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33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65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对大鼠岛状皮瓣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灯盏花素对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机制。方法健康清洁雄性SD大鼠108只,平均分为假手术组(SO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灯盏花素干预组(BR组)。建立大鼠腹部岛状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术前30min分别一次性给予生理盐水(SO组、IR组)和灯盏花素注射液(BR组)腹腔注射。术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MDA含量、SOD活性、T—AOC活性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皮瓣成活率。结果IR组、BR组再灌注后4、8及24h3个时点MDA含量均高于SO组,SOD、T—AOC活力和血液流变学状态低于s0组(P〈0.05);并且BR组在这3个时点的各项指标优于IR组(P〈0.05)。皮瓣成活率缺血再灌注组〈灯盏花素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能通过改善微循环和提高机体航氧化的能力,减轻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72.
何伟明 《临床内科杂志》2005,22(11):741-742
目的观察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测定72例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HANS)和32例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及部分肾功能指标.72例HANS患者经氯沙坦治疗使血压降至正常并持续服药达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部分肾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良性小动脉肾硬化患者血液流变性减退,氯沙坦可改善其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3.
彭惠媚  胡中华  李惠  陈小丹 《海南医学》2014,(13):1890-189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按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氯吡格雷片、灯盏细辛注射液。3个月后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4.2%(33/35),对照组为72.7%(24/3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问静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性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粘度及血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1),但治疗组还能够改善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两组间比较,治疗组能够更明显地改善血流变学指标(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微循环灌注,改善血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74.
异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猪-犬肾移植建立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以研究此时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分别在移植前、移植肾超急性排斥发生时和排斥肾切除后10~15分钟检测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变化。结果异种肾移植发生超急性排斥时,血小板聚集显著增高,移植肾切除后血中的血小板数和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血小板聚集也恢复原有水平。提示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参与了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过程,而血小板聚集可能是诊断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75.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和血脂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查86例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比无视网膜病变组(DM组)血流变有4项显著升高(P<0.05-0.001),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亦增加.DR组比对照组(C组)血流变有8项显著升高(P<0.01-0.001),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亦显著升高(P<0.01),表明本病呈高粘滞血症及高脂血症,并讨论对本病的影响和治疗上应给以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6.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治疗组应用脉络宁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1次/d,疗程14 d,并与维脑路通注射液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37.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应用脉络宁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脉络宁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之一,其临床疗效优于维脑路通.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降血粘药物的降粘疗效及最佳治疗组合。方法 随机选择 5 4例老年冠心病 (CHD)伴高粘滞血症患者 ,借助L9(34 )正交表 ,比较了 3种降血粘药物在不同CHD类型、血脂异常形式和D 二聚体水平情况下对血液粘滞性的影响。结果 本次试验的最佳水平组合为A1B2 C2 D1,即在心绞痛型CHD患者伴单纯高甘油三酯 (TG)血症 ,血清D 二聚体检测是阳性时 ,降纤酶使血液流变学 8项指标下降最明显。结论 老年CHD高粘滞血症患者在CHD心绞痛型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清D 二聚体检测阳性时 ,降纤酶的降血粘效果优于尿激酶和东菱克栓酶。  相似文献   
78.
糖络通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糖络通对四氧嘧啶糖尿病(DM)并发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用四氧嘧啶180mg/kg皮下注射复制DPN大鼠模型,将血糖明显升高的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模型组,糖络通高、低剂量组,并设正常大鼠作对照组。 观察糖络通对并发DPN的大鼠血液流变性各参数的影响。结果:糖络通能很好地改善大鼠不同切变率下全血表观黏度及血浆黏度,对高切、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RBC)聚集指数都有良性作用;且能加速RBC电泳速度,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结论: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糖络通防治DPN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21例肺心病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病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意义).2.肺心病人尽管存在血液的高粘、高凝、高聚,但发生脑梗塞者却极少占14.29%.3.血液流变学障碍在脑梗塞的发病中并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蕲蛇酶(注:英语药名)系福建医学院蛇毒研究所从福建武夷山产“五步蛇”(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蛇毒,由福建省三明制药厂生产。本文主要介绍该酶对人体血液粘稠性凝固性的影响。笔者对50例高粘滞综合征患者用蕲蛇酶注射液静滴治疗,并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观察。检测结果显示血液流变性有广泛而明显的改善,表现为血浆纤维蛋白原降低,体外血栓形成的重量减少,血小板粘附率下降,全血高、低切粘度及血浆粘度均降低。其疗效随药量增大而增强,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故具有良好的防栓、溶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