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2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560篇
预防医学   6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93篇
中国医学   133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43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RP—HPLC法测定肝毒净颗粒剂中岩白菜素的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2.
结肠康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半仿生提取法”制备结肠康颗粒剂,选择测定总黄酮、齐墩果酸的含量作为制剂质量控制标准。优选了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和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3.
乳康平颗粒剂在预防治疗用肾上腺素加冷刺激形成的大白鼠血瘀证动物模型,测定其血液流变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该药能降低模型大白鼠的全血粘度(低切速)、血浆粘度、RBC压积,反映该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84.
清开灵联合大黄颗粒剂治疗肝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清开灵联合大黄颗粒剂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67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34例给予静脉滴注清开灵80~100ml/d,大黄颗粒剂5g水冲服3次/d或12.5g保留灌肠1次/d;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乳果糖20ml口服3次/d或60ml保留灌肠1闪/d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血氨及症状改善上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清开灵联合大黄颗粒剂治疗肝性脑病疗效优于乳果糖治疗。  相似文献   
85.
目的建立一种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以Sh im-pack VP-ODS(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冰醋酸(40∶6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λ)为:261 nm,流速:1.0 mL/m in,柱温:40℃,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线性范围分别在40~280μg.mL-1,0.32~2.24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5%,97.97%(n=3)。相关系数r=0.999 9,r=0.999 7,RSD为0.81%,1.76%(n=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二组分分离度好,其他成分无干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6.
桂枝茯苓混悬型无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冬梅  刘丛彬 《安徽医药》2005,9(5):328-329
目的筛选出最佳的桂枝茯苓颗粒剂的处方及成型工艺.方法以其成型性、溶解性为筛选指标,筛选出其处方中加入辅料的品种、配比及其最佳的成型工艺.结果桂枝茯苓提取物及药材原粉中加入1倍量的糊精,少量微晶纤维素和甜蜜素,并以10%的CMC-Na作为黏合剂为最佳处方.结论该处方的助悬性、成型性能均较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肾病(IgAN)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尿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44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口服康肾止血颗粒剂(由黄芪、白术、丹参、连翘、全蝎、牡丹皮、白茅根等组成)治疗,对照组21例口服雷公藤多甙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及尿红细胞数、尿蛋白、尿IL-6、药物副作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疗效虽以治疗组为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证候积分值的改善,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尿IL-6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康肾止血颗粒剂对IgAN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且无副作用,并能下调IL-6水平。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脑血通颗粒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茚三酮、蒽醌定性反应和大黄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薄层色谱鉴别进行定性控制;对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运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进行无机元素和氨基酸的测定。结果定性鉴别简便易行;含量测定方法中同分异构体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分离较好,分离度大于2,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柱效比较理想,理论塔板数均大于4000。结论此法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元素分析和氨基酸分析结果可信度高,可用于脑血通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9.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主要致死的原因.而尿蛋白及血清肌酐、尿素氮的异常则是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尿蛋白测定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常用指标,肌酐是肌酸的代谢产物,绝大部分由肾小球滤过排除体外.尿素氮是体内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由肾脏排泄.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血中肌酐和尿素氮含量必将上升.因此,本实验观察了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及尿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的动态变化,以及消渴颗粒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糖及尿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的影响.  相似文献   
90.
正交设计优选保肾颗粒剂喷雾制粒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为提高喷雾制粒颗粒的成品率及提高经济效益,需要筛选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新型喷雾制粒机制粒,以浸膏的提取工艺、黏合剂的用量、进出口的风温及辅料的配比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2个水平,以颗粒的成品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出最佳喷雾制粒工艺。结果:4因素中以黏合剂的用量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进出口风的温度。浸膏的提取工艺及辅料的配比影响不大。结论:保肾颗粒剂最佳的喷雾制粒工艺条件为蔗糖与环糊精的配比为2∶1;进风口的温度为90~100℃;出风口的温度为50~60℃;黏合剂的用量为0.5%。提取液以不经过醇沉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