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83篇
  免费   57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耳鼻咽喉   51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61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216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02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14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227篇
综合类   1334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2454篇
  2篇
中国医学   1614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22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630篇
  2011年   630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367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7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研究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动脉硬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图像分析法观察了该方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糠尿病大鼠血糖和腹主动脉终末糖化产物(AGEs)、腹主动脉α-SM-肌动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A(PDGF-A)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影响.结果酸味中药复方有降低血糖、减少AGEs含量、降低PDGF-A水平、提高α-SM-肌动蛋白水平以及抑制VSMC增生的作用.结论酸味中药复方对糖尿病大鼠的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2.
复方丹参滴丸抗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抗心绞痛的疗效和耐药性,并与消心痛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A组和B组,以双盲方式给药观察8周。A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B组口服消心痛10mg/次、3次/d。结果 心绞痛有效率,ECG有效率用药2周时两组无显著差异,用药后第4周、第6周和第8周A组优于B组。用药后第6周与第2周的有效率比较,A组无明显变化(P>0.05),B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与消心痛相比较,长期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的有效率高,疗效稳定,且不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3.
应用改进寇氏法,测定复方硫酸氢黄连素灌肠液肛注腹腔注射等不同给药途径半数致死数量,并选用大鼠,家兔及豚鼠,对其局部刺激性及过敏性进行观察。结果:其LD50值分别为228.93mg/kg和15.88mg/kg。对大鼠直肠粘膜无毒性,对家兔股四头肌有轻度刺激性,对豚鼠致敏后反应阴性。  相似文献   
54.
生姜合剂对运动病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生姜合剂抗运动病时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运动病与内分泌功能的关系,为运动病防治提供新的实验依据。方法:以旋转运动诱发大鼠条件性厌食症模拟运动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此时的血浆皮质醇水平,并观察生姜合剂(灌胃,1.8ml/200g)的抗运动病作用,及对血浆皮质醇水平的影响。结果:模拟运动病时大鼠血浆皮质醇水平有升高趋势,生姜合剂能进一步提高大鼠的血浆皮质醇水平。结论:运动病不是一种单纯的应激反应,运动病的发生可能与异常运动刺激引起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多巴酚丁胺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心衰的疗效; 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多巴酚丁胺20mg 加入10% 的葡萄糖250ml 中静滴, 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 加入10% 的葡萄糖250ml 中静滴,每日一次,7 日为一疗程,所获数据经卡方检验; 结果 治疗组显效21 例,有效8 例,总有效率90.6 %( X2 =9 .36,P<0 .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改善肺微循环,提高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肺心病心衰的纠正。  相似文献   
56.
李玫  蔡鸿  刘波 《贵州医药》2003,27(8):701-702
目的对比观察刺五加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6 4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 2 5 0ml,连续1 4d)和对照组 (n =32 ,住院期间每日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连续 1 4d) ,分别对上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 7d、1 4d作全血粘度 (CP)、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聚集指数 (RCI)、血小板聚集率 (PCR)检测。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述参数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治疗后第 7d、1 4d ,两组上述参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或P <0 .0 1 ) ;实验组CP、RCI和PC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 ,促进脑部血液循环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 ,刺五加注射液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57.
复方软伤伸筋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复方软伤伸筋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机理。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 2 2 0例 ,随机分为软伤伸筋丸组 (治疗组 ) 1 60例 ,壮骨关节丸组 (对照组 ) 60例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1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 88.75 % ,总有效率为 99.3 5 % ;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 2 3 .3 3 % ,总有效率为 91 .68%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2复方软伤伸筋丸无毒副作用。3复方软伤伸筋丸的应用可使增生骨刺吸收 ,损伤半月板修复。结论 :复方软伤伸筋丸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58.
双苓扶正抗癌胶囊对小鼠肝癌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研究双苓扶正抗癌胶囊对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eps)实体瘤及腹水癌模型,观察抑瘤率和生长延长率,并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肝癌实体瘤的细胞周期及癌细胞凋亡率。结果:双苓扶正抗癌胶囊在15g和30g/kg剂量下,对小鼠肝癌实体瘤有显著抑制作用,也能延长荷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存期;还可引起小鼠肝癌瘤细胞S期及G2-M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及凋亡细胞增加。结论:双苓扶正抗癌胶囊对小鼠移植性肝癌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周期中S期DNA合成、干扰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及诱导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59.
复方丹参注射液合血活素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梅荣  王春生  蔡永敏 《中成药》2003,25(8):634-636
目的 :评价复方丹参注射液 (丹参 )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受治的 6 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 5 6~ 78岁 ,平均 6 1.9岁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随机分为 3组 :复方丹参加血活素组 ,立止血加血活素组 ,单用血活素组。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血肿吸收率、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 (ADP pag)和凝血酶原时间 (PT)等指标。 结果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方法 ,复方丹参组中恢复良好和中等残疾 (GR +MD)者占 83.34% ,立加血组为 4 7.6 1% ,单用血活素组为 6 1.11% ,经Ridit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复方丹参组疗效最佳 ,其血肿吸收率与其他两组比较 ,经Ridit检验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复方丹参组不影响血小板凝血功能 ,ADP pag、PT值在正常范围。 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是一种治疗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药物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扶正抑瘤颗粒(FYK)对乳腺癌肿瘤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常规化疗,治疗组同时口服FYK,1个月后取肿瘤组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F-κB的表达情况及肿瘤细胞周期各时相的比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NF-κB的表达明显提高(P<0.01);G0/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S期细胞比例及细胞增殖指数(P1)明显下降(P<0.01)。结论:FYK可提高乳腺癌组织NF-κB表达水平;能升高G0/1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及PI值,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