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5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 SLC33A1基因已被报道是我国北方一个HSP家系的致病基因,但研究未发现在欧洲的HSP患者中有该基因的突变。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SLC33A1是否为中国南方人群中遗传性痉挛性截瘫患者的致病性基因之一。【方法】 对收集到的70例中国南方散发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的患者,提取基因组DNA,并进行SLC33A1基因所有编码外显子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域的直接测序;鉴定所发现的遗传变异,并同我们所收集到的57例无血缘关系的正常人进行比对,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我们只发现 SLC33A1基因区域的8个已存在于数据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未发现任何致病性突变。【结论】 与国外学者的报道相符合,我们的70例中国南方HSP病人中没有SLC33A1所导致的病人,故 SLC33A1对HSP的致病性需要进一步的核实、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采用成熟卵泡比例来决定HCG注射时机的可行性,研究在不同成熟卵泡比例的情况下注射HCG对卵子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摸索最适合的成熟卵泡比例。【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198例需行单精子胞浆注射(ICSI)助孕治疗的女性不孕患者。按照HCG日成熟卵泡(≥18mm)的不同比例将患者分成3组:①低比例组:成熟卵泡比例 ≤ 20%;②中比例组:20% < 成熟卵泡比例 ≤ 40%;③高比例组:成熟卵泡比例 > 40%,注射HCG后36h取卵,将获得的卵丘复合物剥除卵丘颗粒细胞用于检测GREM1和HAS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别统计和比较3组患者卵子成熟、受精、胚胎发育及临床妊娠情况。【结果】卵子成熟率在低比例组显著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 0.05)。正常受精率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异常受精率在低比例组显著低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0.05)。卵裂率、可利用胚胎数在低比例和中比例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高比例组(P < 0.05)。优质胚胎率、种植率、妊娠率在低比例组均显著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0.05)。卵丘颗粒细胞GREM1和HAS2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低比例组显著高于中比例组和高比例组(P < 0.05)。【结论】 采用成熟卵泡比例决定HCG的注射时机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卵泡的整体发育状态,并为把握HCG注射时机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随着成熟卵泡比增加卵子的发育潜能逐渐降低,因此注射HCG时应将成熟卵泡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较合适。  相似文献   
33.
摘 要: 【目的】 通过采集药物作用下广州管圆线虫3/4期幼虫表面纹理变化的超微结构图像,进行数据化特征的研究,探讨可能的药物作用规律。【方法】 本文采用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对体内用药、体外用药和不用药3组共21条的广州管园线虫幼虫表皮电镜图像进行预处理后,分别在不同的扫描方向下提取对比度、能量、相关性、同质性和熵5个特征值,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以及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样本图像在4个方向上的几乎所有特征都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能量和熵在各方向上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对比度和同质性特征值在不同方向角度上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结论】虫体纹理的数字特征可用于识别和评估广州管圆线虫的用药状态。  相似文献   
34.
摘 要: 【目的】 探讨短时受精后早期剥除颗粒细胞对体外受精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在本中心助孕的有早剥卵的103个IVF周期与74个ICSI周期,以ICSI组为对照,比较两组的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形成率、卵裂期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再以IVF周期中的卵子是否进行早剥分为两组,比较早剥对IVF周期中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形成率、卵裂期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在IVF周期中共有1181枚卵子纳入研究,其中早剥卵子513枚,非早剥卵子668枚,在ICSI周期中共有619枚成熟卵子纳入研究。结果显示,IVF组的2PN受精率、卵裂期优质胚胎形成率低于ICSI组,多PN受精率高于ICS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而IVF的全部卵子中,早剥卵子组的2PN受精率、多PN受精率、可利用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形成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与非早剥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与传统ICSI相比,短时受精后早期剥除卵丘颗粒细胞并未降低可利用胚胎形成率;与常规IVF相比,早剥也未提高多PN受精率;早剥卵是安全的,并能够使受精情况不明的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35.
摘 要: 【目的】 通过尸体解剖和手术录像对比研究直肠系膜、Denonvilliers筋膜、直肠侧韧带、直肠系膜周围间隙等结构的解剖特点,进一步了解全直肠系膜切除(TME)解剖根据。【方法】对5具成人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复习我科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的10例中低位直肠癌男性患者手术录像资料。进行尸体和腔镜下直肠系膜结构的对比研究。 【结果】盆脏筋膜包绕直肠周围脂肪结缔组织、淋巴组织、供应直肠血管回流血管和神经等形成直肠系膜。而盆脏筋膜与盆壁筋膜之间有层疏松结缔组织,在直肠后方明显。直肠侧方盆腔自主神经分支形成致密类筋膜结构---侧韧带,而直肠前方位于Denonvilliers筋膜的后方,呈环周状包绕直肠的固有筋膜。【结论】大多数情况下,除了侧方的侧韧带,行TME正确的层面是无血管的疏松结缔组织层。游离过程应紧贴直肠系膜,保证系膜完整性,减少盆腔自主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36.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分为中枢型和外周型,外周型PNET属于尤文肉瘤家族肿瘤,其发生是由于基因调控失常,原始干细胞向神经上皮各不同阶段分化,成为形态上类似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其组织学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类似于骨外的尤文肉瘤。卵巢原发PNET为外周型PNET,属于卵巢单胚层畸胎瘤,极为罕见,疾病早期即可发生转移、容易复发,预后极差。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常以腹痛、腹胀、盆腔包块就诊,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目前无明确诊治指南,国内外相关文献多为病例报道,1975-2017年英文文献报道的原发于卵巢的PNET仅17例。本文报道4例我院诊治的卵巢原发PNET,同时复习相关文献,描述此种罕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危险因素和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 年1月—2021年3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cIAI 患者124例。根据进入ICU 1周内是否发生ARDS 分为ARDS 组和 非ARDS 组,其中ARDS 组60 例,非ARDS 组64 例;根据28 d 生存状况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其中生存组73 例,死亡组51 例。 采集患者的入院基线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感染部位、是否接受外科干预,收集入ICU 第1 个24 h 内的相关实 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D 二聚体 (FDP/D-dimer)、白蛋白(ALB)、促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BG)、乳酸(Lac)、24 h 液体平衡量,计算患者进入ICU 24 h 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建立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cIAI 患 者并发ARDS 的危险因素及死亡风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对cIAI 继发ARDS 和死亡结局的预测 价值。结果:ARDS 组年龄、血清ALB 水平、SOFA、显性DIC 评分、外科干预等指标与非ARDS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673、-3.877、-7.364、-2.756,字2=6.115,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SOFA(OR=1.570,95%CI:1.277~1.9307)和显性 DIC 评分(OR=1.631,95%CI:1.063~2.503)是cIAI 患者1 周内并发ARDS 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SOFA 联合显性DIC 评 分预测ARDS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95%CI:0.86~0.9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2%和76.6%。生存组患者年龄、 ALB、PLT、SOFA 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0、-4.741、-2.071、-6.390,均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SOFA(OR=1.408,95%CI:1.209~1.641)和ALB(OR=0.914,95%CI:0.858~0.973)是cIAI 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SOFA联合ALB 预测28 d死亡率的AUC 为0.864(95%CI:0.80~0.9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3%和72.7%。结论:SOFA 联 合显性DIC 评分对cIAI 继发ARDS 具有一定预测价值;SOFA联合ALB 测定对预测cIAI 患者死亡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8.
39.
摘 要: 【目的】 建立神经干细胞(NSC)体外培养方案,使NSC的体外可以得到增殖和分化,并检测NSC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方法】无菌条件下取SD大鼠胚胎端脑,无血清悬浮培养,形成P2代神经球后,将神经球消化成单细胞,分为神经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并对两种不同培养方式下的NSC进行干性鉴定和分化能力鉴定。用不同浓度(20、40、80 μg/L)的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诱导NSC分化,选出最合适的浓度。用BDNF最佳诱导浓度诱导NSC分化,Q-PCR检测分化过程中HES1和MASH1的表达变化。【结果】神经球悬浮培养和单层贴壁培养均可得到的NSC;分化3 d后,在不加入任何诱导因素的情况下,单层贴壁培养的NSC能更高比例[(19.55 ± 1.09)%]地分化为β-tubulin Ⅲ阳性细胞;BDNF 40 μg/L能诱导出更多的β-tubulin Ⅲ阳性细胞[(34.17 ± 0.60)%];在分化1、3 和7 d时,Q-OCR结果表明MASH1在BDNF诱导下组较NSC和对照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结论】单层贴壁培养的神经干细胞更利于分化为神经元,BDNF为40 μg/L时能诱导出更高比例的神经元,BDNF可以诱导MASH1在NSC分化过程中表达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40.
摘 要:【目的】 构建和表达登革病毒4型病毒样颗粒,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用RT-PCR法扩增DENV4-prM/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APZ-sprM/E-D4,转化X33酵母菌株,SDS-PAGE、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切片电镜检测病毒样颗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免疫三组Balb/C小鼠,每组15只。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血清与天然病毒粒子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淋巴细胞表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分泌IFN-γ、TNF-α和IL-10的细胞。【结果】重组质粒在酵母中以病毒样颗粒形式表达,为直径20 ~ 30 nm的球形颗粒,VLP免疫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与灭活病毒组相似,流式及ELISPOT结果提示DENV4-VLP与灭活病毒组相似,用登革病毒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TNF-α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各组分泌IL-10细胞数目的整体水平均不高。【结论】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获得了DENV4-VL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并能诱导Th1型免疫应答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