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1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阿托伐他汀治疗,n=31)和治疗组(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n=34)。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血脂和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血脂的改善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颈动脉超声指标及颈部动脉狭窄改善情况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保护脑组织,在临床上具有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目的:观察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白介素6(IL-6)、超敏CRP、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神经功能缺损与IL-6等的相关性。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丁苯酞200 mg,每日3次口服,连用14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脑梗死患者进行NIHSS评分,治疗后3个月进行mRS评分以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治疗前和治疗后7 d测定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同时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两组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的超敏CRP、IL-6、血小板聚集率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的评分较前下降更为显著(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的下降与超敏CRP、IL-6及血小板聚集率的下降呈正相关(P〈0.05)。结论:丁苯酞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急性脑梗死早期有显著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3.
唐佳宇 《大家健康》2014,(7):152-15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取丁苯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水肿面积及血肿体积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改善病情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研究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200 mg口服,3次/d,两组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cy和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9%(49/55),对照组为61.82%( 3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44,P<0.0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11.24±3.19)分比(23.19±4.06)分,对照组:(18.56±4.03)分比(22.31±4.17)分,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Hcy、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13.12±3.58)μmol/L比(27.36±6.84)μmol/L,(10.33±3.10) mg/L比(18.96±5.38) mg/L;对照组:(16.41±4.76)μmol/L比(28.73±6.32)μmol/L,(13.16±4.02) mg/L比(19.17±5.74) mg/L,P<0.01],并且治疗组治疗后Hcy、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结论 丁苯酞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Hcy和CRP水平,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脑血管CO2反应性(CO2R)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8月在河南大学附属南阳南石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119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两组治疗观察28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简明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脑梗死体积及脑血管CO2R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9.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治疗后两组的脑梗死体积都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屏气指数都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在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卒中患者中的应用能改善脑血管CO2R状况,提高治疗效果与缩小脑梗死体积,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03例急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3例)和研究组(2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7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7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研究组NIHSS评分(14.63±1.34)分略低于对照组的(14.77±1.4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8.03±1.5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6±2.0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mRS评分(0.98±0.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0.4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早期应用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双联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急性穿支动脉病变型脑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状态,恢复患者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观察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120例,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 例。两组在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再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丁苯酞注射液100mg2次/d,?连续应用14d。观察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进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ADL评分与同组治疗前进行比较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值、ADL评分差值分别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98.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112例脑梗塞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缺血区域脑血流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评分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逐渐降低,分别为(15.34±3.53)分、(12.37±4.32)分、(8.27±2.37)分,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缺血区域脑血流量升高,分别为(26.32±8.97) mL/100 g·min、(32.35±10.84) mL/100 g·min、(41.48±12.86) mL/100 g·min,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1个月、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增加,分别为(43.2±6.7)、(56.9±8.3)、(73.6±11.3),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率为91.1%(51/56),高于对照组的75.0%(4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塞效果佳,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增加其缺血区脑血流量,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42-45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后患者采取丁苯酞序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后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注射液序贯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临床疗效、CVR、MFV水平。结果治疗前、治疗后6 h,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VR、MF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VR、MFV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序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急性期后患者,可降低致残率,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77.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法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