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2篇
  免费   474篇
  国内免费   85篇
耳鼻咽喉   118篇
儿科学   160篇
妇产科学   54篇
基础医学   1516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753篇
内科学   511篇
皮肤病学   1999篇
神经病学   195篇
特种医学   439篇
外科学   1874篇
综合类   848篇
预防医学   441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1056篇
  7篇
中国医学   317篇
肿瘤学   30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282篇
  2021年   401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321篇
  2018年   298篇
  2017年   302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11篇
  2014年   667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539篇
  2011年   612篇
  2010年   495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17篇
  2006年   351篇
  2005年   321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20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95篇
  1992年   70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41篇
  1978年   29篇
  1977年   28篇
  1976年   29篇
  1972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595 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血管畸形与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96例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毛细血管扩张和蜘蛛痣疗效最好,有效率为100%,其次是草莓状血管瘤,有效率为92.4%,鲜红斑痣为82.8%。面积越小,年龄越小,疗效越好(P<0.05);性别与疗效无明显差异。术中疼痛较轻,术后副作用少。结论595nm可调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皮肤血管异常性疾病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2.
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医皮肤针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的疗效。方法将150例丹毒局部皮肤硬肿患者分为两组,针刺组110例,用壮医皮肤针、金黄散配合治疗:对照组40例,用金黄散治疗,观察两组有效率。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针刺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医皮肤针配合金黄散治疗丹毒局部皮肤硬肿能提高其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3.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皮肤损害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应用循证护理 (EBN) ,探索糖尿病皮肤损害有效干预方法 ,减少残疾及死亡率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法 通过临床评估确定护理诊断 ,查阅文献 ,选择最佳护理证据 ,制定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通过治疗及护理干预 ,2 2例糖尿病患者皮肤损害 ,显效 2 1例 ,有效 1例 ,转科 1例 ,出院时患者无并发症。结论 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 ,使传统护理经验走向护理科学发展 ;促进护士主动学习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优质护理服务于个体化 ;解决患者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概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学机制的变化对皮肤修复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皮肤作为神经依赖性器官、内分泌器官及免疫器官,在皮肤损伤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目前对这一领域研究较少,应加强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对人工真皮血管化的促进作用。方法在27只Wistar大鼠背部造成2.5 cm×2.5 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2处/只),将其分为血管内皮细胞组:将血管内皮细胞混入0.5 ml纤维蛋白胶中,按1.0×105/cm2的密度均匀喷洒于移植床;混合组: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混入等量纤维蛋白胶后,同前密度喷洒于移植床;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喷洒等量纤维蛋白胶。随后各组移植人工真皮,每组9只大鼠18处创面。于移植后5、10 d切取移植的真皮及周围组织行H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asson和墨汁灌注染色,观察新生血管生长情况。于移植后5 d行伊文思蓝灌注,以分光光度计定量检测法测定微血管形成情况。结果移植后5 d,HE、VEGF、Masson和墨汁灌注染色均可见各组移植床有新生血管长入。HE染色见血管内皮细胞组、混合组新生血管数量分别为(14.2±3.6)、(12.1±2.5)条,较对照组[(3.9±1.6)条]明显增多(P<0.05)。移植后10 d,人工真皮内及移植床均有微血管形成,且胶原组织的合成增加。移植后5 d,经伊文思蓝灌注,收集并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组、混合组真皮组织溶出的上清液,吸光度值分别为0.167±0.058、0.155±0.046,均高于对照组的0.066±0.024(P<0.05)。结论同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移植可促进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血管新生,加速人工真皮移植后血管化过程,促进类真皮组织的成熟。  相似文献   
36.
大鼠自体异体表皮细胞悬液混合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异体表皮细胞悬液混合移植技术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30只大鼠随机配成 15对后 ,分成细胞悬液移植组 (A组 ,10对 )和细胞膜片移植组 (B组 ,5对 )。取每只大鼠全厚皮 ,分离表皮细胞 ,并根据配对情况按 1∶1的细胞比例混合 ,体外常规培养。 4d后收获A组混合细胞悬液 ,14d后收获B组混合细胞膜片。将此细胞悬液和膜片分别转移至A、B组相应供体大鼠的去全厚皮创面。随后A组每对大鼠的创面交叉覆盖配对方的异体全厚皮 ;B组创面覆盖胶原膜及“优妥”敷料。比较移植后 2~ 3周两组的创面修复情况。 结果 术后 2~ 3周 ,A组创面大多愈合 ,表面光滑 ,与皮下连接紧密。术后第 5天 ,B组创面部分细胞膜片脱落 ,部分成活 ,膜片成活的创面后期再次出现小创面 ,经久不愈。 结论 自、异体表皮细胞悬液混合移植是一种可行的、体内构建皮肤、修复创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异体细胞外基质材料在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组织补片对腹股沟疝行无张力修补,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1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随访3年均无不良主诉和复发表现.结论 异体细胞外基质材料可作为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理想天然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8.
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种属脱细胞真皮基质 (acellulardermalmatrix,ADM)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效果 ,为异种ADM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本地产白色小猪 6头 ,分为异种 (人 )ADM +自体刃厚皮组 (A组 )、同种异体 (猪 )ADM +自体刃厚皮组 (B组 )、单纯自体刃厚皮组 (C组 )及单纯自体中厚皮组 (D组 )。观察术后 2、4、8、12、2 4周内移植物存活率 ,以及移植皮片收缩程度、移植区组织学变化等情况。 结果 A、B组移植后皮片外观光滑、有弹性 ;两组均获得了满意的皮片成活率 ,并可迅速诱导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宿主修复细胞的长入 ;两组移植皮片收缩面积有大于C、D组的趋势 (P <0.0 5);术后 2 4周移植区组织与单纯中厚皮移植组织结构一致。 结论 在观察期内(复合移植后 2 4周 ) ,与自体皮复合移植时 ,同、异种ADM具有相近的生物学作用 ,异种来源的ADM可能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研究了外源性儿茶酚胺对小鼠皮肤导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肾上腺素均可使皮肤导电性明显增加,而苯肾上腺素则能使皮肤导电性下降。  相似文献   
40.
Skin tumors were produced on the back of hairless mice, HOS (HR/De), by exposure to ultraviolet B light (UVB, 290–320 nm) with 4 different protocols. The first tumors appeared earlier (in 10 weeks in group I and 7 weeks in group III) when initial intense exposure was given, followed by repeated lower-level exposures, than when the mice were exposed to the repeated UV only (in 16 weeks both in group II and group IV). All mice developed skin tumors earlier in the groups given the repeated UV exposures three times a week than in the groups given the exposures twice a week. Most of the skin tumors produced by the UVB exposure were histologically malignant, being transplantable to nude mice, and the cultured cells grown from the tumors were capable of producing tumors when injected into nude mice.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skin tumors by initial intense exposure and short intervals of repeated exposure observed in this study may have implications for humans who expose themselves to intense sunbathing and UV tanning (burning) by fluorescent sun lam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