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1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130篇
儿科学   830篇
妇产科学   61篇
基础医学   1466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603篇
内科学   2858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5篇
特种医学   53篇
外科学   80篇
综合类   1404篇
预防医学   733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949篇
  6篇
中国医学   47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67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73篇
  2017年   310篇
  2016年   338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886篇
  2012年   597篇
  2011年   712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53篇
  2008年   386篇
  2007年   479篇
  2006年   404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94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103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5篇
  197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通过去除N端丝氨酸32/36磷酸化位点,获得人胎盘组织IκBα突变体(IκBαM)基因,构建其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IκBαM),并进行体外表达和活性检测。方法:PCR定点克隆IκBαM基因(203-1 003 bp),亚克隆至pShuttle和pGEM-T,进行PCR、双酶切、DNA测序和同源性分析。将重组质粒pShuttle-IκBαM中含CMV启动子、IκBαM cDNA和PolyA信号的表达单元定向插入Ad5腺病毒载体,构建成重组腺病毒AdIκBαM,再经脂质体介导共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Western blotting检测AdIκBαM在293细胞中蛋白表达情况,电泳迁移率实验观察AdIκBαM抑制佛波酯诱导的ECV304细胞核因子κB(NF-κB)激活的作用。结果:成功克隆长801 bp的新型IκBαM基因,与GenBank中登陆的IκBα基因(接受号M69043)相应核苷酸序列一致。所制备的AdIκBαM滴度为4.0×1012 pfu/L。AdIκBαM介导IκBαM基因在293细胞中表达,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著抑制佛波酯诱导的ECV304细胞NF-κB活化 。结论:AdIκBαM有效介导IκBαM基因表达并特异性抑制NF-κB活性,有望应用于哮喘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哮喘症患儿白细胞介素-4(IL-4)近侧启动子区进行克隆并分析其DNA序列的多态性。方法:对40名有明显家族及过敏史哮喘患儿和10名正常儿童,以多聚酶链式反应(PCR)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扩增、筛选IL-4近侧启动子片段,进一步构建正常对照和异常条带PCR产物的重组质粒pIL-4-Jx2,并用双脱氧链终止法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在对40名患儿SSCP分析中发现了7组异常条带。DNA测序结果显示有4外变异位点于已知的调控元件之内或毗邻位点,1名病人-229位C被A所替代,该变异恰好位于IL-4正性调节元件-I(PRE-I)之内;2名病人负性调节元件-Ⅱ(NRE-Ⅱ)毗邻C被T所替代,TATA框前增加1个G;1名病人STAT-6元件附近缺少了ATTTT五碱基核苷酸。结论:过敏性哮喘患儿IL-4近侧启动子区DNA序列存在多态性,这可能与IL-4基因异常表达及哮喘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3.
84.
川芎嗪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川芎嗪(LTZ)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蛋白激酶C(PKC)通道在受到与哮喘有关的炎症介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功能变化是否有影响。方法:取63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各10mL,分离PBL,分4批分别给予以下处理后,采用-ATP催化活性测定法检测细胞胞膜、胞浆及总PKC活性。(1)分3组即5g/LLTZ处理组(6例)、5μmol/LPKC阻断剂Ro31-8220处理组(6例)和对照组(6例,以下各批均以此组为阴性对照组);(2)共3组分别用100nmol/L乙酰甲胆碱(Mch,5例)、5g/LLTZ+100nmol/LMch(5例)或5μmol/LRo31-8220+100nmol/LMch(5例)处理。(3)共3组分别采用100nmol/L组胺、5g/LLTZ+100nmol/L组胺(5例)或5μmol/LRo31-8220+100nmol/L组胺(5例)处理。(4)共3组分别用100nmol/LPMA(5例)、5g/LLTZ+100nmol/LPMA(5例)或5μmol/LRo31-8220+100nmol/LPMA(5例)。结果(1)LTZ对正常人PBL胞膜、胞浆及总PKC活性均无明显影响;(2)乙酰甲胆碱及组胺均可促进正常人PBL胞膜PKC活性增加,LTZ对该作用有抑制效应(P<0.05)。(3)LTZ对PMA诱发正常人PBL胞膜PKC活性增加的效应有抑制作用(P<0.05)。结论:川芎嗪对正常人PBLPKC通道在受到与哮喘有关的炎症介质刺激时所发生的活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是川芎嗪对哮喘疾病具有防治意义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包裹的卵清蛋白(OVA)纳米癌苗(POM)对哮喘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方法 包裹不同剂量(低、中、高)的OVA纳米粒子和对照(OVA、空白纳米粒子、PBS)通过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再用OVA进行致敏和激发,通过肺组织学、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计数、测定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观察小鼠呼吸道炎症和免疫学改变.结果 肺部组织学和BALF中细胞计数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OVA治疗组、中剂量和高剂量OVA纳米组的肺部嗜酸性浸润显著减轻,BALF中总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显著减少.卸胞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与PBS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OVA纳米组的BAL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显著升高,Ⅱ,4水平显著降低.OVA治疗组中IL-4水平显著下降,而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 OVA纳米疫苗可预防哮喘嗜酸性气道炎症,其可能的机制之一是调节了过敏性哮喘的Th1/Th2失平衡反应.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细胞内镁含量对C57BL/6哮喘小鼠肺组织β2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4-6周龄清洁级雌性C57BL/6小鼠96只,体重(12±2)g,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 4组,每组各24只。应用鸡卵蛋白(OVA)建立哮喘小鼠模型。A、B组予低镁饲料喂食,C、D组予正常镁饲料喂食。B、D组腹腔内注射沙丁胺醇诱导β2受体低调节,A、C组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作对照。第1 d、21 d、34 d各组分别随机抽取8只检测血浆Mg2+、红细胞内Mg2+、肺组织β2受体mRNA及蛋白表达。 结果:1 d血浆Mg2+、红细胞内Mg2+、肺组织β2AR mRNA及蛋白表达各组间差异无显著(均P>0.05)。21 d、34 d C组血浆Mg2+、红细胞内Mg2+、肺组织β2AR 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21 d:(0.84±0.09)mmol/L vs (0.57±0.10)mmol/L、(2.39±0.14)mmol/L vs (2.11±0.08)mmol/L、(0.75±0.09)mmol/L vs (0.59±0.06)pmol/g、(88.50±8.50)pmol/g vs (60.10±7.70)pmol/g,均P<0.05;34 d:(0.67±0.10)mmol/L vs (0.51±0.09)mmol/L、(2.17±0.08)mmol/L vs (2.05±0.09)mmol/L、(0.61±0.05)pmol/g vs (0.53±0.06)pmol/g、(76.60±7.10)pmol/g vs (58.00±7.60)pmol/g,均P<0.05];21 d、34 d D组血浆Mg2+、红细胞内Mg2+、肺组织β2AR mRNA及蛋白表达亦显著高于B组[21 d:(0.95±0.33)mmol/L vs (0.46±0.09)mmol/L、(2.32±0.18)mmol/L vs (1.87±0.14)mmol/L、(0.73±0.10)pmol/g vs (0.43±0.07)pmol/g、(96.90±8.00)pmol/g vs (47.90±4.90)pmol/g,均P<0.05;34 d:(0.71±0.10)mmol/L vs (0.31±0.08)mmol/L、(1.66±0.13)mmol/L vs (1.45±0.16)mmol/L、(0.40±0.07)pmol/g vs (0.33±0.05)pmol/g、(61.50±3.20)pmol/g vs (35.30±7.10)pmol/g,均P<0.05]。结论:细胞内镁缺乏的C57BL/6哮喘小鼠肺组织β2受体表达减少,在激动剂作用下更易发生β2受体低调节。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诊治的90例哮喘患儿,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并发症、肺功能、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血清炎症因子及T淋巴细胞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消化道症状、肝肾功能损伤、嗜睡及心率失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及C–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三烯D4(LTD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3+、CD4+及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红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可改善哮喘患儿肺功...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宜昌市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患儿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8—2019年夷陵地区肥胖合并哮喘患儿379例,同期210例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患儿一般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肥胖伴哮喘患儿男性、居住在城市、存在哮喘家族史、二手烟暴露≥5d/周、蔬菜摄入量、甜食摄入量占比大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到,男患儿、居住城市、有哮喘家族史、二手烟暴露、蔬菜摄入量较少、甜食摄入量较多是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患儿危险因素(P<0.05),OR(95%CI)分别为1.425(1.057~1.878)、1.347(1.124~1.742)、2.014(1.326~4.222)、1.879(1.415~3.775)、2.503(1.550~5.730)、2.184(1.484~5.371)。结论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发病率男患儿高于女患儿,同时居住城市、有哮喘家族史、二手烟暴露、蔬菜摄入量较少、甜食摄入量较多是影响肥胖合并哮喘的危险因素。合理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是降低夷陵地区儿童肥胖合并哮喘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9.
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现状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初步了解西南部分地区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一般特点,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 对四川、重庆、云南等地9所医院的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60工面内容。结果 本地区哮喘口才者以轻症居多,发作诱因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运动、花粉、尘螨以及职业性因素等。规则吸入皮质激素的患者比例甚低(17%),极少患者自备峰流速仪或常规检测峰流速(PEF)。结论 本地区哮喘患者对哮喘的认识水平及医生的宣教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防治手段,特别是以吸入皮质为主的缓解期治疗,尚有相当的差距。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4(IL-4)过度表达的可能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4例有明显家族史的过敏性哮喘患儿和1例正常儿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L-4近侧启动子片段,PCR产物经XbaI、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进行双酶切后,回收酶切片段,再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载体Jx2相连接,制备重组质粒,然后经转化、筛选、酶切鉴定得到重组质粒pIL-4-Jx2,最后采用双脱氧终止法对重组质粒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1)正常儿童IL-4近侧启动子序列与基因库序列相同。(2)1例患儿-229位C被A所替代。该变异恰好位于正性调节元件-I之内,结论 过敏性哮喘患者IL-4近侧启动子区DNA片段被成功克隆,并发现1例患者IL-4调控元件内一未曾报道过的变异位点,这有助于对哮喘者IL-4基因异常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