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24篇
  免费   1589篇
  国内免费   34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53篇
基础医学   283篇
口腔科学   76篇
临床医学   1203篇
内科学   64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1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2107篇
综合类   2386篇
预防医学   987篇
药学   1330篇
  17篇
中国医学   2453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386篇
  2021年   468篇
  2020年   389篇
  2019年   383篇
  2018年   182篇
  2017年   319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70篇
  2014年   650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806篇
  2010年   565篇
  2009年   543篇
  2008年   638篇
  2007年   535篇
  2006年   542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67篇
  2003年   425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310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12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94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山茶籽油对绝经后女性骨代谢指标影响,为食疗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广西壮族食用和非食用山茶籽油40~80岁的绝经女性足跟骨超声骨密度(UBD)、血钙、雌二醇、磷、碱性磷酸酶和血清护骨素进行测定,间隔5岁作为年龄组,其中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用试剂盒测定,雌二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护骨素。结果 :食用和非食用山茶籽油2组的广西壮族绝经妇女血钙、磷各年龄组均无差异性。49岁以前食用和非食用山茶籽油组超声骨密度(UBD)和血清雌二醇(E2)相比较无差异,但50岁以后食用山茶籽油各年龄组的骨密度、血清雌二醇和护骨素均比非食用组高。结论 :食用山茶籽油能提高绝经晚期妇女的骨密度、内源性雌激素和护骨素,降低绝经晚期妇女的碱性磷酸酶,提示食用山茶籽油有防治雌激素缺乏所致骨质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比较双能骨密度仪、定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骨密度在诊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中山市康复医院接受骨密度检测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QCT)骨密度检查,比较定量CT与双能骨密度检测仪的检出率,并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的检出率差异。结果:(1)60例患者中,定量CT对骨质疏松症的检出率高于双能骨密度检测仪,对骨量正常、骨量减少检出率低于双能骨密度检测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种检查方法中,60~69岁和≥70岁患者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与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定量CT检查结果中,男性骨量正常和骨量减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双能骨密度检测仪检查结果中,男性和女性的各项指标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双能骨密度仪,定量CT在老年人骨质疏松症诊断上更具有优势,检出率更高,更有利于治疗方案的...  相似文献   
93.
脉冲电磁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脉冲电磁场 (PEMFs)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 :对本院骨科门诊相关绝经后的妇女进行骨质疏松症问卷调查及跟骨骨密度 (BMD)及相关生化项目检测而确诊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PEMFS治疗 ,治疗中及治疗后观察其自觉症状改善情况及骨密度的变化 ,并与治疗前对比分析。结果 :① 10 0 %患者疼痛明显减轻 ,② 76 .0 1%患者治疗后BMD增加 >5 .6 %以上。结论 :PEMFS治疗绝经骨质疏松症可有效控制疼痛 ,提高患者存在的质量 ,对患者骨密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4.
为探讨补肾健脾方药对卵巢切除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的影响,取10月龄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正常对照组、E3阳性对照组、中药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其余3组行完整双侧卵巢除术。术后第3天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用药满12周后处死,分离L3腰椎体及左侧股骨,进行骨矿密度、骨矿含量、表观骨密度测定。结果显示补肾健脾方药能明显维持切除卵巢大鼠椎体及股骨的骨矿密度、骨矿含量和表观密度。  相似文献   
95.
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危险因素地区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地区之间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危险因素,为骨质疏松症的社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中国五大行政区5103例50岁以上男女人群进行骨密度测量和问卷调查,对230余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五地区资料分别分析结果为:年龄因素(OR=1.0512-1.1988,男女)为共同危险因素,体重(OR=0.9169-0.9544,男女), 体重指数(OR=0.8198-0.9305,男女)为共同的保护性因素;背痛史(OR=2.4592,男),胃肠手术史(OR=2.1914,男),服甲状腺激素史(OR=8.2890,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OR=2.0198,女),坐立试验困难(OR=2.6482,女)胃病史(OR=2.3869,女)等危险因素分别在不同地区出现;而常吃水果,海藻产品(男),常吃蔬菜,豆制品(女),骑自行车(男,女)多为保护性因素。结论:我国五地区骨质疏松患病危险因素中有共同的暴露因素,同时,不同地区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又有一定差异。为今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6.
1骨质疏松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使得骨质疏松症不仅是发达国家所需要研究的课题,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有关健康长寿的新课题. 长期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有了一定认识.近年来对骨质疏松症从骨量减少的X线、CT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到骨丢失的临床后果都有很多论述[1~2].目前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显微结构疏松改变为特征的疾病[2].它是使骨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危险性增大的一种常见病.  相似文献   
97.
目的:研究葛根总异黄酮(TIP)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10月龄SD大鼠,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后7d,每天igTIP100和20mg/kg,并设假手术组(Sham)、模型对照组(OVX)和尼理论联系实际是性组(E3),在给药4和7个月时,测定大鼠全身骨矿总量(BMC)和骨矿密度(BMD)及骨生物力学强度等。结果(1)和OVX组相比,TIP大剂量组在给药4个月时BMC和BMD分别提高14.6%和12.1%,7个月时分离提高6.8%和14.2%;小剂量组4个月时分别提高7.8%和6.9%,7个月时分离提高8.65和14.95。(2)TIP大、小剂量组股骨相对体积质量分别提高3.8%和3.4%;胫骨相对休整质量提高6.8%和6.3%,股骨Ca盐密度均提高15%以上。(3)TIP大、小剂量组股骨最大负荷分别提高16.1%和9.1%;结构强度分别提高19.4%和12.5%,(4)TIP使大鼠子宫重量明显增加。结论TIP对去卵巢引起的大鼠骨质疏松症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和它的弱雌激素样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8.
董佩  袁普卫  康武林  高亚丽  白元帅  姚彬  王振凯  刘扬 《中草药》2023,54(21):7202-7212
铁死亡是一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形式,与铁过载和脂质过氧化有关,在许多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骨肉瘤、脊髓损伤、肌少症等肌肉骨骼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系统的主要负担。铁死亡与上述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表明铁死亡可能成为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治疗的新靶点。中医药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势,已有大量研究证实中医药通过铁死亡途径参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调节,显示出良好的研究前景。通过探讨铁死亡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关联,总结中医药通过介导铁死亡防治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及中医药更好的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9.
目的 评估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AOM)治疗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收治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1 963例,总结其人口学特征,并收集患者入院后30、120、365 d的临床资料,AOM治疗及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OM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 963例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住院时年龄65~102(79.3±7.2)岁,≥80岁患者占56.7%(1 113/1 963);男性患者占30.8%(604/1 963),女性患者占69.2%(1 359/1 963);股骨颈骨折84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 077例,股骨粗隆下骨折40例。综合3个时间点,在髋部骨折后1年内,33.0%(648/1 963)的患者接受过AOM治疗,71.0%(1 394/1 963)的患者使用过健康基本补充剂。入院后30、120、365 d患者AOM治疗率分别为23.0%(451/1 963)、17.9%(353/1 963)、21.0%(412/1 963),健康基本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59.0%(1 158/1 963)、45.0%(883/1 963)、38.0%(746/1 96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粗比值比(OR)=0.645,95%可信区间(CI) 0.495~0.840]、男性(粗OR=0.760,95% CI 0.581~0.996)、共管模式(粗OR=3.025,95% CI 0.973~9.405)、居住地农村(粗OR=0.523,95% CI 0.388~0.704)、AOM服用史(粗OR=7.612,95% CI 2.227~26.020)、既往骨质疏松症史(粗OR=5.065,95% CI 3.149~8.147)、骨质疏松评估(粗OR=1.379,95% CI 1.105~2.451)是AOM治疗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0岁(调整后OR=0.618,95% CI 0.488~0.781)、男性(调整后OR=0.716,95% CI 0.565~0.908)、居住地农村(调整后OR=0.492,95% CI 0.375~0.645)是AOM治疗的危险因素;共管模式(调整后OR=2.632,95% CI 1.004~6.897)、AOM服用史(调整后OR=4.870,95% CI 2.080~11.402)、既往骨质疏松症史(调整后OR=4.804,95% CI 3.253~7.096)、骨质疏松评估(调整后OR=1.393,95% CI 1.041~1.862)是AOM治疗的保护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AOM治疗率偏低。年龄≥80岁、男性、在农村居住的髋部脆性骨折患者治疗率较低,可采取共管模式,术前进行骨质疏松诊断与评估,提高骨质疏松治疗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汤联合鲑降钙素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鲑降钙素鼻喷雾剂喷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补肾活血汤配方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VAS评分、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Ca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鲑降钙素喷鼻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较单独使用鲑降钙素喷鼻,能够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降低骨吸收标志物水平,整体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