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8篇
  免费   2298篇
  国内免费   472篇
耳鼻咽喉   199篇
儿科学   359篇
妇产科学   221篇
基础医学   2304篇
口腔科学   452篇
临床医学   2792篇
内科学   2816篇
皮肤病学   176篇
神经病学   1793篇
特种医学   15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838篇
综合类   2834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2322篇
眼科学   442篇
药学   2647篇
  35篇
中国医学   1201篇
肿瘤学   990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1014篇
  2020年   986篇
  2019年   906篇
  2018年   962篇
  2017年   944篇
  2016年   839篇
  2015年   888篇
  2014年   1637篇
  2013年   1551篇
  2012年   1394篇
  2011年   1473篇
  2010年   1236篇
  2009年   1012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982篇
  2006年   939篇
  2005年   706篇
  2004年   647篇
  2003年   552篇
  2002年   497篇
  2001年   332篇
  2000年   305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33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80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40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100篇
  1986年   96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114篇
  1983年   99篇
  1982年   86篇
  1981年   95篇
  1980年   77篇
  1979年   50篇
  1978年   34篇
  1977年   32篇
  1976年   37篇
  197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81.
2,4-二氯胺基酚(DCAP)是83—1除草剂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产物。本研究以三种染毒计划观察了DCAP诱发V79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DCAP是一种染色体损伤剂,诱发的畸变主要为染色单体断裂和交换;3h染毒和染毒后培养17h诱发的染色体畸变率最高,20h染毒观察不到染色体畸变,说明以高浓度短期染毒对高细胞毒性化合物的细胞遗传毒性研究可能是较好的染毒方案。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人体内锌缺乏与年龄是否相关。[方法]采集头发用强酸消化后,利用北京振教科贸有限公司产WL-3微量元素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我们发现儿童的缺锌率高于青少年和成人人群,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5岁时的儿童的缺锌率达到了79.1%。而青少年与成人之间的缺锌率并无差异(P〉0.05),分别为20.5%和18.4%。[结论]因膳食结构不当引起锌缺乏在儿童中常见,由此我们应当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特点进行不同的补锌措施。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估全肠外营养(TPN)对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TPN治疗后的生存期。结果:TPN治疗后,患者生存期不同程度延长,为9~126天,平均68.1天,多数在两月左右。结论:TPN可延长老年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84.
The effects of acute blood volume reduction induced by haemodialysison diastolic time intervals were studied in 19 patients by echo-and phonocardiography. Haemodialys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s. The 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 wasprolonged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oad reductionon left ventricular filling time, cardiac cycles with the sameR–R interval, before and after haemodialysis, were compared.At any given R–R interval dialysi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prolongation of the filling time. This study shows that diastolictime intervals are dependent on left ventricular loading conditions,and this effect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these time intervalsare evaluated in the clinical setting.  相似文献   
85.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产后40天和60天乳母血清泌乳素基础水平和吸吮后泌乳素最大反应性增值,发现其与乳母泌乳量、婴儿吸吮频率、吸吮时间之间均不存在正相关关系,推测引起泌乳素分泌除吸吮外,还存在其他机理。  相似文献   
86.
改进时间差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庞晓军  奉涛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188-3189,3191
[目的]研究利用改进的时间攻击疗法治疗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的效果,并考究其与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及传统时间攻击疗法的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比。[方法]将38例明确诊断为产ESBLs阴沟肠杆菌感染且药敏结果皆为: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皆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敏感的患者随机分为改进组、对照组、传统组。改进组患者先与磷霉素4g+5%葡萄糖100ml于30min静脉滴注完毕后,再过30min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4g+0.9%NS25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患者给予亚胺培南/西拉司丁1g+0.9%NS250ml静脉滴注,每日3次。传统组患者先与磷霉素2g+5%葡萄糖50ml静脉给予1h完毕后,立即给予阿米卡星0.2g+0.9%NS100ml静脉滴注,上述治疗每日2次。疗程最长限为10d,其余检查治疗3组相同。考察3组的细菌清除率以及细菌清除所需的药物费用、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改进组细菌清除率与对照组、传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且改进组、传统组无不良反应,对照组有1例二重感染;而且改进组与对照组、传统组的细菌清除药物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磷霉素+阿米卡星的改进时间攻击差疗法能很好的治疗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引起的感染,并且与采用亚胺培南/西拉司丁治疗方案及传统的时间攻击疗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比。  相似文献   
87.
高肺容积部分平均通过时间的测定方法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用力呼气肺量图高肺容积部分平均通过时间(MTTp-h)的测定方法,并对100例正常人和94例气道阻塞疾病(支气管肺癌、喉癌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测定。初步认为MTTp-h对检测大气道和上气道阻塞敏感性较高,可作为协助临床诊断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8.
文章介绍了从母亲体中采集到的心电信号,利用MATLAB软件对采集到的心电信号进行准确的数据实时处理,分离出胎儿心电(ECG)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9.
90.
A polynomial matrix solution to the H2 output feedback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is obtained for systems represented in state‐equation form. The proof does not invoke the separation principle but is obtained in the z‐domain. The cost function includes weighted states, which allows the so‐called standard system model problem to be solved. This encompasses the class of inferential control problems. The results also enable the two‐degree‐of‐freedom optimal control solution properties to be explored.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