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4篇
  免费   193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78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156篇
内科学   23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84篇
特种医学   84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343篇
预防医学   167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255篇
  1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44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基于MIM计划系统标准病例模块的CBL教学方法在肿瘤放疗科临床研究生和规培生学习肿瘤靶区勾画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8年度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临床研究生和规培生4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在MIM放疗计划系统上建立子病例库,以肺癌教学为例,创建标准化肺癌靶区勾画病例。在临床中选择具体病例,实验组采用MIM标准化病例学习和传统带教方法学习,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临床带教3个月,比较两组学员的学习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靶区勾画准确性、总成绩、教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IM计划系统标准病例模块建立的CBL教学方法在肿瘤放疗科临床研究生和规培生靶区勾画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有助于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2.
目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探索靶向综合治疗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旨在明确其疗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综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头颈癌患者,其中男54例,女17例,年龄30~83岁,平均60.2岁。经组织学和影像学证实,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具备生物化疗的适应证。卡氏评分>70分,生存预期不少于6个月。入组者血红蛋白≥110g/L,WBC≥4×109/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血糖正常。化疗方案为方案TPF,即d1 TXT 75 mg/m2,d1 CDDP 75 mg/m2,d1-d5 5-Fu 750 mg/m2,d1、d8尼妥珠200 mg/(m2.周)。结果:完成化疗2~4个疗程,平均3个周期。尼妥珠应用2~8次,平均5次。随访12~24个月,中位随访期20个月。71例中,40例获得相对彻底的手术治疗。CR 4例,PR 39例,7例无法评价,SD 18例,PD 3例。CR+PR=43例,近期总有效率为61%。2例出现轻微皮疹,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TPF方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患者对尼妥珠有良好的耐受性。尼妥珠可增加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的化疗敏感性,并可使临床TNM分期降级,使56%的患者重获手术治疗机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索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小足浴房、小洗头房、小卡拉OK厅(三小场所)的从业人员和流动人口,实施预防和优先干预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6个区的360名"三小场所"工作人员,3个区的720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目标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和优先干预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进行评价。结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目标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和干预后,"三小场所"人员和流动人口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2.22%(296/360)和79.58%(573/720);最近一年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艾滋病预防和干预工作的分别为75.28%(271/360)和41.11%(296/720)。两类目标人群更容易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预防和干预服务,且表示满意;对于服务方式和宣传资料持肯定态度且易于接受。结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目标人群实施艾滋病预防和优先干预是可行的,目标人群是容易接受的,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艾滋病预防和优先干预的工作策略和重点,可以考虑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74.

Background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ED) can occur during sevoflurane induction, especially in young female patients and when high alveolar concentrations are us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low sevoflurane concentration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ED in female patients.

Methods

Thirty-four female patients scheduled for minor gynecological surgery were prospectively included and randomized in two groups. In group A, anesthesia was induced with sevoflurane inspired 8% manually set via the circuit of the Zeus® (Dräger Medical, Lübeck, Germany) anesthesia workstation (fresh gas flow 8 L.min−1) for 2 min and then 2.5%. In group B, induction was performed by target-controlled inhalation with a target end-tidal concentration of sevoflurane set at 2.5% (fresh gas flow in auto-control mode).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was record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throughout induction till two min after intubation and analyzed off-line by a neurophysiologist blinded to the randomization.

Results

ED occurred in five patients (15%): one in group A and four in group B (P > 0.05). ED occurred with a median delay of 303 s [25–75 interquartiles: 135–418] and the median duration of ED episode was 13 s [3–78]. Fifteen patients had abnormal movements without simultaneous EEG abnormality.

Conclusion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with low target concentration of sevoflurane (2.5%) fails to total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ED in young female patients and should be used carefully in this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构建桃红四物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 靶基因- 疾病”预测模型,探究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方法 〖JP3〗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收集桃红四物汤中有效的化学成分及靶点信息,运用UniProt蛋白质数据库实现基因靶点名称规范化;从GeneCards、疗效靶点数据库、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DRUGBANK数据库中查找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靶点。构建“成分- 靶点- 疾病”网络,并对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 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排名前20个靶点的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中信号通路。结果 筛选出69个桃红四物汤的有效化学成分,235个潜在基因靶点,其中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共同的基因靶点有82个。PPI网络分析显示,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 1,JU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1,AKT1)是桃红四物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核心靶点。基因本体论的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过程涉及对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调节、细胞对生物刺激的反应、氧化应激反应以及对脂多糖、细菌来源分子的调节;KEGG的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AGE)- AGE受体(receptor for AGE,RAGE)通路、TNF通路的差异蛋白表达水平较高。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能是通过抗炎、提高免疫、调控激素、延缓细胞凋亡等作用多靶点、多通路调控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76.
超声分子影像学在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分子影像学的出现,靶向性超声造影剂在分子影像的应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主动性和被动性两种靶向机制,超声造影剂可在分子水平无创性显示炎性反应、血栓、肿瘤的血管形成等,并且分子生物学和超声医学的良好发展前景,将为超声分子影像学开辟更大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7.
热应激是机体长期暴露在热环境中无法充分将体内的热散出而导致机体温度失衡的一种状态。随着miRNA检测技术的进步,许多学者发现,热应激会导致miRNA的表达量发生变化。miRNA可以通过结合其靶基因,抑制miRNA靶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调控机体生命活动和抗热应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中的使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在全胸腔镜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110例,男48例,女62例,年龄29~55岁,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依托咪酯TCI组(E组)和丙泊酚TCI组(P组),每组55例。E组使用依托咪酯-舒芬太尼TCI(依托咪酯初始血浆靶浓度为0.2μg/ml,根据BIS值以0.1μg/ml梯度逐步增加,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0ng/ml)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P组使用丙泊酚-舒芬太尼TCI(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0μg/ml,根据BIS值以0.3μg/ml梯度逐步增加,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1.0ng/ml)进行麻醉诱导与维持。记录两组患者诱导期低血压发生情况、诱导期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诱导期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麻醉期舒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入CCU时APACHE II评分、术后24h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术后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前、术后2、6、24h血浆中血糖、乳酸浓度,术前及术后24h血浆皮质醇、醛固酮、ACTH浓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E组患者诱导期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诱导期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P组(P0.05);E组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CCU停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P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6、24h两组患者血糖和乳酸浓度明显升高(P0.05),6h达到高峰,24h开始下降,两组患者各时点血糖、乳酸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24hP组皮质醇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24hP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浓度明显高于E组(P0.05);两组ACTH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院内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P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可以维持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平稳,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能安全应用于全胸腔镜二尖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79.
摘 要分子对接技术属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D)的一种主要方法,近年来,在筛选中药药效物质、寻找药物作用于疾病的靶点以及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被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分子对接的原理、分子对接机制以及部分常用的软件,并着重总结了分子对接技术在中药药效物质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此外对分子对接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展望,以期为中药临床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0.
背景 为加强农村地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我国于2010年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2015年,国家要求订单定向毕业生在毕业后须参加为期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 目的 了解订单定向毕业生参加住培情况,分析住培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影响,探究住培对订单定向毕业生培养和农村基层卫生人力的意义,为订单定向毕业生的高质量培养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2015年开始,在我国中西部3个省份共抽取4所承担订单定向培养项目的高校,建立订单定向毕业生队列,并按照班级1∶1选取同年毕业的普通临床毕业生作为对照,每年进行追踪随访。利用描述性分析展示订单定向毕业生参加住培的情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并与普通临床毕业生比较。采用Cox回归分析参加住培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影响。 结果 2015—2019届订单定向毕业生中分别有86.69%(228/263)、86.78%(361/416)、87.79%(381/434)、91.08%(388/426)、94.43%(356/377)表示毕业后愿意参加住培,同届普通临床毕业生毕业后愿意参加住培的比例分别为72.20%(200/277)、58.75%(151/257)、70.42%(169/240)、73.23%(145/198)、61.03%(83/136);2015—2019届订单定向毕业生实际参加住培的比例分别为99.02%(202/204)、97.10%(301/310)、94.99%(322/339)、89.91%(285/317)、69.45%(241/347),同届普通临床生的参加比例分别为67.57%(100/148)、66.12%(80/121)、74.79%(89/119)、43.33%(39/90)、34.62%(27/78)。2015—2017届订单定向毕业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9.23%(259/261)、94.86%(351/370)、91.74%(311/339),同届普通临床生的通过率分别为97.74%(173/177)、95.87%(116/121)、88.24%(105/119)。Cox回归结果显示,校正人口学变量、家庭经济状况、学医意愿、医学教育情况、参加住培相关因素后,参加住培组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概率是未参加住培组的1.23倍〔95%CI(1.02,1.49),P=0.031〕。 结论 订单定向毕业生住培参加意愿、住培参加比例、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均较高。参加住培能提高医学毕业生的能力,对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