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Using a polyclonal antibody to fos oncoprotein and an immunofluorescent technique, we investigated expression of the fos oncogene in chemically-induced mouse tumours and human premalignant and malignant skin lesion. In the chemically induced tumours, the nuclei of almost all carcinoma cells stained uniformly with this antibody, while positive cells were observed in the outermost layers in the benign papillomas. In human tumours, a greater degree of nuclear staining was observed in cases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an in tissues from patients with Bowen's disease.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malignant melanoma with histological evidence of invasiveness of the tumour cells showed a higher expression of the fos gene product than that seen in histologically circumscribed tumour nests. Thus, a higher expression of the fos oncogen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malignant progression of tumour cells, in particular, the extent of invasiveness.  相似文献   
72.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揭示不同的流动剪切力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和c-myc蛋白表达的不同影响。我们利用平行板流动小室装置控制剪切力大小和持续时间。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受剪切力作用后的内皮细胞进行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得以一些重要结果。c-fos蛋白表达在静态时非常低,4dynes/cm^2和10dynes/cm^2的剪应力都可诱导c-fos蛋白水平迅速增加,尤其是10dynes/cm^2的剪应力。并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到1.0h达到高峰,随后下降,2.5h时接受基础水平。c-myc蛋白在静态时表达也非常低,经剪切力作用后缓慢增加,c-myc蛋白水平明显较c-fos低,而且剪应力为4dynes/cm^2和10dynes/cm^2两种情况对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基本无差异。其高峰在1.5h。随后下降,在2.5h时接受基础水平。结果表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fos蛋白表达具有对剪切力大小和时间的依赖性;c-myc蛋白表达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c-fos和c-jun表达的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24只分为2组,实验组18只,对照组6只,制备脑缺氧缺血动物模型,用RT-PCR和斑点杂交方法检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c-fos和c-jun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均果 2组c-fos和c-jun的表达在不同时间段差异均有显著性(P相似文献   
74.
目的以行为学和免疫组化为指标,探讨STZ在AD大鼠造模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用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免疫组化法检测NGF及c-fos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路程明显延长,c-fos表达高于正常组而NGF表达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脑室注射STZ可以引起大鼠学习记忆障碍、c-fos表达增强及NGF表达降低。此造模方法可以作为研究AD的一种有用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75.
刘淼  王丹  李伟  索冰  程松 《黑龙江医学》2012,(11):806-809
目的探讨EGFR、HER2、c-jun、c-fos、p21、p16、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法(SP)检测6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HER2、c-jun、c-fos、p21、p16、p53的表达。结果 (1)64例NSCLC中EGFR和HER2阳性扩增率分别为39.0%和29.7%,在不同病理分级、不同临床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间无显著差异(P>0.05)。HER2基因在腺癌的扩增率明显高于鳞癌(P<0.05)。(2)c-jun、c-fos、p21、p16、p53蛋白在不同临床TNM分期有明显差异(P<0.05),在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间无明显差异(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3)EGFR与HER2、c-jun、c-fos、p21的表达水平在NSCLC中呈正相关。结论联合检测EGFR、HER2、c-jun、c-fos、p21、p16、p53,有助于为NSCLC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NSCLC中HER2、c-jun、c-fos、p21在EGFR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中发挥了正性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脱氧胆酸溶液灌肠对大鼠结肠敏感性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上c-los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脱氧胆酸溶液连续灌肠3d建立大鼠炎症后慢性内脏痛觉过敏模型,在灌肠前及灌肠后第1,2,3,4周采用结直肠扩张法(CRD)测定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和内脏感觉压力阈值,然后处死大鼠,取出远端结肠组织,行髓过氧化物酶(M...  相似文献   
77.
C-fos在癫痫发病机制及抗癫痫药物疗效评价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C-fos基因是中枢神经细胞最主要的快反应原癌基因之一,近年来被广泛用作神经元异常兴奋标记物。在癫痫发作时脑内与癫痫相关的核团里均看见C-fos基因快速一过性高表达,其表达的时程、部位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等为进一步探讨癫痫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依据。近来,通过检测C-fos mRNA和FOS蛋白已广泛用于判别抗癫痫药物或其他相关因素在抗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相似文献   
78.
背景: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高可促进细胞DNA合成增加,反映细胞增殖状况。C-Fos与DNA结合可直接调节具有转录活性的转录因子,在胚胎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对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增殖起促进作用。 目的:观察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胎胃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图像分析软件检测第2,3,4三个月龄段,人胎胃组织细胞中PCNA和C-Fos蛋白阳性表达的积分吸光度。 结果与结论:第2~4个月胎龄段,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胎胃壁各层组织细胞均呈阳性表达。随着胎龄的增大,胃壁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阳性表达先升高再降低,C-Fos蛋白阳性表达则逐渐增高(P < 0.01)。提示增殖细胞核抗原和C-Fos蛋白在人胚胎早期胃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9.
80.
目的 :探讨c -fos,c -jun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其受体 (bFGFR2 )在不同形成时期的增生性瘢痕中的基因表达变化规律。方法 :提取 16例不同发生时期的增生性瘢痕和 8例正常皮肤的总RNA后 ,分离mRNA ,用RT -PCR方法检测这 4种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皮肤中 ,c -fos,c -jun ,bFGF和bFGFR基因表达较低 ,而在生长活跃的增殖期的瘢痕中 ,这 4种基因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5 ) ;在成熟期的瘢痕组织中 ,虽然bFGF基因仍保持高水平表达 ,但c -fos ,c -jun和bFGFR2基因的表达量都明显低于增殖期的瘢痕。结论 :c-fos,c -jun和bFGF及其受体基因表达增强可能是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 ,而bFGFR及其下游信使分子基因表达降低 ,可能与增生性瘢痕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