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1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0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81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60篇
药学   235篇
中国医学   37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41.
目的探讨乌蔹莓对外科化脓感染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先建立80只小鼠局部化脓感染模型,然后随机分为乌蔹莓组、四环素组、鱼石脂膏组及对照组。结果乌蔹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鱼石子膏组及对照组(P<0.01),与四环素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乌蔹莓对外科化脓感染具有明显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2.
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综述国内外近5年来对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成果。方法查阅国内外近5年来有关文献,对忍冬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和总结,并提出建立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数据库的设想。结果到目前为止,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31种,皂苷类22种,环烯醚萜苷类12种,绿原酸类11种。结论忍冬属植物种类繁多,化学成分复杂,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针对忍冬属植物化学成分的复杂性,明确建立化学成分数据库工作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43.
双花对人黑素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花对人黑素瘤细胞增殖及黑素合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双花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活力的影响,以NaOH裂解法测定黑素合成,并与氢醌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00μmol/L、500μmol/L和1000μmoL/L双花对人A375黑素瘤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均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500μmol/L及1000μmol/L双花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花对于共培养体系酪氨酸酶活性及黑素生成有较强的剂量相关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优选昆布中褐藻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L9(3^4),考察溶剂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褐藻酸含量和得率的影响,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最佳制备工艺为A1B1C2,即药材加入30倍量1%Na2CO2溶液,60℃搅拌提取1h。结论提取温度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高于60℃时褐藻酸含量会明显下降。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5.
内生镰刀菌漆酶辅助提取槐米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云峰  张臻  周建芹  陈晶磊  王剑文 《中草药》2008,39(11):1637-1640
目的研究内生真菌胞外漆酶在槐米总黄酮提取中的应用。方法内生镰刀菌在起始pH7.0的综合马铃薯培养基中,20℃下摇瓶培养6d,具有较高的漆酶活力(36.1U/mL)。槐米干粉投入真菌发酵液中进行酶解处理,比较酶料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液pH值对槐米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槐米干粉以酶料比40∶1加入粗酶液中,在pH7.0、20℃下酶解处理1h后,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1.4%,比常规提取法提高了28.7%。结论内生菌漆酶辅助提取法为槐米总黄酮提取的可行新方法。  相似文献   
46.
采用离线正相色谱-气相色谱(NPLC—GC)联用技术对山东郑城镇金银花挥发油进行了良好的分离,并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qMS)和气相色谱/正交加速飞行时间质谱(GC/oaTOFMS)对其进行了联合定性。基于NPLC—GC强大的分离功能,结合GC/qMS的谱库检索功能以及GC/oa TOFMS对质谱碎片离子精确的质量测定功能,成功地定性了其中的近两百个化合物。对复杂体系的良好分离是实现化合物准确定性的前提,而采用多种色谱联用定性较采用单一的联用技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枇杷花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娟  张宏  刘刚  陶宗娅  钟菡 《中药材》2008,31(11):1724-1727
目的:优化枇杷花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L9(34)正交试验优选枇杷花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确定以1∶10的料液比在60℃提取3次,每次1h为最佳提取条件。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和指标适合于枇杷花总黄酮的提取,为将其开发成为现代中药成方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红花忍冬黄酮类成分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结合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荧光猝灭法和紫外吸收光谱法计算黄酮类分子与BSA的结合常数和结合距离,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它们之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结果:红花忍冬黄酮类小分子能够插入BSA内部与BSA形成复合物,导致BSA内源性荧光猝灭,黄酮分子中羟基对内源性荧光猝灭有一定的影响,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参数变化表明上述过程是一个熵增的自发分子间作用过程。结论:BSA与红花忍冬黄酮类小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且结合以疏水作用为主,同时还存在偶极-偶极作用。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初步确定九头狮子草保肝护肝的有效活性部位。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laN)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对总提取物和4个极性部位进行药效学筛选,确定有效部位。结果:大鼠口服九头狮子草醇浸膏和水浸膏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中ALT和AST两种转氨酶的升高(P<0.05),九头狮子草正丁醇部位可抑制D-半乳糖胺所致肝损伤所引起的转氨酶升高。结论:初步确定正丁醇部位为九头狮子草保肝的药效学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