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3篇
  免费   607篇
  国内免费   231篇
耳鼻咽喉   67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289篇
口腔科学   80篇
临床医学   403篇
内科学   320篇
皮肤病学   117篇
神经病学   144篇
特种医学   241篇
外科学   303篇
综合类   1647篇
预防医学   477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3209篇
  5篇
中国医学   1778篇
肿瘤学   19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235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218篇
  2018年   237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75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679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77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499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439篇
  2006年   359篇
  2005年   350篇
  2004年   274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6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A new radioactivity solution standard of 210Pb has been developed and will be disseminat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as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SRM) 4337. This new 210Pb solution standard is contained in a 5 mL flame-sealed borosilicate glass ampoule, consists of (5.133±0.002) g of a nominal 1 mol L−1 nitric acid solution, has a density of (1.028±0.002) g mL−1 at 20 °C, has carrier ion concentrations of about 11 μg Pb2+ and 21 μg Bi3+ per gram of solution, and is certified to contain a massic activity (9.037±0.22) kBq g−1 as of the reference time 1200 EST, 15 June 2006. All of the uncertainties cited above correspond to standard uncertainties multiplied by a coverage factor k=2. The standardization for the 210Pb content of the solution was based on 4πβ liquid scintillation (LS) measurements using CIEMAT/NIST 3H-standard efficiency tracing (CNET). Confirmatory determinations were also performed by high-resolution HPGe γ-ray spectrometry, by 2π spectrometry with a Si surface barrier detector of separated 210Po, and by 4πβ(LS)–γ(NaI) anticoincidence counting.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治疗痔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复方角菜酸酯栓剂比较。方法采用多中心、开放、对比的研究方法,将25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和复方角菜酸酯栓剂,在用药后30min至6d量化评价两组疼痛、出血、水肿、脱出等情况。结果用药后在疼痛以外的其他症状改善方面,两组疗效均显著,有效率分别为87.3%和94.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各时间点,治疗组患者疼痛平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用药后30min和3h,止痛起效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30min和3h总起效患者的比例也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用于混合痔的治疗,在缓解疼痛和起效时间上有优势;在改善疼痛以外的症状方面,与复方角菜酸酯栓相似。  相似文献   
43.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替米沙坦胶囊中替米沙坦和吲哒帕胺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ODS C18色谱柱,以乙腈.水.冰醋酸(45:5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2nm。替米沙坦、吲哒帕胺分别在50—150μg·ml^-1,r=0.9999;5~151μg·ml^-1,r=0.9998,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替米沙坦、吲哒帕胺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9%、99.64%,RSD分别为0.21%、0.81%。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替米沙坦和吲哒帕胺可以完全分离。结论方法准确,简便可靠,可作为复方替米沙坦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4.
复方山绿茶缓释袋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董泽民 《中成药》1993,15(12):7-9
用网状多孔性纤维包念材料制备的复方山绿茶缓袋泡剂,具有速释和缓释作用,在1-8h内按埝级方式释药。T0.5为1.3h,Td为3.2h,1-8h的平均释药速率72.35mg/h。与传统的半生药型袋泡剂比较,具有栽药量高,使用方便,性质稳定,疗效确切的优点。  相似文献   
45.
鱼腥草止咳口服液治疗难治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鱼腥草止咳口服液对难治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同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鱼腥草止咳口服液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并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IL-2和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3%,对照组为83.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增加外周血IL-2及降低TNF-α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鱼腥草止咳口服液治疗难治性肺炎具有显著疗效,尤其在镇咳、平喘、抗炎、退热及促进排痰、肺部啰音和炎症消失、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6.
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20例颞区液态硅胶注射后出现并发症的病人。综合其并发症主要有:(1)局部凹凸不平;(2)疼痛或压痛;(3)在局部或向周围皮下组织内浸润形成硬结;(4)肿胀或青紫。采用颞部发际内切口取出注射之硅胶,对颞部凹陷者于颞区纵切口处辅加一横切口,形成适当大小的蒂在前方的颞肌筋膜瓣翻转180°充填颞区,对向眼周及面颊浸润者采用重睑切口、下睑袋整形切口或鱼尾纹切口取出硅胶或同时行上下睑整形术,所有病人都自觉满意。认为利用上述这些切口一方面能满意地取出注射之硅胶,又不会在面部留下明显刀口瘢痕。颞肌筋膜瓣因其血运丰富、不被吸收、质地柔软,不失为一种良好的颞区凹陷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47.
复方己酸孕酮注射液为国内常用长效甾体避孕药。制剂中含有己酸孕酮和戊酸雌二醇两种组分,由于戊酸雌二醇的相对含量低,且紫外吸收较弱,给分析带来一定困难。药典含量测  相似文献   
48.
小柴胡汤口服液药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陈澍禾 《中成药》1992,14(6):26-28
观察了小柴胡汤口服液的主要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小柴胡汤口服液有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诱发的大鼠踝关节水肿(p<0.05),保护四氯化碳所致的大鼠急性肝功能损害,有极显著降低血清SGPT及LDH的作用(P<0.01)。对家兔发热反应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此外,小柴胡汤口服液对小鼠兔疫反应也有一定的增强作用,可促进小鼠碳粒廓清速率,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及增强鸡红细胞所致的迟发性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4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高粘滞血症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合因素(高分子右旋糖酐、肾上腺素、牛血清白蛋白)、长时间(112天)造成高粘滞血症慢性模型;一次性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皮下注射(sc)肾上腺素造成急性高粘滞血症模型,分别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观察血管肉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结果:慢性高粘滞血症模型血浆血栓素B2(TXB2)和内皮素(ET)浓度非常显升高,而6-酮-前列腺素F1x(6-酮)浓度非常显降低;急性高粘滞血症模型血管内皮分泌功能无显变化;长期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能调整、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异常状态;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的即时效应不显。  相似文献   
50.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美容的临床与组织学评估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的临床与组织学特点。方法 对 1998年至 2 0 0 3年接诊的 5 2例在外院注射了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并引起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总结与组织学研究。为了便于比较 ,另选 12例 1988年~ 1994年期间接受液态硅胶注射的患者取出的组织病理切片与之对照研究。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后并发症以局部硬结最多见 ,而且多发生在注射后 1~ 2年左右时间里。人体组织对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的反应为多核异物巨细胞增生 ,并形成肉芽肿。与液态硅胶比较 ,注射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引起组织的淋巴细胞反应弱 ,材料周围的纤维包膜较薄。机体内长期存留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反应。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作为软组织填充剂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