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苦杏仁苷为传统中药苦杏仁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蔷薇科植物的种子中。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肾间质纤维化、抗肺纤维化、抗高氧诱导肺损伤、免疫抑制、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以及抗溃疡9个方面概括苦杏仁苷的药理作用,以期为科技工作者对苦杏仁苷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麻杏定喘合剂中苦杏仁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智锐  贾少谦 《中国药业》2009,18(20):36-37
目的探讨测定麻杏定喘合剂中苦杏仁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Dikma 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75:20:5),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为0.8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苦杏仁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2%,RSD=1.37%(n=6),平均含量为1.3575m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麻杏定喘合剂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苦杏仁中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2次重复的正交实验法,以加水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3个水平进行实验。结果:因素A(加水倍量)有显著影响,因素B(提取时间)和因素C(提取次数)对苦杏仁苷的含量有极显著影响。结论:最佳提取工艺A2B2C2,即用10倍量提取2次,每次1h。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从长白山地区苦杏仁中提取抗癌有效成分的方法以及其成分对正常小鼠肝脏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将苦杏仁蒸干后,用有机溶剂除油,然后用乙醇提取,精制,得到白色结晶物。经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该药物对小鼠移植性肝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正常小鼠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有一时性升高作用。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Semen Persicae Extract Combined with Cultured Cordyceps on Reversing Capillarization of Sinusoids In Patients with ...  相似文献   
16.
苦杏仁苷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以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造模4周后,将造模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模型组、苦杏仁苷组及对照药秋水仙碱组,每组10只,灌胃用药两周后取材。观察检测以下指标:①末次体重、肝脾比值;②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③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胺酰转肽酶(GGT)活性;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含量;④肝组织天狼星红染色及HE染色;⑤肝组织脂质过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①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苦杏仁苷及秋水仙碱治疗组大鼠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②天狼星红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窦周胶原沉积明显,肝小叶间形成较厚汇管区和中央静脉间的纤维间隔,可见较多完整的假小叶,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水肿明显,汇管区结缔组织有不同程度增生,肝组织中有炎性细胞浸润,窦壁细胞增生明显;苦杏仁苷治疗组和秋水仙碱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炎症缓解、胶原纤维增生程度分期显著降低(P〈0.05);③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GGT活性及TBil含量显著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P〈0.01);苦杏仁苷组与秋水仙碱组大鼠血清ALT、AST活性显著降低(P〈0.01或P〈0.05);④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SOD活性、GSH含量及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苦杏仁苷能显著升高模型大鼠肝组织GSH活性(P〈0.05),秋水仙碱则能显著升高GSH、GSH-Px活性。结论:苦杏仁苷对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百部止咳糖浆中苦杏仁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应用HPLC检测法,色谱柱为Kromasi C18(5μm,4.6mm ×2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柱温2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5nm。结果:苦杏仁苷在0.04~0.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99.65%。RSD为1.90%。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可靠,可用于测定百部止咳糖浆中苦杏仁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考察活血通络提取液在超滤时不同药液性质对超滤膜污染程度的影响及不同清洗方法对恢复被污染超滤膜纯水通量的能力。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超滤时药液温度、超滤前药液质量浓度、药液pH值对膜污染程度的影响;考察不同膜清洗方法(超声、0.1 mol/L NaOH清洗、0.1 mol/L NaClO清洗、0.1 mol/L HCl清洗)对膜通量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 药液在稀释1倍且保持温度60 ℃,pH 2时膜污染程度较小,且指标成分苦杏仁苷转移率高。膜清洗采用0.1 mol/L NaOH、0.1 mol/L NaClO循环后1 h,浸泡2 h再循环清洗1 h对膜纯水通量恢复作用最好,0.1 mol/L HCl能恢复至80%左右,超声无明显恢复作用。结论 确定药液超滤方法和膜清洗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活血通络注射液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优化儿咳灵糖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苦杏仁苷、盐酸麻黄碱、黄芩苷的转移率和干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水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最佳工艺为苦杏仁沸水入药,加6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苦杏仁药渣与麻黄等13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2次,每次1h。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大生产提供参数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百咳静颗粒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5℃,检测波长为215 nm(麻黄碱、伪麻黄碱、苦杏仁苷)、280 nm(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进样量1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甘草苷、橙皮苷、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8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312~1.018、0.321~1.175、0.315~0.723、0.876~1.735、0.982~2.604、0.824~9.999、1.635~2.888、0.812~1.661 mg·g-1;8个成分均可实现较好的分离,在拟定的浓度范围内,各成分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平均回收率97.4%~99.7%,RSD为0.65%~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百咳静颗粒的质量控制与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