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8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30篇
基础医学   346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96篇
内科学   16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5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167篇
综合类   313篇
预防医学   18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17篇
  2篇
中国医学   64篇
肿瘤学   199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9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吴金兰  马岚  张丽 《陕西中医》2021,(9):1193-1196
目的:研究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雌二醇(E2)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10例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患者分为联合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联合组给予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收缩期峰值血流(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炎症因子[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2(IL-2)、IL-4]和血清β-HCG、P、E2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评估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SV、EDV水平和血清IL-4、β-HCG、P、E2水平高于对照组,RI、INF-γ、IL-2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补肾安胎饮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及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脾肾两虚证,可调节炎症因子、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明显改善血清β-HCG、P、E2水平及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宫腔镜手术联合黄体酮胶囊诊治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25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所有患者是采用宫腔镜检查发现子宫内膜息肉转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同时予行诊刮术,术中电切出组织及刮出组织全部送病理检查。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息肉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2例为单纯行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组;研究组13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加服黄体酮胶囊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复发率13.12%(16/122);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20.49%(25/122);研究组复发率3.68%(5/136);异常子宫出血发生率5.15%(7/13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25例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联合黄体酮胶囊治疗后19例成功妊娠。宫腔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率为91.5%。结论 1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2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应用黄体酮胶囊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改善症状和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不孕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孕酮对大鼠脑损伤后COX-2和IL-6表达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孕酮治疗组,按照改良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孕酮治疗组伤后1、6 h腹腔注射孕酮16 mg/kg。各组于伤后24 h取材。用ELISA法检测COX-2和IL-6含量,用干湿重法测量脑组织含水量,用mNSS评分检测神经功能。结果孕酮治疗组与脑损伤组比较,COX-2和IL-6表达和脑水肿明显减少(P<0.05),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孕酮可能通过降低COX-2和IL-6的表达,进而降低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发挥脑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分娩前后一周的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对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2年9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395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对其产后抑郁情况进行评定,并用采用生物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产妇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五羟色胺(5-HT)水平。结果 1产后一周抑郁症状检出人数为48例,检出率为12.15%。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产后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产后EPDS得分与产前血清雌二醇水平、产前产后血清孕酮水平及产后孕酮、雌二醇下降幅度呈正相关、与产后5-HT、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r=-0.881~0.920,P0.01)。结论分娩后产妇的血清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产妇雌孕激素下降过快可能是导致产后抑郁发病的生物学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老年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组(Ischemia)、安慰剂组(Vehicle)、黄体酮组(PROG),每组12只,其中6只用来进行梗死体积测定,6只用来测定血脑屏障连接粘附分子-A(junctional adhesion molecule-A,JAM-A)。利用大脑中动脉栓线阻断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造成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通过氯化四唑(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JAM-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黄体酮能有效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血脑屏障的破坏;黄体酮能在蛋白水平阻断JAM-A的下调。结论黄体酮能通过阻断JAM-A的下调减少脑缺血后血脑屏障的破坏,减小脑梗死体积。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阴道放置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商品名:雪诺同8%)在体外受精(IVF)和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后黄体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138个新鲜周期的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黄体支持方法分两组:黄体酮肌内注射组(A组)60例,阴道放置雪诺同8%(B组)78例。观察两组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38个新鲜周期中,术后随访期间妊娠共81例,总临床妊娠率为58.7%(81/138), B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A组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A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着床率、早期流产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放置雪诺酮8%在IVF-ET术后进行黄体支持是有效的黄体支持方案,可提高临床妊娠率,且使用简便,可避免患者由于注射黄体酮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β-HCG联合治疗原因未明反复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原因未明反复性早期流产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45例患者以黄体酮治疗(黄体酮组),45例患者以地屈孕酮与β-HCG联合施治(联合治疗组),另取同期正常孕妇45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受试者的血清P、E2、HCG水平,同时比较其妊娠结局与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孕8周内,黄体酮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的血清P、E2、HC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孕9~12周,黄体酮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则接近于对照组(P〉0.05)。黄体酮组的流产率、不良反应率、新生儿畸形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足月分娩率明显低于联合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妊娠结局和临床不良反应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黄体酮治疗,地屈孕酮与β-HCG联合治疗原因未明反复性流产患者的效果更佳,患者各项指标均趋于正常,且妊娠结局与临床不良反应更优。  相似文献   
98.
前列腺增生症中雌,孕激素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亲和组织化学方法,对38例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摘除标本进行酶联雌二醇(E_2-HRP)和酶联孕酮(Pg-HRP)标记,并结合病理组织分型及年龄,观察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分布及其阳性反应强度。结果表明位于尿道周围区的女性前列腺部ER和PR含量高于前列腺周边部;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纤维肌腺瘤样型及平滑肌瘤样型受体阳性率较高;随年龄增加受体检测的阳性率亦增加。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血清促绒毛膜性腺激素(HCG)与孕酮(PRO)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疗效观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我院保守治疗的250例异位妊娠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分别为237例和13例,比较两组血清的HCG和PRO水平。结果成功组治疗前血清中的HCG与PRO水平明显低于失败组(p<0.005),治疗后4、7、14天血清中的HCG与PRO水平成功组显著低于失败组(p<0.001)。结论血清HCG与孕酮联合检测对异位妊娠治疗方案的选择和保守治疗的疗效观察是一个很好的筛选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母胎界面孕酮诱导阻断因子(PIBF)及孕酮受体(PR)表达的影响.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米非司酮药物流产成功(药流成功组,n =30)、失败(药流失败组,n=30)及正常早孕负压吸宫流产(手术组,n=30)绒毛及蜕膜组织中PIBF及PR的表达情况. 结果 PIBF表达于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细胞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胞质,PR表达于蜕膜组织细胞核.与手术组相比,药物流产的两组绒毛滋养层细胞中PIB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蜕膜细胞中,药物流产的两组PIBF、PR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药流成功组PIBF及PR的表达低于药流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可能与PIBF及PR的表达降低有关,其成功率与PIBF、PR表达降低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