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6篇
  免费   407篇
  国内免费   25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5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69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231篇
内科学   314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58篇
特种医学   73篇
外科学   203篇
综合类   498篇
预防医学   375篇
眼科学   59篇
药学   782篇
中国医学   1068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6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309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16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夹竹桃花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组成成分及生物活性。方法 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GC-MS分析组成成分,滤纸片扩散法和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分析抑菌活性,并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索氏提取4 h,连续提取4次,料液比1∶ 15,得率9.16%,比优化前提高了13.09%。脂溶性成分含有烷烃类、醛类和酯类等30种化合物,具有还原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能力,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22,1.72,0.75,1.96 g·L–1,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34,2.84,1.88,3.32 g·L–1结论 脂溶性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得率为9.16%,以烷烃类、醛类、酯类为主,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可为夹竹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93.
94.
95.
目的 建立GC-MS同时测定复方鲜竹沥液中苯酚、愈创木酚、甲基愈创木酚、乙基愈创木酚、乙烯基愈创木酚、2,6-二甲氧基苯酚、香兰素和丁香醛8个酚类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醚萃取后,采用DB-35MS UI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进行分离,采用离子监测模式(SIM)进行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 在优化实验条件下,8种酚类成分分离良好,在0.1~129.4 μg·mL-1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0,方法检出限均<0.043 μg·mL-1;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的回收率为93.76%~101.33%,RSD值均≤ 3.08%。结论 该方法简单、灵敏、准确并且可靠,可为复方鲜竹沥液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6.
Understanding variability in excipient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aspect of Quality-by-Design drug product development. However, present experimental methods have only been able to study a few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for a few excipient lots due to time, cost, and sample gathering considerations. An alternative analysis method is proposed here that shows how quantitativ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data reported in vendor certificates of analysis can evaluate excipient lot-to-lot variability in a comprehensive and low cost manner.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spray-dried lactose, and magnesium stearate were selected as commonly-used excipients for this demonstration. The proposed analysis method offers drug product developers several advantages over present experimental methods, including the ability to: (1) examine excipient products for manufacturing site and/or year-to-year variations, (2) quantify a domain of prior experience for each excipient by determining the percentage of excipient lots contained within a multi-dimensional ellipsoid described by the excipient lots used during drug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3) rationally select excipient lots from the vendors inventory to maximize the domain of prior experience throughout the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For cases where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data may contain insufficient information, drug product developers and excipient vendor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identify more appropriate datasets for analysis.  相似文献   
97.
雪莲果中主要含有酚酸、黄酮、倍半萜内酯、低聚果糖等化合物,在抗氧化、抗炎、降血糖、抑菌、抗癌等方面作用明显。雪莲果根茎及叶中含有大量的酚酸类化合物,主要为咖啡酸及其衍生物,该类物质使得雪莲果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同时,该类物质也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而产生降低血糖的作用。低聚果糖在雪莲果块茎中含量丰富,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而改善肠道功能。雪莲果叶表面的香毛簇中含有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该类物质可明显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其中uvedafolin、enhydrofolin活性较强,并且该类物质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结构上,环氧基团的数量的差异,与抗癌、抑菌作用的强弱有一定关联。除此之外,雪莲果中还含有挥发油、脂肪酸、甾醇、二萜、对羟基苯乙酮衍生物以及辛酮糖酸衍生物等化合物,具有抗阿尔茨海默病、保护肾脏、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然而,目前对雪莲果中化合物的分离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完善,相关药理作用仍有待深入。因此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报道,对雪莲果中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雪莲果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
99.
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关于制备血液的设备也陆续出现,改变了以往靠人工制备血液的传统方式,不仅增加血液储备,同时也避免了血液的浪费,提升了血站的血液供应能力,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使信息一体化,能够帮助血液成分制备工作顺利进行。该文将细致探讨现代化设备对血液成分制备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摘要】 目的 观察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6 - 11月收集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的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36例,给予司库奇尤单抗单药皮下注射治疗,300 mg/次,分别于基线、第1、2、3、4周注射1次,随后每4周1次,分别于第4、8、12周时记录患者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36例患者均接受至少12周的治疗。4周时,8例达PASI75,其中3例达PASI90,1例达PASI100;8周时,26例达PASI75,其中16例达PASI90,4例达PASI100;12周时,32例达PASI75,其中26例达PASI90,8例达PASI100。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1例腹部皮下注射后出现腹痛、腹胀,持续3 d后症状消失;1例患者出现扁桃体炎,之后原有皮损处出现湿疹样改变;1例颈部出现化脓性淋巴结炎。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较少,是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新的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