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66篇
妇产科学   4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1 毫秒
61.
摘 要:【目的】 构建和表达登革病毒4型病毒样颗粒,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用RT-PCR法扩增DENV4-prM/E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APZ-sprM/E-D4,转化X33酵母菌株,SDS-PAGE、WesternBlot鉴定目的蛋白表达。切片电镜检测病毒样颗粒,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免疫三组Balb/C小鼠,每组15只。采用间接ELISA检测抗原特异性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血清与天然病毒粒子的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小鼠脾淋巴细胞表型,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分泌IFN-γ、TNF-α和IL-10的细胞。【结果】重组质粒在酵母中以病毒样颗粒形式表达,为直径20 ~ 30 nm的球形颗粒,VLP免疫组刺激小鼠产生抗体与灭活病毒组相似,流式及ELISPOT结果提示DENV4-VLP与灭活病毒组相似,用登革病毒抗原刺激后,分泌IFN-γ,TNF-α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各组分泌IL-10细胞数目的整体水平均不高。【结论】应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功表达获得了DENV4-VLP,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应答,并能诱导Th1型免疫应答而诱导Th2型免疫应答较弱。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HBV)感染以及不同感染模式的夫妇胚胎发育情况和体外授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 637个HBV感染患者周期与1 892个未感染者周期的基础参数以及临床结局,同时进一步比较不同模式 HBV感染者之间的临床结局。基础参数包括女方年龄、月经第3天基础内分泌水平、不孕原因、原发还是继发不孕、不孕年限、第几次周期、卵巢刺激方案是长方案还是短方案、IVF还是ICSI。临床结局包括比较各组人群在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一方或双方感染HBV的夫妻与未感染的夫妻在基础参数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获卵数、受精数、卵裂数、优质胚胎数、冷冻胚胎数、着床率、妊娠率以及流产率与未感染组比较没有差异(P均> 0.05),不同模式的 HBV感染者之间着床率、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均 > 0.05)。【结论】 HBV感染夫妇的胚胎继续发育的潜能和IVF结局与未感染者相似。不同模式的HBV感染者IVF结局相似。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013-02~2015-02在我院经超声造影诊断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超声造影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超声造影检出恶性病灶68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3.2%(68/73);检出良性病灶24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2.8%(24/29)。超声造影诊断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分别为93.2%(68/73)、82.8%(24/29)、6.8%(5/73)、17.2%(5/29)。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能提高肝脏良恶性病灶的检出率,可作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回顾性分析急性药物性肺损伤病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过,总结血液肿瘤患者急性药物性肺损伤的临床规律。方法 从2007年7月至2011年11月南方医院血液科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急性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标准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转归。急性药物性肺损伤诊断标准:突发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和肺栓塞;影像学以弥漫性肺间质浸润为主;抗感染治疗无改善,病原学检查阴性;停用药物、予糖皮质激素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结果 诊断急性药物性肺损伤4例,药物分别为伊马替尼、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和博来霉素,相应原发病分别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除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其余3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伊马替尼、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和博来霉素可导致急性药物性肺损伤,临床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索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在丹参酮ⅡA(TanⅡ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TanⅡA干预的NB4细胞的CHOP表达,通过形态学和膜表面标志检测APL细胞的分化,RNA干扰抑制CHOP表达。结果 TanⅡA诱导APL分化过程中伴有CHOP蛋白表达(1.933±0.987)和mRNA表达(1.587±0.815)的增加,相对于对照组蛋白和mRNA表达(0.537±0.110和0.713±0.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NA水平F=52.256,P<0.01;蛋白水平F=114.852,P<0.01);TanⅡA联合RNA干扰抑制CHOP的表达能更加有效的提高APL的分化[(50.767±1.241)% 与(16.167±2.122)%](F=989.431,P<0.05)和凋亡[(89.233±5.581)%与(27.433±2.957)%](F=308.961,P<0.05)。结论 CHOP在TanⅡA诱导APL分化过程中起着负向调节作用,抑制CHOP表达联合TanⅡA可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6.
 肿瘤标志物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其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病情监测以及治疗方案的疗效判断都有着重要意义。临床上对于卵巢癌早期诊断方法主要为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的检测,但该早期诊断方法精确度、特异度不高。研究发现在进展期的卵巢癌患者中发现可溶性间皮素相关多肽(SMRP)和CA125两者具有共表达的现象。现就血清间皮素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7.
 [摘要] 目的 探讨膈神经冷冻用于肺叶切除手术的效果和对机体的影响。研究在-65 ℃条件下,不同冷冻时间的治疗效果,确定最佳冷冻时间。方法 选择择期行肺叶切除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膈神经冷冻30、60、90、120 s组。记录患者术后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并进行肩胛区牵涉视觉模拟痛评分(VAS)。拔除胸腔引流管后,常规行胸部正侧位X线片及胸部B型超声检查,观察各组术后残腔情况,术后90 d进行胸部透视,观察患侧膈肌运动情况。结果 冷冻30、60、90、120 s组胸液引流量[第1天分别为(329±178)、(345±150)、(268±51)、(227±36)ml,第2天分别为(251±131)、(269±112)、(208±61)、(158±110)ml]、拔管时间[分别为(5.8±1.75)、(4.6±1.77)、(3.9±0.74)、(3.6±1.07)d]及VAS[分别为(3.6±2.9)、(2.2±2.4)、(1.0±1.3)、(0.7±1.2)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分别为(375±136)ml、(309±132)ml、(5.7±2.36)d、(4.0±3.3)分]。90 s及120 s冷冻组各指标明显低于30 s及60 s冷冻组。90 s冷冻组与120 s冷冻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残腔较大(>200 ml),积液较多(>200 ml),1例行穿刺抽取,各冷冻组术后残腔较小(<100 ml),无需处理。术后3个月,各组膈肌运动情况良好,无反常运动。结论 膈神经冷冻用于肺叶切除手术能有效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减少术后残腔形成且拔管时间缩短,肩胛区牵涉痛明显减轻,最佳冷冻时间为90 s,膈神经冷冻术对循环和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68.
易感基因、环境及营养等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MS)是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代谢中的重要酶,其活性缺陷可能引起体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DNA甲基化异常而导致多种疾病.目前对MTHF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C677T与男性不育的相关性报道结论不一,而对另两...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比较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切口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 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Web of science,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有关腹腔镜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切口疝的RCT文献,根据Cochrane Handbook5.0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肠损伤、肠梗阻、术后出血、血清肿、血肿、感染、皮肤坏死),住院时间,复发率。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篇RCT文献(最终纳入12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开放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切口疝修补术可降低术后血清肿发生率(RR= 0.18,95%CI:0.10 ~ 0.33,P < 0.0001)和术后感染率(RR = 0.24,95%CI:0.13 ~ 0.42,P< 0.00001),但不能减少术后肠梗阻发生率(RR= 1.02,95%CI:0.41 ~ 2.55,P = 0.96)、术后出血发生率(RR=1.88,95%CI:0.41 ~ 8.71,P= 0.42)、术后血肿发生率(RR=0.92,95%CI:0.55~1.56,P=0.77)、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RR=0.66,95%CI:0.26~ 1.66, P= 0.37),不能降低复发率(RR=1.20,95%CI:0.82~ 1.75,P= 0.35),且术中肠损伤发生率高于开放组(RR=3.95,95%CI:0.99~ 15.74,P= 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由于异质性较大,未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切口疝腹腔镜下修补术对比开放修补术,术中肠损伤发生率增高,不能降低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术后出血发生率、术后血肿发生率、术后皮肤坏死发生率,也不能降低复发率,但腔镜下修补术后血清肿发生率及术后感染率低。鉴于纳入研究的总体质量不同,应开展设计样本量更大、质量更高的RCT研究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评估焦虑障碍患者的体力活动水平,调查并评价患者的体力活动咨询经历和质量。【方法】 对象为122例门诊稳定期焦虑障碍患者及107例匹配的健康对照。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调查所有入组者体力活动情况,按照体力活动活跃程度分为不充足和充足。采用5A模型(评估,建议,达成共识,协助,随访安排)体力活动咨询框架调查并评价研究组既往的体力活动咨询经历及质量。【结果】 研究组体力活动充足者占23.8%(29/122),对照组为40.2%(43/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8)。研究组体力活动咨询经历调查显示,仅有22.9%(28/122)的患者接受过体力活动咨询,且内容简单,主要为“评估和建议”。 【结论】 焦虑障碍患者体力活动水平明显偏低,所接受的体力活动咨询内容简单、质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