373篇
  2021年   9370篇
  2020年   8923篇
  2019年   8143篇
  2018年   7857篇
  2017年   8382篇
  2016年   8877篇
  2015年   8629篇
  2014年   14884篇
  2013年   17674篇
  2012年   14092篇
  2011年   15622篇
  2010年   13330篇
  2009年   12396篇
  2008年   11812篇
  2007年   13174篇
  2006年   11985篇
  2005年   11269篇
  2004年   9740篇
  2003年   8638篇
  2002年   6570篇
  2001年   6172篇
  2000年   5029篇
  1999年   4488篇
  1998年   3339篇
  1997年   2975篇
  1996年   2952篇
  1995年   2775篇
  1994年   2474篇
  1993年   2207篇
  1992年   1882篇
  1991年   1643篇
  1990年   1342篇
  1989年   1292篇
  1988年   1203篇
  1987年   966篇
  1986年   777篇
  1985年   901篇
  1984年   877篇
  1983年   561篇
  1982年   704篇
  1981年   575篇
  1980年   507篇
  1979年   427篇
  1978年   324篇
  1977年   266篇
  1976年   289篇
  1975年   18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和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CSM)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疗效及颈椎矢状位参数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8月收治的147例CSM合并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0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A组),67例行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治疗(B组)。比较2种手术方法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Cobb角及矢状位垂直距离(SVA)。将2组患者根据T_1倾斜角分别分为高T_1倾斜角(≥25°)亚组和低T_1倾斜角( 25°)亚组,对不同亚组之间的疗效及手术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2组术后JOA评分和Cobb角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SVA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术后SVA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术后JOA评分和Cobb角均高于B组,SVA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中,高T_1倾斜角亚组和低T_1倾斜角亚组JOA评分改善效果和后凸畸形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组中,低T_1倾斜角亚组JOA评分改善效果和后凸畸形发生率优于高T_1倾斜角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较于后路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CSM合并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更佳,且有助于改善颈椎矢状位平衡;在高T_1倾斜角水平下,应尽可能选择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53.
PurposeTo compare morphological imaging features and CT texture histogram parameters between grade 3 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 (G3-NET) and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 (NEC).Materials and methodsPatients with pathologically proven G3-NET and NEC, according to the 2017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who had CT and MRI examinations between 2006-2017 were retrospectively included. CT and MRI examinations were reviewed by two radiologists in consensus and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tumor size, enhancement patterns, hemorrhagic content, liver metastases and lymphadenopathies. Texture histogram analysis of tumors was performed on arterial and portal phase CT images. images. Morphological imaging features and CT texture histogram parameters of G3-NETs and NECs were compared.ResultsThirty-seven patients (21 men, 16 women; mean age, 56 ± 13 [SD] years [range: 28-82 years]) with 37 tumors (mean diameter, 60 ± 46 [SD] mm) were included (CT available for all, MRI for 16/37, 43%). Twenty-three patients (23/37; 62%) had NEC and 14 patients (14/37; 38%) had G3-NET. NECs were larger than G3-NETs (mean, 70 ± 51 [SD] mm [range: 18 - 196 mm] vs. 42 ± 24 [SD] mm [range: 8 - 94 mm], respectively; P = 0.039), with more tumor necrosis (75% vs. 33%, respectively; P = 0.030) and lower attenuation on precontrast (30 ± 4 [SD] HU [range: 25-39 HU] vs. 37 ± 6 [SD] [range: 25-45 HU], respectively; P = 0.002) and on portal venous phase CT images (75 ± 18 [SD] HU [range: 43 - 108 HU] vs. 92 ± 19 [SD] HU [range: 46 - 117 HU], respectively; P = 0.014). Hemorrhagic content on MRI was only observed in NEC (P = 0.007). The mean ADC value was lower in NEC ([1.1 ± 0.1 (SD)] × 10−3 mm2/s [range: (0.91 - 1.3) × 10−3 mm2/s] vs. [1.4 ± 0.2 (SD)] × 10−3 mm2/s [range: (1.1 - 1.6) × 10−3 mm2/s]; P = 0.005). CT histogram analysis showed that NEC were more heterogeneous on portal venous phase images (Entropy-0: 4.7 ± 0.2 [SD] [range: 4.2-5.1] vs. 4.5 ± 0.4 [SD] [range: 3.7-4.9]; P = 0.023).ConclusionPancreatic NECs are larger, more frequently hypoattenuating and more heterogeneous with hemorrhagic content than G3-NET on CT and MRI.  相似文献   
54.
简要介绍了GE宝石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的技术特点,详细阐述了日常使用中出现的间歇性停机、无法进行Fastcal(快速空气校正)以及扫描中断和gantry(扫描架)自动复位3例故障的维修过程,为医院维修人员维修类似故障提供了参考。最后总结了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主要故障原因,提出了快速排查CT故障的方法,并建议在日常使用中及时保养维护以降低设备故障率。  相似文献   
55.
妊娠期甲状腺癌的诊治是目前甲状腺疾病诊治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妊娠期发现甲状腺癌对临床医生和孕妇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应通过多学科协作,尽快明确诊断,全面、合理的评估孕妇和胎儿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和随诊方式,避免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副反应,维持正常孕期,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目的比较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治疗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疗效.方法25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事件时, 随机交替接受等渗透剂量的160 mL 3%高渗盐水与150 mL 20%甘露醇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 连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及中心静脉压.记录有效降低颅内压持续时间、颅内压最大降幅及其时间, 用药前及用药后1 h、3 h血钠水平及血浆渗透压.结果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均可降低颅内压(均 P < 0.01), 两者的降低颅内压作用持续时间及颅内压降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患者脑灌注压较用药前均上升(均 P < 0.01), 平均动脉压先上升后下降,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中心静脉压稍有波动,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20%甘露醇治疗后患者血钠下降, 3%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血钠值上升, 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20%甘露醇及3%高渗盐水治疗后患者血浆渗透压均先上升后下降, 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1). 结论3%高渗盐水可作为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7.
201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发布了第三版《艾滋病诊疗指南》。新版指南强调抗病毒治疗时点前移:一旦成人确诊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若无禁忌宜尽早启动抗HIV治疗。对于合并机会性感染的HIV感染者, 在感染控制、病情稳定后也应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尤其强调HIV合并结核患者在CD4阳性淋巴细胞数少于200/μL的情况下, 建议抗结核两周内即开始抗病毒治疗。在抗HIV治疗用药中, 淘汰了一些毒副作用大、依从性较差的药物, 如司他夫定、去羟肌苷、茚地那韦等, 优选抗病毒效力强、服药方便的组合, 如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组合。对于HIV感染的婴幼儿, 亦主张及早抗HIV治疗。对于五岁以内的幼儿, 主张确诊后即启动抗病毒治疗。对于HIV感染的孕产妇, 建议尽快予以全程、联合抗HIV治疗, 寓防于治。  相似文献   
58.
[目的] 系统评价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 gov、Pubmed、EMBASE、CENTRAL、Cochrane Library,查找出八段锦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7月1日。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应用RevMan 5.3软件对最后纳入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个RCT,共8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4.19,95% CI(2.42,7.26),P<0.000 01];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其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3.41,95% CI(1.56,7.46),P=0.002];八段锦+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1.90,95% CI(-1.97,-1.83),P<0.000 01]。[结论] 基于现有的研究,该系统评价显示,与常规治疗相比,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VAS评分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与常规治疗+颈部“米”字操比较,八段锦+常规治疗在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方面有一定的治疗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及试验参照CONSORT标准和STRICTA声明进行RCT研究。  相似文献   
59.
60.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近年来许多新兴微创技术治疗肺癌取得了良好效果。氩氦冷冻消融术因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已取得医患双方认可。冷冻消融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早期肺癌及减少晚期肺癌负荷。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冷冻消融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将是未来肺癌治疗发展方向,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该文就冷冻消融治疗及与其他方法综合治疗肺癌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