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1篇
  免费   430篇
  国内免费   20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18篇
内科学   47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67篇
外科学   116篇
综合类   970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23篇
  1篇
中国医学   2037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08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413篇
  2011年   375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0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复方熟地胶囊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青春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根据月经周期分别以复方熟地胶囊1号(熟地黄、菟丝子、薏苡仁、续断、旱莲草、女贞子、淫羊藿、山茱萸、山药、白芍)和复方熟地胶囊2号(上方加益母草、炒蒲黄、炒五灵脂、紫草)治疗;对照组以己烯雌酚、安宫黄体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有85.0%,对照组为7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天内血止治疗组19例(31.7%),对照组6例(20.0%),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半年后随访,复发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52.9%,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05)。结论:复方熟地胶囊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优势,既有调经止血作用,也有促排卵作用,且远期疗效巩固。  相似文献   
42.
金脂泰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叶小强 《中成药》2003,25(4):284-288
目的:建立金脂泰胶囊(黄精、制何首乌、泽泻、纹股蓝醇提物、山植、决明子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制何首乌、泽泻、决明子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所含的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含量测定。采用ODS-C18柱,,流动相为甲酵-0.1%磷酸溶液(94:6),检测波长为440nm。结果: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0.039~0.35μg,0.039~0.35μg,0.037~0.3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大黄素为97.4%(RSD=1.70%),大黄酚为98.0%(RSD=1.56%),大黄甲醚为97.1%(RSD=1.83%)。结论:本法能较好地控制金脂泰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43.
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乳腺组织和性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乳腺康胶囊对乳腺增生大鼠性激素和乳腺组织的影响。方法 :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和黄体酮肌注造模30d后 ,分别用三苯氧胺和乳腺康治疗 30d ,同时继续肌注雌二醇。结果 :乳腺康胶囊、三苯氧胺可缩小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体积 ,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分泌物 (均P <0 .0 1) ,缩小腺泡腔 (P <0 .0 5 ) ;并使血清孕酮 (P)和睾酮 (T)水平降低(P <0 .0 5 )。结论 :乳腺康胶囊可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 ,改善增生乳腺的形态学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44.
目的 观察益肾降脂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衰)大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复制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别给大鼠灌胃益肾降脂胶囊(治疗组)和阳性对照药(阳性对照组),90d后测大鼠肌酐(SCr)、尿素氮(BUN)及血脂、24h尿蛋白,取肾组织作病理检查;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治疗组BUN、SCr、24h尿蛋白及血脂降低,肾组织病理损害减轻。结论 益肾降脂胶囊具有降低血脂、改善肾功能、减轻肾间质炎症、促进受损组织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泌炎康胶囊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YMC-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13:87);检测波长为324nm。结果: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8-0.42μg(r=0.9999,n=6)平均回率为100.35%,RSD=1.3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胸痹通胶囊 (XBTC)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3 0只 ,随机分为药物实验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分别灌服胸痹通胶囊和生理盐水 ,1周后取血测定两组大鼠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 (A)、红细胞变形指数 (IF)及血浆纤维蛋白原 (Fg)的含量。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胸痹通胶囊组大鼠全血黏度明显降低 (P <0 0 1,P <0 0 5 ) ,红细胞聚集被明显抑制 (P <0 0 5 ) ,红细胞的变形指数和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显著降低 (P <0 0 5 )。结论 :降低血液黏度 ,改善血液流变状态 ,可能是胸痹通胶囊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7.
正交设计在固天泉胶囊处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道权  刘晓  赵卫 《中药材》2003,26(12):884-886
目的:研究固天泉胶囊处方的最佳组成。方法: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处方抗利尿作用和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优选出最佳处方为原处方。结论:正交设计可以用于中医处方的研究。  相似文献   
48.
国外口服软胶囊剂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崔颖  屠锡德 《药学进展》2003,27(6):340-345
从内容物和胶壳两个方面综述国外口服软胶囊剂的研究进展。口服软胶囊剂与其他传统剂型如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以及溶液剂等相比,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物稳定性良好、含量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4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腰康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腰康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Lun silsca柱(4.6mm×250mm,5μm);流动 相:正己烷-二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42.5:42.5:5.4:0.35);检测波长:254nm。结果:士的宁的线性范围为0.1355~0.813μg (r=0.9998,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RSD=2.05%。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颈腰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0.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客观评价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经内镜检查符合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的患者 185例 ,分 2个阶段观察 ,第一阶段为 1∶ 1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胃逆康组 32例 ,吗丁啉组 33例 ;第二阶段为 3∶ 1的扩大随机对照试验 ,采用双模拟法 ,胃逆康组 90例 ,吗丁啉组 30例。治疗组予胃逆康胶囊 4粒 ,安慰剂片 1片 ;吗丁啉组予吗丁啉片 10 mg,安慰剂胶囊 4粒。均为饭前 30 m in口服 ,每日 3次 ,8周为 1疗程。结果 :胃逆康组近期痊愈 5 6例 ,显效 2 5例 ,有效 34例 ,无效 7例 ,总有效率为 94 .3% ;对照组近期痊愈 11例 ,显效 15例 ,有效 33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3.7%。胃逆康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吗丁啉组 ( u=3.6 7,P=0 .0 0 0 2 3) ;对烧心、胸痛、反酸、打嗝等症状的消除率依次为 6 5 .4 %、72 .2 %、6 6 .7%和 78.0 % ,明显优于吗丁啉组的症状消除率 ,依次为 4 4 .1%、5 0 .0 %、4 9.1%和 4 7.4 % ( P<0 .0 5 ) ;胃逆康组内镜检查复常率为 5 2 .4 6 % ,优于吗丁啉组 33.33% (χ2 =6 .12 ,P=0 .0 13)。胃逆康组治疗前后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 ,有 3例出现轻度腹泻 ,2~ 5日自行消失。结论 :胃逆康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功效明显优于吗丁啉 ,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