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19篇
  免费   2351篇
  国内免费   1070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323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588篇
口腔科学   865篇
临床医学   6053篇
内科学   2261篇
皮肤病学   165篇
神经病学   121篇
特种医学   9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2664篇
综合类   12202篇
预防医学   2094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5629篇
  73篇
中国医学   14104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349篇
  2023年   1329篇
  2022年   1056篇
  2021年   1483篇
  2020年   1395篇
  2019年   1440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1288篇
  2016年   1388篇
  2015年   1497篇
  2014年   2768篇
  2013年   2576篇
  2012年   3289篇
  2011年   3380篇
  2010年   2781篇
  2009年   2724篇
  2008年   2847篇
  2007年   2617篇
  2006年   2426篇
  2005年   2219篇
  2004年   1672篇
  2003年   1479篇
  2002年   1269篇
  2001年   1016篇
  2000年   810篇
  1999年   622篇
  1998年   521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06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278篇
  1993年   190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46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8例非典型化脓性膝关节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峰  丁锷  李保泉 《中国骨伤》1998,11(6):53-54
化脓性膝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关节感染,其发病率仅次于髓关节。早期诊断是获得良好治疗的关键。根据典型的全身及局部症状和体征,大多诊断不困难。但对于少数症状、体征不典型的低毒感染或感染早期病例,稍有疏忽则较易误诊或漏诊。作者1990~1995年在临床中遇到8例,现结合文献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2~39岁;发病至确诊时间4~10天;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创伤性滑膜炎3例,急性风湿热1例,关节结核1例,其中1例原有类风湿。治疗方法:4例关节穿刺冲洗注入抗生素,2例套管针穿刺冲洗,2例关节切开排肤…  相似文献   
52.
70多岁的陈老太患骨性关节炎3年,膝关节严重变形,脚一着地站立就疼痛难忍,只得坐轮椅。她来到南京鼓楼医院镇痛科就诊,医师采用了“超氧疗法”,在其膝关节注射20毫升臭氧,2分钟后,陈老太不用人搀扶竟然站立起来,并走了几步,膝关节也不象以往那样痛了。这是臭氧在关节内发挥作用的原因。该院用这种“超氧疗法”为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3.
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英 《四川中医》2007,25(1):105-106
目的:探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3例采用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口服秋水仙碱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治愈25例(58.14%),好转16例(37.21%),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后统计:治愈12例(54.55%),好转8例(36.36%),总有效率90.91%。两组疗效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副反应比较看,电针加艾条温和灸组无任何毒副反应,而秋水仙碱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31.82%。结论:电针加艾条温和灸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并且无任何副作用。  相似文献   
54.
痛风灵方对尿酸钠致大鼠模型关节软组织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春  唐怡  刘军  陈德济 《重庆医学》2002,31(12):1211-1213
目的 为了探讨痛风灵方治疗痛风的机理 ,在本实验中 ,以尿酸钠溶液注射大鼠踝关节 ,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模型 ,研究了痛风灵方对尿酸钠大鼠模型关节软组织ICAM 1表达的影响。方法 参照Goderrn氏介绍的方法进行制备尿酸钠溶液及动物造模。结果 模型组关节软组织ICAM 1水平同各治疗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I CAM 1参与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过程 ,抑制ICAM 1的表达是痛风灵方发挥作用的环节之一 ,从而为痛风灵方防治痛风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赵明 《辽宁中医杂志》1989,13(12):19-20
<正> 笔者应用蒙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满意。现将按1987年美国类风湿病学会(ARA)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修订标准所统计观察之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血友病性膝关节炎是由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所引起的关节内反复出血、肿胀,并伴有严重疼痛、功能障碍而逐渐形成的慢性关节病变.出血性疾病历来被列为手术禁忌.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要求.随着人工关节手术的日臻成熟及临床输血的普及,使这种需求成为可能.2007年5月28日,我科收住了1例第Ⅷ因子缺乏的血友病性双膝关节炎患者,施行了浙江省首例血友病性关节炎双膝人工关节同期置换手术.护理工作难度大,但经过我们的精心护理,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A)急者血清杭Sa抗体,并证明Sa抗体对RA的诊断意义。方法Western—blot方法。结果 抗Sa抗体诊断RA的敏感度为42.7%,特异度为100%,阳性确诊率为100%,阴性确诊率为71.1%。结论 血清抗Sa抗体对RA诊断的特异度和阳性确诊率均高于类风湿因子(RF),因此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云克”(99Tc MDP)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免疫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观察“云克”体外对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PBMC)产生白介素 1(IL 1)和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的影响。结果 :“云克”有抑制RA患者IL 1的分泌及细菌脂多糖 (LPS)的促分泌作用 ,并对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的自发分泌及植物血素 (PHA)诱导分泌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云克”对RA的治疗机制可能与其降低IL 1和sIL 2R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9.
踝关节骨折在创伤骨科中发病率较高 ,处理不当易造成关节疼痛 ,甚至创伤性关节炎。此多因早期处理中对外踝骨折及下胫腓关节分离认识不足所致[1]。本院按Denis -Weber分型[2]治疗外踝骨折 ,取得了较好疗效 ,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7年8月~1999年8月共有外踝骨折患者53例 ,其中男32例 ,女21例。年龄21~67岁 ,平均41岁。致伤原因为 :车祸30例 ,摔倒扭伤16例 ,高处坠下7例。就诊时间为伤后1周以内。按Denis-Weber分型 :A型12例 ,B型21例 ,C1型11例 ,C2型…  相似文献   
60.
电针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脊髓原癌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探讨针刺镇痛的机理,本文以完全福氏佐剂足踝关节注射造成大鼠关节炎动物模型,电针“足三里”和“昆仑”穴,以大鼠脊髓腰膨大段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作为观察指标,并设正常组、模型组、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进行对照。实验结果:正常组FOS样免疫反应性(FLI)阳性细胞数极少,而模型组有大量的FLI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组,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电针组FLI阳性细胞数明显低于模型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电针加纳洛酮注射组与模型组比,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电针组相比,其FLI阳性细胞数高,统计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电针缓解佐剂关节炎病理性疼痛的作用与抑制伤害性传入冲动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有关。同时本实验还显示,电针抑制AA大鼠诱发脊髓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与电针引起内源性β-E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