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869篇
  免费   6286篇
  国内免费   2489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192篇
妇产科学   1145篇
基础医学   7923篇
口腔科学   589篇
临床医学   12286篇
内科学   16732篇
皮肤病学   425篇
神经病学   4267篇
特种医学   3107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5745篇
综合类   15697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846篇
眼科学   871篇
药学   8913篇
  81篇
中国医学   7840篇
肿瘤学   1786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1182篇
  2022年   1542篇
  2021年   3389篇
  2020年   3027篇
  2019年   2521篇
  2018年   2418篇
  2017年   2647篇
  2016年   2802篇
  2015年   2864篇
  2014年   5392篇
  2013年   5802篇
  2012年   4910篇
  2011年   5247篇
  2010年   4196篇
  2009年   3823篇
  2008年   3915篇
  2007年   3982篇
  2006年   3544篇
  2005年   3222篇
  2004年   2859篇
  2003年   2584篇
  2002年   2233篇
  2001年   2181篇
  2000年   1773篇
  1999年   1527篇
  1998年   1383篇
  1997年   1485篇
  1996年   1205篇
  1995年   1184篇
  1994年   1137篇
  1993年   867篇
  1992年   849篇
  1991年   766篇
  1990年   635篇
  1989年   596篇
  1988年   594篇
  1987年   485篇
  1986年   460篇
  1985年   677篇
  1984年   568篇
  1983年   355篇
  1982年   499篇
  1981年   378篇
  1980年   362篇
  1979年   267篇
  1978年   221篇
  1977年   213篇
  1976年   190篇
  1975年   1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为了研究宜昌市夷陵区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及其与年龄、性别、季节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夷陵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来夷陵区妇幼保健院体检的0~6岁11656例儿童,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方法进行末梢血25-(OH)D 3水平检测。结果该区11656例儿童末梢血25-(OH)D 3水平为(29.35±7.59)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组566例(4.86%),维生素D不足组6579例(56.44%),维生素D充足组4511例(38.70%)。1岁以内婴儿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幼儿组和学龄前组,3岁以后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下降,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846,P<0.05)。不同季节儿童维生素D水平春季最高,冬季最低(χ2=504.007,P<0.05)。不同性别间儿童维生素D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t=0.841,P>0.05)。结论我区0~6岁儿童维生素D水平大部分处于不足的状态,应增加该区儿童维生素D的摄入量,尤其加强学龄前组儿童维生素D的补充及冬季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了解孕产妇初乳及外周血矿物质含量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生产的80名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初乳及外周血。后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及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其中9种矿物质含量,后利用SPSS 21.0探讨初乳中矿物质间及其与外周血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检测的9种矿物质中,初乳钠、钾、铁、镁、锌、铜、硒及锰含量低于外周血(P<0.05),而钙含量[(259.56±7.99)μg/mL]高于外周血[(32.76±3.31)μg/mL](P<0.05);钠、铁及硒与其在外周血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钠:r=0.272,P=0.019;铁:r=0.271,P=0.020;硒:r=0.341,P=0.003);同时初乳中一些矿物质之间亦存在显著相关性,如钾与锰(r=-0.236,P=0.043)、钾与镁(r=0.400,P<0.001)、钠与硒(r=0.509,P<0.001)、钙与铁(r=0.251,P=0.031)、镁与铜(r=0.395,P=0.001)及锌与硒(r=0.310,P=0.007)。结论研究结果提示某些矿物质元素可通过各种转运机制从血到母乳,实现积累效应;且该类元素间亦存在某些交互作用,可见维持母乳中各种矿物质元素间的动态平衡对于子代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ABG动脉血气针与注射器在动脉血标本采集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9年2月~2019年6月本院62例患者同时行ABG动脉血气针抽取动脉血与一次性塑料注射器穿刺抽血方法进行比较,并依据抽血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1.9%(57/6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0.6%(50/62),中度以上疼痛占比6.5%(4/62)显著低于对照组22.6%(1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G动脉血气针与注射器在动脉血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疼痛轻、采集标本满意,患者满意度高,更适用于动脉血采集。  相似文献   
994.
重点研究了间接动态血压监测产品的设计原理和目前该类产品上市前的审评要点,结合已上市产品审批情况,分析目前间接动态血压监测产品的现状。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评估婴幼儿期快速生长对其6岁时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为有效预防儿童期和成年后发生代谢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3月1日—2018年6月30日天津市50所市级管理的幼儿园的大班儿童9 719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检测儿童身高、体重、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回顾性收集其出生及2岁时的身长与体重等数据。定义两次测量的年龄别体重Z评分差值>0.67为快速生长,分析0~2岁和2~5岁两阶段的快速生长与6岁时血糖和血脂代谢的关系。结果 0~2岁和2~5岁两阶段均为快速生长者在6岁时空腹血糖 [(4.78±0.45)mmol/L与(4.66±0.51)mmol/L] 和甘油三酯 [(0.96±0.44)mmol/L与(0.83±0.34)mmol/L] 均高于两阶段均为非快速生长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0~2岁快速生长 [OR(95%CI):1.343(1.040~1.733)]、2~5岁快速生长 [OR(95%CI):2.697(2.038~3.570)] 均为6岁时甘油三酯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儿童早期快速生长可能与儿童6岁时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升高有关。应重视儿童早期的适宜体重生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基于苏州市7~17岁儿童青少年评价身高别血压筛查简表的效果,为制定儿童青少年血压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17-2018年抽取苏州市7~17岁学生6 972名,进行问卷调查,测量其身高、体重和血压。依据《7~18岁儿童青少年血压偏高筛查界值(WS/T 610-2018)》为“金标准”,评价根据金标准建立的身高别血压筛查简表筛查正常血压高值和血压偏高的效果。结果 根据金标准和身高别血压筛查简表,苏州7~17岁儿童青少年正常血压高值检出率分别为16.7%和16.6%,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12.7%和12.8%;配对χ2检验显示两标准评价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6,P=0.711)。与金标准相比,身高别血压筛查简表筛查正常血压高值,血压偏高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筛查正常血压高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95%置信区间)、灵敏度、特异度和Kappa值分别为0.900(0.887~0.913)、83.2%、96.8%和0.803,对应的筛查血压偏高值分别为0.925(0.911~0.938)、86.9%、98.0%和0.848。结论 身高别血压筛查简表使用方便,筛查正常血压高值和血压偏高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997.
袁艳华  马丽  李艳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11):1328-1331
目的 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商丘市某医院诊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病程、糖尿病并发症和其他基础疾病),采用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评估量表评估运动状况,采用血生化指标检测评估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血糖控制达标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有效研究对象1 173例,其中男645例(54.99%),年龄60~84岁,以60~69岁为主(45.69%),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51.66%),居住地以农村为主(56.61%),病程以<5年为主(65.47%),无糖尿病并发症者占90.88%,无其他基础疾病者占79.71%。血糖控制达标389例,达标率33.16%。运动状况总分(114.39±; 20.53)分,血糖未达标患者的运动状况总分及运动知识、运动行为、专业支持维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血糖达标患者(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OR=0.689)、糖尿病并发症(OR=0.498)、其他基础疾病(OR=0.842)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运动状况有待改善,应针对不同情况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干预,通过宣传教育提高运动知识认知及运动意愿,改善运动行为,增强运动锻炼的社会支持和专业支持,以促进血糖达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调查复数菌与单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医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临床和病原学确诊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检出病原菌种数分为单菌组和复数菌组,研究结局为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复数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430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单菌血流感染367例(85.3%),复数菌血流感染63例(14.7%)。复数菌组患者医院感染所占比率较单菌组高(76.2% VS 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复数菌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比率较单菌组高(44.4% VS 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复数菌组患者住院时间较单菌组高[24(16~39) VS 19(13~26)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复数菌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单菌组(12.7% VS 3.8%),且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复数菌感染(OR=3.24,95%CI:1.20~8.75)、消化道肿瘤(OR=3.28,95%CI=1.21~8.84)、有创机械通气(OR=3.40,95%CI=1.22~9.42)、深静脉置管(OR=2.76,95%CI=1.00~7.64)、留置导尿管(OR=3.28,95%CI=1.04~10.40)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相较于单菌组,复数菌组送检时间至出院时间间隔显著延长[20(15~36) d VS 16(10~22) d,P<0.001]。单菌组与复数菌组患者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住院患者复数菌血流感染死亡风险显著增加,消化道肿瘤、有创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是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的重要关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分析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2年5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发生血流感染30 d内的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患者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185例患者,基础疾病以急性白血病为主(125例,67.6%)。共分离19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09株(55.3%),其中大肠埃希菌55株(27.9%);革兰阳性菌86株(43.7%),其中人葡萄球菌24株(12.2%);真菌2株(1.0%)。大肠埃希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BSLs)菌株28株(50.9%);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BSLs菌株2株(10.0%);耐甲氧西林的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70.8%、71.4%、36.4%。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70岁、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未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心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患者的30天病死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7 d[OR=3.306,95%CI(1.224~8.927)]、合并心功能不全[OR=6.291,95%CI(1.930~20.508)]、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OR=8.419,95%CI(2.198~32.241)]、感染性休克[OR=22.150,95%CI(3.639~134.806)]均为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人葡萄球菌为主。影响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积极控制感染性休克是减少恶性血液病合并血流感染患者30天内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由黄芪、川芎组方的益气活血药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神经肽Y(NPY)、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采用常压低氧21天复制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大鼠血浆、肺组织中NPY、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益气活血药可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益气活血药中剂量组血浆及肺组织中NPY含量与缺氧组比较明显降低;而CGRP含量较缺氧组有所回升,肺组织中CGRP含量与缺氧组比较则趋于下降。结论:益气活血药可防止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也提示益气活血药的降压作用可能通过影响NPY、CGRP的含量来调节肺血管舒缩,从而降低肺动脉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