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92篇
  免费   1388篇
  国内免费   1112篇
耳鼻咽喉   202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741篇
口腔科学   142篇
临床医学   3009篇
内科学   1395篇
皮肤病学   74篇
神经病学   369篇
特种医学   10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893篇
综合类   5222篇
预防医学   3079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2675篇
  13篇
中国医学   2900篇
肿瘤学   600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631篇
  2022年   539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843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1170篇
  2011年   1185篇
  2010年   1080篇
  2009年   1045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352篇
  2006年   1151篇
  2005年   1553篇
  2004年   1080篇
  2003年   881篇
  2002年   803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564篇
  1999年   496篇
  1998年   385篇
  1997年   380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28篇
  1994年   272篇
  1993年   237篇
  1992年   220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222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病因及其高危因素。方法根据260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白细胞计数确定是否存在SIRS,分析与SIRS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260例脑出血患者中,SIRS14l例,119例无SIRS。脑出血后SIRS的发生与脑出血的危重程度、病宪部位和出血量及基础疾病密切相关。存在SIRS的患者死亡率较无SIRS者明显升高。结论脑出血后出现SIRS提示疾病仍在进展,预后较差;除脑出血本身的严重程度外,患者并存的躯体疾病也是激发SIRS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2.
83.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称。根据细胞因子主要功能不同可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 mulating factor,CSF)、干扰素(inter-feron,IFN)、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  相似文献   
84.
85.
目的评价靶控输注咪唑安定对靶控输注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ASA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C、D组为丙泊酚 咪唑安定组,咪唑安定靶浓度分别为10、20、30ng/mL。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血浆靶控输注丙泊酚。记录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为1、2、3、4、5μg/mL时BIS值和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达到4、3、2、1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和BIS值,记录BIS值为50时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结果1.咪唑安定达到平衡后,C组和D组BIS值显著下降;D组中OAA/S评分也显著下降,并低于B组和C组;2.随丙泊酚浓度升高四组患者.BIS值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3.相同丙泊酚浓度时,BIS值和OAA/S评分随咪唑安定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4.B、C、D三组患者OAA/S评分达到3、2、1以及BIS值达到50时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均显著低于A组,达到相同OAA/S评分D组所需丙泊酚效应部位浓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结论效应部位浓度为10、20、30ng/mL的咪唑安定均能显著降低丙泊酚靶控浓度,以达到需要的镇静深度;随咪唑安定浓度加深,降低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86.
研究结果表明,高频振动主要对末梢循环系统起作用,低频振动则对末梢神经功能产生影响。并认为,以频率计权加速度作为评价指标时,增加频谱分析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87.
北京自然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P) ,以北京自然人群为基础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横断面研究 ,对 1 0 46人进行apoE基因分型 ,并分析不同特点人群apoE基因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 :1 )本组人群ε2、ε3、ε4基因频率分别为 9.1 %、81 .2 %和 9.7% ,男女和各年龄组间基因频率无显著差异 ;2 )与欧美国家相比 ,本组人群ε2基因频率增高 ,ε4频率减低 ,与日本人群相比也有相同趋势 ;3 )在空腹血糖受损及糖尿病人群中ε2频率明显增高 ;4)在高胆固醇血症人群中ε2频率减低、ε4基因频率增高  相似文献   
88.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best duration for exerting the cyclic pressure under which the tissue-engineered cartilage is constructed. Methods Free chondrocytes isolated from rabbit articular cartilage were seeded into polylactic acid-co-glycolic acid(PLGA) scaffolds after expansion in vitro, and ran-domized into 4 groups. In Groups 1 to 3, chondrocytes were cultured under daily cyclic pressure (0 ~ 200 kPa, 0.1Hz) for 4 hours, 8 hours, 12 hours respectively; Group 4 was a control in which no pressure was exerted. In each group, after 2 weeks of culture, the tissue engineered cartilages were observed in vitro and assessed by his-tological staining of liE. Next, the content of DNA and the secretion of type Ⅱ collagen and GAG in cartilages were detected quantitatively. Results Under the daily cyclic pressure (0 ~200 kPa, 0.1 Hz), the scaf-fold-chondrocytes complex in the group of 8 hours got the largest volume, smooth, lucidus, and elastic surface, the most queuing chondrocytes, and the highest content of type Ⅱ collagen and GAG (P < 0.01). Conclusions Since chondrecytes are baro-senstive, the metabolism of chondrocytes can be affected by the time of cyclic pressure. Under the effect of 0 ~200 kPa, 0.1Hz, the daily cyclic pressure of 8 hours may be optimal for chondrocytes to multiply and synthesize extracellular matrixes such as type Ⅱ collagen and GAG.  相似文献   
89.
大气颗粒物健康效应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大气颗粒物的污染水平与心肺系统疾病的超额发病、死亡存在密切关联,但其毒理学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对近年来大气颗粒物毒理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大气颗粒物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并对氧化应激损伤、细胞钙稳态失衡及激活关键转录因子等分子毒理学机制进行了初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0.
低剂量辐射(low dose radiation,LDR)对机体的兴奋作用指受到LDR后机体出现的免疫力增强、生育能力提高及对肿瘤的抵抗力加强等效应,适应性反应指小剂量的预先照射能使机体对其后的大剂量照射产生适应,可减轻大剂量照射引起的损伤或后果。目前的研究提示,LDR的预先照射可提高其后大剂量放疗的效果;小剂量的X射线预先愚射,有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生长趋势,促进荷瘤小鼠的局部放疗效果的作用,而且多次低剂量预照射的效果比一次顶照射好。在恶性淋巴瘤患者中进行临床试验的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对高本底地区居民和医疗受照人群如肺结核患者等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证实,他们总的癌症患病率并没有升高。LDR对肿瘤影响机理尚不清楚。有学者认为免疫功能受低剂量照射所激活是LDR抗肿瘤作用的基础,而更多的学者倾向于认为LDR可激活DNA的修复系统,表现为接受LDR后可使其后接受大剂量照射造成的染色体畸变减少,并通过修复酶活性的检测得到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