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21例肺心病与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对比研究,表明:1肺心血液流变学全血粘度低切度率、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脑梗塞组。2.肺心病人尽管存在血液的高粘,高凝,高聚,但发生脑梗塞者却极少占14.29%,3.血液流变学在脑梗塞的发病中并不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住院后200例脑梗塞病人(设对照组)观察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血液呈不同程度高"高粘、凝、聚、浓"状态.提示血液流变性改变在脑梗塞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它可做为脑血管病的先兆予测,监测指标和疗效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测了60例肺心病患者和31例肺心病合并脑梗塞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纤维蛋白原与血沉均显著升高(P<0.05);血红蛋白无显著改变。表明这些患者的血液呈高凝和高粘滞状态,强调肺心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流变学药物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32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肺心病),其中5例合并多发脑梗塞(脑梗塞)做了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24例相应年龄组正常人做对照。结果肺心病组和脑梗塞组的全血比粘度(低切),红细胞压积(Ht)和全血还原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塞组也明显高于肺心病组(P<0.05),提示慢性肺心病合并脑梗塞与血液流变学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肺心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红  李凤菊 《北京医学》1998,20(4):294-296
观察39例肺心病患者伴腔隙性脑梗塞23例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显示,慢性肺心病合并腔隙性脑梗塞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粘附率,血沉均增高,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无显著改变,本文强调在肺心病的常规治疗上,应注意降粘抗凝治疗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锦  吴振裘 《宁夏医学杂志》1989,11(6):377-379,376
血液流变学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血液和其组成成份流动和变形规律的学科。就其研究范围而言分为“临床血液流变学”和“分子血液流变学”。前者主要探讨各种疾病时血液流变行为的变化规律,以  相似文献   

7.
配方报告114例老年肺心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除血沉外,其它五项指标均有明显发迹此项检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为临床早期抗凝、降粘、降浓,防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肺心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干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作云 《重庆医学》1999,28(4):302-303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定义系指肺结构或肺功能或肺血管结构受损所引起的右心结构或功能异常改变,并能除外继发于左心或先天性心脏病者。因此,二尖瓣病变、左心衰竭或先天性心脏病等引起的肺血管病变和右室肥厚,则不属于肺心病的范畴。肺心病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前者因大块肺梗塞导致循环和呼吸严重紊乱,属急性肺心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而慢性肺心病系由慢性肺、胸疾病引起右心肥厚、扩张或衰竭。本文重点阐述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干预措施。1肺心病血栓前状态[1~2]血栓前状态(pre…  相似文献   

9.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附院呼吸内科(046000)王联波,王海斌,韩苏平附院放射科唐振良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即流变性),血液的有形成份和无形成份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及血液与血管和心脏间的相互作用的一...  相似文献   

10.
一般认为,慢性肺心病(简称肺心病)患者的血液具有浓(红细胞增多)、粘(全血粘度增高)、聚(红细胞聚集增强)三大特点[1]。因而我们在临床上应用肝素、酚妥拉明静滴,以观察该现象改善情况,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40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1995年...  相似文献   

11.
调查了1978年5月至1985年4月贵阳、遵义地区3945例肺心病。发现该病住院患病率逐年提高,住院率占同期各类器质性心脏病的首位。年龄以61岁以上多见;原发病多为慢支炎并肺气肿;肺心病急发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住院病死率逐年降低,平均为9.98%,死因以呼吸衰竭占首位。本文就本病的一些实验室检查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14.
本文分析24名慢性肺心病志者及65名正常人的心电向量图3个面P环的振幅、方位及φ角等得出肺心病右房增大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经临床诊断实验证明是合理的,其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效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9 例肺心病病人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清TT3、FT3、FT4 均明显低于正常人(P< 0.01),治疗缓解期明显回升。肺心病人急性发作期血清FT3、TT3 降低与PaO2 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 0.05)。提示肺心病低T3、T4 发生机理可能与缺氧影响T4 向T3 转化及抑制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使TSH 分泌相对减少有关,为机体的一种生理性适应反应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20例肺心病病人进行了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测定,同时观察正常人红细胞对其吞噬功能的影响及与血气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病人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明显低下,正常人红细胞可提高其吞噬率,但达不到正常人水平。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抗菌力强,对耐药菌敏感的抗菌素治疗呼吸系统反复感染,从而提高表治愈率。本文应用舒氨新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事并急性呼吸道、肺内反复感染,与氨苄青霉素比较,结果表明:舒氨新疗效明显好于氨苄青霉素,且毒副作用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21例慢性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病人及14例无呼吸衰竭的病人对庆大霉素的代谢情况。发现有呼吸衰竭者,应用此药时,其药动参数有明显改变,表现为半衰期延长,消除速率减慢。经计算,认为1日2次静脉给药,每次100mg(10万u),速度为33mg/h较为合适,间隔时间为12h。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来探讨卡托普利对野百合碱(MCT)诱发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3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心病模型组(M组)、卡托普利组(CPT组),每组11只.予MCT(50mg/kg)腹腔内注射复制大鼠肺心病模型后,分别给CPT组及N组大鼠连续灌胃卡托普利(25mg*kg-1*d-1)和等量生理盐水21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非平衡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 S)重,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 S).结果:卡托普利能明显降低肺心病模型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wW及血浆ET-1水平(P<0.05,或P<0.01),轻微抑制RV/LV S的增加(P>0.05).结论:长期使用卡托普利能有效降低MCT所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