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7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益母革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行剖宫产产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宫体内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结果 观察组术后2h出血量[(209.38±34.15) ml]和术后24h出血量[(287.52±41.32)ml]少于对照组[(378.32±51.24) ml,(464.13±57.82)ml],观察组恶露持续时间[(13.46±2.52)h]短于对照组[(22.32±3.88)h],宫缩持续时间[(3.28±0.76)h]长于对照组[(1.54±0.36)h]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Fib[(3.21±0.67) g/L]和D-二聚体[(1.10±0.32)mg/L]低于对照组[(4.01±0.79) g/L,(2.54±0.5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92%)低于对照组(2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2.
益母草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器官血流量和血液流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LHS)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通过从颈总动脉放全复制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采用观察器官微循环观察、微血流量和血液流变学测定方法,观察LHS对失血性休克转归时血液动力学的调节作用。结果:失血性休克时,器官血流量降低,血粘度增高;LHS和NS组均能改善胃、肠、肝的微区血流量,但前者效果优于NS组(p<0.05);AHL治疗后,血粘度、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明显低于NS治疗组,且红细胞变形能力明显增强 (p<0.05)。结论:LHS能明显改善失血性休克时的血液动力学异常。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中药益母草注射液(LHS)对链脲佐霉素(STZ)制备的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作用。方法 2004年3月至2004年9月于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建立STZ诱导DCM的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LHS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16周龄时处死。观察心肌细胞的凋亡百分数(TUNEL法)、Fas、FasL、Bax、Bcl-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电镜)。结果 与DCM组相比。DCM给药组大鼠心肌肌节对位仅见少部分错位,肌原纤维无溶解,线粒体结构完整;心肌细胞中促凋亡因子Fas、FasL和Bax的表达降低,抑制凋亡的Bcl-2/Bax比值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数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CNA阳性细胞数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LHS治疗后,心肌细胞凋亡比未治疗组明显减少.而增殖活性明显增强.LHS能有效防治大鼠DCM.改善超微结构的异常。  相似文献   
44.
益母草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益母草体积分数50%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黄酮类成分,分别为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1)、金丝桃苷(2)、槲皮素-3-O-芸香糖苷(3)、槲皮素-3-O-刺槐糖苷(4)、2-syringylrutin(5)、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苷(7)、山柰酚-3-O-β-刺槐双糖苷(8)、kaempferol 3-neohesperidoside(9)和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10)。结论化合物4、8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和9为首次从益母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时(新生儿娩出至产后2小时内)及产后(产后其余时间)出血的作用。方法将300例顺产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100例,益母草组、缩宫素组均单纯采用益母草注射液或缩宫素治疗,益母草+缩宫素组则采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主要观察3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子宫复旧情况。结果产时出血方面,益母草+缩宫素组出血量少于益母草组和缩宫素组(P〈0.05);益母草+缩宫素组、益母草组的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缩宫素组(P〈0.05)。在产后子宫复旧方面,在第3天、第5天益母草组的子宫底高度低于缩宫素组。结论益母草注射液有明显促宫缩、促子宫复旧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与缩宫素联合应用对预防产时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6.
We report an efficient and powerful green process to enhanc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the Leonuri herba extract. Plant sources, especially leaves and herbs, are precious for the generation of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Various kinds of polyphenols and hydroxyl groups are capable of processing a reduction reaction to generate metals from its corresponding salts. We have prepared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with 70% ethanol and water extracts. No other toxic chemicals were utilized and the extracts played dual roles as reducing and stabilizing agents. For the generation of nanoparticles, both oven incubation and autoclav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and indic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nanoparticles was successful. Images of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revealed mostly spherical nanoparticles ranging from 9.9 to 13.0 nm in size. A water extract containing silver nanoparticles exhibited remarkable (approximately 127‐fold) enhancement in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against Pseudomonas aeruginosa, Escherichia coli and Enterobacter cloacae when compared with the water extract alone. In addi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owards Gram‐negative bacteria was greater than that against Gram‐positive bacteria. The process reported here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new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of plant extracts. Copyright © 2011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7.
益母草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离、鉴定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Sweet.)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LH-20柱色谱法等分离,并通过1H-NMR、13C-NMR等谱学技术确定其结构。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薰衣草叶苷(lavandulifolioside,1)、芦丁(rutin,2)、苯甲酸(benzoic acid,3)、邻羟基苯甲酸(salicylic acid,4)、丁香酸(syringic acid,5)、腺苷(adenosine,6)、豆甾醇(stigmasterol,7)。结论其中化合物3、4、6为首次从益母草属中分离得到,1、2、5为首次从本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8.
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抗大鼠心肌缺血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益母草生物碱和黄酮成分抗大鼠心肌缺血的药效学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益母草生物碱组、黄酮组、丹参组,及生物碱加黄酮大、中、小剂量组。采用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模型,用药后检测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J点变化情况、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酶谱变化。结果:与生物碱组、黄酮组及小剂量组相比,益母草生物碱加黄酮大、大中剂量组J点未发生明显偏移(P<0.05),左室内压峰值(LVSP)、左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向正常水平恢复(P<0.05),抑制损伤大鼠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活性及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提高大鼠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组织切片进一步说明生物碱和黄酮成分能有效保护心肌组织(P<0.05)。结论:益母草中的生物碱、黄酮成分能有效抑制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心肌组织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49.
益母草属植物药材的鉴别 Ⅱ 叶、花的表面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叶、花表面特征鉴别益母草属9种1变种植物药材。方法:常规表面制片,显微镜下观察比较。结果:发现了比较明显的鉴别特征,并用图表示出。结论:各种非腺毛的特征,如形状、长度、分枝状况等,对益母草类药材有鉴别意义;叶常数、簇晶也有参考价值;而光镜下花粉粒、分泌组织等不宜作为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制鲜益母草胶囊。方法 以鲜益母草为原料,利用匀浆、喷雾干燥的生产工艺制备鲜益母草胶囊。结果 产品的质量及稳定性均符合标准规定;经药效学实验和临床验证,鲜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恶露不绝有良好疗效。结论 鲜益母草胶囊具有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服用携带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