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678篇
  免费   12991篇
  国内免费   8122篇
耳鼻咽喉   1267篇
儿科学   2578篇
妇产科学   2002篇
基础医学   9640篇
口腔科学   1571篇
临床医学   24559篇
内科学   21220篇
皮肤病学   1131篇
神经病学   5895篇
特种医学   409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9篇
外科学   11405篇
综合类   52673篇
预防医学   9444篇
眼科学   1599篇
药学   19427篇
  446篇
中国医学   10838篇
肿瘤学   15788篇
  2024年   2357篇
  2023年   8332篇
  2022年   6535篇
  2021年   8237篇
  2020年   7493篇
  2019年   7528篇
  2018年   3719篇
  2017年   5724篇
  2016年   5816篇
  2015年   6085篇
  2014年   8471篇
  2013年   8077篇
  2012年   10169篇
  2011年   10670篇
  2010年   9530篇
  2009年   9346篇
  2008年   10068篇
  2007年   9169篇
  2006年   7969篇
  2005年   8259篇
  2004年   7287篇
  2003年   6735篇
  2002年   5276篇
  2001年   4808篇
  2000年   3484篇
  1999年   2802篇
  1998年   2345篇
  1997年   2129篇
  1996年   1809篇
  1995年   1545篇
  1994年   1134篇
  1993年   721篇
  1992年   615篇
  1991年   557篇
  1990年   407篇
  1989年   339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吴莉  孙渝 《贵州医药》2003,27(5):423-425
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是分子量为3 6KD的一种周期素 ,表达和合成于细胞周期S期和G1 晚期。我们应用抗PCNA的单克隆抗体 ,以ABC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对大肠癌作了研究 ,旨在探讨其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和预后的关系。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 选用我院 1 988~ 1 995年行直肠癌根治术后石蜡标本共 5 0例 ,其中男 3 1例 ,女 1 9例。年龄 2 2~ 68岁 ,平均 5 0岁。按WHO标准 ,组织分化程度 :高分化 1 3例 ,中分化 1 6例 ,低分化 2 1…  相似文献   
992.
①目的 探讨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KDR的表达与其转移及预后的关系。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TM PV90 0 0法 ,测定 75例肺癌标本中Flt1、KDR的表达。③结果 肺癌组织中Flt1、KDR的表达较为广泛 ,主要位于肿瘤细胞胞浆及胞膜上 ,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胞浆中亦有表达。Flt1、KDR在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在间质纤维母细胞中的表达 (χ2 =6 .0 7、5 .88,P <0 .0 5 )。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该两种受体的阳性率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病理类型、不同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0 .0 1~4 .84 ,P >0 .0 5 ;P =0 .2 9~ 0 .79)。肿瘤细胞中Flt1、KDR的阳性表达率在 3组不同大小的肿瘤间差异均有显著性(χ2 =1 0 .35、7.2 9,P <0 .0 5 ) ,而纤维母细胞中差异均无显著性 (χ2 =2 .86、2 .5 6 ,P >0 .0 5 ) ;肿瘤细胞及纤维母细胞中Flt1、KDR的阳性率在淋巴结有、无转移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 .72~ 9.32 ,P <0 .0 5 ) ,在 3组不同术后生存时间病人间亦均有显著性差异 (χ2 =8.81~ 1 9.1 9,P <0 .0 5 )。肿瘤细胞中Flt1、KDR的表达呈极显著性正相关 (r =0 .4 4 ,P <0 .0 1 )。④结论 肺癌的生长主要依赖自分泌机制 ,联合检测Flt1、KDR可能对肺癌转移  相似文献   
993.
肝纤维化组织中MMP1、TIMP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肝纤维化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1 (MMP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TIMP1 )的表达 ,为肝纤维化的诊治提供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方法 :采用链霉菌抗生物蛋白 -过氧化酶联接法 (S- P法 )检测70例肝纤维化组织中 MMP1 、TIMP1 的表达。结果:(1) TIMP1 蛋白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 ,并且呈正相关关系 (r=0 .92 74 ,P <0 .0 1)。 (2 ) MMP1 蛋白阳性表达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无明显变化 ,无相关关系(r =0 .2 181,P >0 .0 5 )。 结论:TIMP1 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随纤维化发生、发展阳性表达增强。从分子水平对肝纤维化、肝硬化病变进行评估 ,为早期诊治肝纤维化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羟乙基淀粉对内毒素感染大鼠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HES 200/0.5)对内毒素感染大鼠肺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内毒素组(LPS,6 mg/kg),LPS HES组(HES,3.75、7.5、15、30ml/kg)及HES对照组(30ml/kg)。分别于LPS注入后4 h检测肺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肺湿干重比、肺组织中性粒细胞(PMN)浸润,2 h检测肺组织核转录因子kappaB(NF-κB)水平。结果3.75 ml/kg和7.5 ml/kg HES显著降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湿干重比和PMN浸润(P<0.05),3.75、7.5和15 ml/kgHES显著降低肺NF-κB活性(P<0.05)。结论较低剂量HES具有抑制感染状念下毛细血管漏的作用,这种作用的产生可能与其降低肺组织PMN浸润、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与缺氧相关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否参与去势后前列腺萎缩过程.方法24只SD大鼠分为3组,其中A组(n=8)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n=8)为去势组,C组(n=8)为雄激素替代组(去势后肌注十一酸睾酮50mg/kg);术后3天处死,通过半定量RT-PCR检测与HIF-1α在去势前后前列腺表达变化.结果去势后大鼠前列腺的体积萎缩变小;雄激素替代组出现前列腺增生变大;对照组正常的大鼠前列腺有HIF-1 α mRNA低水平表达,去势组HIF-1α mRNA表达量增加,雄激素替代组HIF-1αmRNA表达量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去势组的HIF-1α 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雄激素替代组的HIF-1αmRNA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前列腺组织的缺氧参与去势后大鼠前列腺的早期萎缩过程.  相似文献   
996.
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治疗难度大,预后差。胸部创伤发生MODS有其特点,如何早期识别、预防及治疗,对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25例胸部创伤后MODS患者综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7.
998.
目的 探讨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34例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分为单纯化疗组、化疗+放疗组、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组进行治疗,长期随访,分析其预后状况。结果 全组中位生存期为20个月;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6.47%和26.47%,最初疗效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患者的1年和3年生存率均大于未缓解患者(P<0.05);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组的3年生存率大于单纯化疗组和化疗+放疗组(P<0.05)。结论 淋巴瘤骨髓浸润患者的生存率与最初疗效有关;大剂量化疗+自体干细胞移植能提高其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caspase非依赖途径在卒中后高温的神经元损伤环节中是否发挥重要作用。方法应用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分别设立缺血后高温、缺血后正常温度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观察动物行为学评分、梗死体积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在海马的表达。利用PC12细胞培养缺氧及高温处理后,观察荧光双染AIF在细胞内的表达变化,及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缺血后高温组的行为学评分和梗死体积明显增加,AIF表达增高。PC12缺氧及高温培养后AIF从30min开始在胞核内表达,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增高而增加,且不被caspase广谱抑制剂所抑制。结论AIF在卒中后高温的过程中发生由胞浆到胞核的转移,caspase非依赖途径由此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CH)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1997年3月-2001年7月在我科诊治经CT证实为新生儿ICH81例,其中SAH60例(74.1%),本文就其60例SAH发病高危因素,头颅CT征象及预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