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258篇
  免费   22682篇
  国内免费   13603篇
耳鼻咽喉   2601篇
儿科学   3563篇
妇产科学   2683篇
基础医学   22509篇
口腔科学   3108篇
临床医学   64171篇
内科学   38450篇
皮肤病学   2806篇
神经病学   7660篇
特种医学   105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4篇
外科学   22863篇
综合类   115601篇
预防医学   37526篇
眼科学   2931篇
药学   49043篇
  739篇
中国医学   33513篇
肿瘤学   22824篇
  2024年   3578篇
  2023年   12030篇
  2022年   11007篇
  2021年   13911篇
  2020年   12870篇
  2019年   13122篇
  2018年   5969篇
  2017年   10001篇
  2016年   10609篇
  2015年   11458篇
  2014年   18642篇
  2013年   17935篇
  2012年   23196篇
  2011年   24618篇
  2010年   22953篇
  2009年   22553篇
  2008年   27088篇
  2007年   24644篇
  2006年   22606篇
  2005年   24519篇
  2004年   18665篇
  2003年   17179篇
  2002年   13569篇
  2001年   11633篇
  2000年   8543篇
  1999年   6939篇
  1998年   5654篇
  1997年   5030篇
  1996年   4535篇
  1995年   4091篇
  1994年   3398篇
  1993年   2369篇
  1992年   2007篇
  1991年   1870篇
  1990年   1576篇
  1989年   1706篇
  1988年   433篇
  1987年   368篇
  1986年   262篇
  1985年   192篇
  1984年   95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探讨lncRNA ABHD1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的248例患者,采用χ2检验分析lncRNA ABHD11-AS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病理分期、病理类型及吸烟状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ABHD11-AS1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意义;应用qRTPCR方法检测ABHD1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通过体外功能测定评估敲低ABHD11-AS1对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探讨ABHD1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致癌作用的分子机制。  结果   lncRNA ABHD11-AS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吸烟患者较少(P=0.02),分期更晚(P < 0.01);ABHD11-AS1高表达预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不良;ABHD11-AS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癌细胞株中高表达;敲低ABHD11-AS1的表达可抑制体外细胞增殖和迁移;敲低ABHD11-AS1表达抑制STAT1和STAT3癌蛋白的表达。  结论   ABHD11-AS1可能通过促进STAT1和STAT3癌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加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集落形成以及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黄芪剂量选择与疗效以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60例住院治疗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平均分为4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治疗(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口服;均为每日1次;同时给予对症治疗,持续14 d),其余3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低剂量组黄芪选择15 mg,中剂量组选择30 mg,高剂量组选择60 mg,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运动功能Fugl-Meyer测评量表(FMA)、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结果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医证候积分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中剂量组(P均0.05)。治疗后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低、中、高剂量各组患者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高剂量组、中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均0.05),高剂量组FMA与ADL评分均明显高于中剂量组(P均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有效提高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生活能力,方中黄芪剂量增加能够明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心肌功能、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11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内服。通过观察心肌功能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监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1.3%较对照组的有效率75.9%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心肌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心肌耗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左室功能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IMT厚度、斑块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脉安心煎经验方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发挥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右江医学》2019,(1):60-64
目的用数据揭示近20年医学院校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工作的宏观特点与发展趋势,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利用定量分析方法,以国内1997~2017年间公开发表的有关非直属附属医院研究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的发表时间、来源、作者、研究单位、资助情况、引用情况、研究主题等各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目前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在成果总量上达到一定的量级,在研究的广度上也基本涵盖主要的研究主题,研究的活跃程度也较高,核心期刊已经形成,研究多以团队合作为主,研究单位在中国东西部地区均有分布,非直属附属医院的建设正处在稳定持续的推进中。结论非直属附属医院的研究从宏观的医院建设逐步向医学教育的临床教学、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师资建设等具体方面深入,但研究的深度、国家层面的投入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5.
目的定量分析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对青海省1975-2015年间传染病死亡率变化趋势的影响。方法采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对青海省1975年、2005年、2015年死因资料进行分析,计算人口因素和其他因素对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变化的影响值。结果 1975年与2015年数据比较,青海省传染病死亡率由195. 383/10万下降为14. 756/10万,分解法得出人口因素和非人口因素共同作用使传染病死亡率大幅下降,两者贡献率分别为10. 1%、89. 9%。1975年与2005年比较,两者作用结果一致,贡献率分别为11. 6%、88. 4%,但是2005年与2015年比较,人口因素在传染病死亡率下降中呈现了反向作用效果,而且作用比例达到-39. 1%。结论目前青海省传染病防控工作重点在于慢性传染病的非人口因素的预防和控制。需重点加强慢性传染病的筛查和规范化治疗、管理,通过有效措施改善农牧区居民生活行为方式,减少新发病例。  相似文献   
66.
67.
68.
69.
70.
目的:探讨3D-CRT 低剂量区 V5体积的大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2014年4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6例首次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且顺利完成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1、3个月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3D-CRT 低剂量区 V5体积的大小与肺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放疗后1个月的 FEV1%、FVC%值明显高于放疗前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放疗后1个月、3个月的 DLCO%值明显低于放疗前,且放疗前的与放疗后3个月的差异具有显著性;V5≦45%、45%55%三组放疗前后的 FEV1%值和 FVC%值比较差异均不具有显著性。V5≦45%、45%55%三组放疗前后的 DLCO%值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 V5>55%组的放疗前后 DLCO%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而 V5≦45%组和45%55%时,DLCO%值降低的趋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