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4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174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67篇
内科学   260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48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28篇
综合类   1071篇
预防医学   400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380篇
中国医学   293篇
肿瘤学   207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Koochekpour  S  Lee  TJ  Wang  R  祝广峰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7,12(2):134-134
雄激素调节基因(ARG)在正常前列腺和前列腺肿瘤中起着调节细胞生长的作用。近来,作者报道了在雄激素非依赖性或转移前列腺癌细胞/组织中对先前已知的神经营养因子prosaposin的基因组扩增和/或过表达。正如多效生长因子一样,prosaposin及它的活性分子微生物(如saposin C)的功能更侧重于前列腺癌细胞的恶性表型。另外,在LNcaP细胞中prosaposin或saposin C上调雄激素受体(AR)和AR靶基因的表达和激活(如PSA等)。在该项研究中,作者检测了雄激素调节基因prosaposin,在DHT双氢睾酮干预的LNCaP细胞中,prosaposin的表达上调。另外,研究揭示了prosaposin启动子的雄激素反应性因为雄激素受体的激素反应元件位于prosaposin启动子近侧区。此研究首次证实了prosaposin是一种雄激素调节基因。此项观察及prosaposin的多效生长因子活性一起揭示了此种分子在雄激素受体依赖的前列腺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RNAi抑制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表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i)效应抑制雄激素受体(AR)的表达,观察RNAi在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中的干扰效应,寻找高效率的干扰片断。方法:设计5个针对AR的不同的siRNA(siRNA1、siRNA2、siRNA3、siRNA4和siRNA5)为实验组,构建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PC3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分别行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A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另设一无意义RNA表达载体为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各实验组的AR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均不同程度下降,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siRNA1、siRNA4和siRNA5抑制效率最高,对比其余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R蛋白检测显示相同结果。结论:RNAi技术可有效地抑制前列腺癌细胞AR的表达,找到了具有较高抑制效率的siRNA并合成了其表达载体,为下一步的体内实验和药物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作者通过对绝经大鼠模型的研究,阐述了雄激素撤退对支配雌性大鼠排尿控制肌肉(尿道内括约肌和耻骨尾骨肌)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影响。实验动物共分为5组,其中2组行卵巢切除术;2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1组行卵巢切除术同时给予双氢睾酮。所有大鼠均进行血清睾酮测定,在脊髓的相应区域  相似文献   
44.
毛发疾病     
雄激素和毛发生长;雄激素性脱发患者血清雄激素水平测定;肝肾不足型斑秃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因子转录因子T-bet mRNA表达状况;油风治验三则;多毛症及其激光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选取晚期前列腺癌患者59例,随机分为2组.给予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30例(A组),给予持续雄激素阻断治疗29例(B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进展及治疗期间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平均随访26个月,B组患者平均随访27个月,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未见明显差异.A组患者副反应低于B组患者且能在治疗间歇期得到缓解.结论 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方法可行,能够减少患者治疗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6.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发病率为5%~10%。PCOS以慢性不排卵、雄激素过多症、多囊卵巢为主要特征;肥胖、胰岛素抵抗、多毛等也是PCOS诊断标准。尽管PCOS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该病尚难以根治,但是有关PCOS的预防治疗研究却发展很快。本文就PCOS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7.
雄激素对糖皮质激素所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睾酮对地塞米松所致大鼠骨骼肌萎缩的治疗作用以及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关系.方法 4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睾酮组、睾酮 地塞米松组,每日检测大鼠体重,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动物,冻存血浆标本,分离腓肠肌、称重并冻存.采用定量PCR检测腓肠肌中IGF-1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浆中IGF-1蛋白水平.结果 睾酮可减轻地塞米松所致的大鼠体重与骨骼肌重量降低(P<0.01),拮抗地塞米松引起的骨骼肌中IGF-1 mRNA水平下降(P<0.01),但对血浆中IGF-1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 睾酮可减轻地塞米松所致的大鼠骨骼肌萎缩,对骨骼肌中IGF-1表达的调控可能是雄激素治疗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8.
由于对人类精子发生的调控知之甚少,所以就精子发生异常而导致的男性不育的治疗至今没有取得突破。在大鼠及人类睾酮是睾丸内重要的类固醇激素。以往的研究表明大鼠睾丸内维持精子发生所必需的睾酮浓度远高于血液总睾酮浓度,这说明睾丸内大多数睾酮可能没有生物活性。同大鼠相比,人们尚不知道人类精子发生所需要雄激素的浓度。直到近来,部分原因是因为还没有用于从人睾丸获取睾丸内液的创伤小的合适方法。  相似文献   
49.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例前列腺癌晚期(D)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及睾丸切除术,术后3~5d口服氟他胺做全雄激素阻断以及氟他胺加达菲林的药物去势治疗。结果随访3~42个月,生存者29例,2例患者生存超过5年,20例超过1年。其中7例骨转移病灶减少,6例骨痛患者治疗后疼痛消失。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从术前的75.37μg/L降至1.34μg/L(术后1个月),3个月后降为0.27μg/L。B超、胸片、骨扫描未见新的转移灶。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癌电汽化切除加全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0.
丛生蛋白是一种与调亡有关的多功能糖蛋白,可以诱导多种细胞发生调亡.为了研究经25μmol/L多沙唑嗪处理的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PC-3)中,丛生蛋白的表达水平与PC-3细胞调亡之间的关系,Youm等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者应用DNA碎裂片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来评估细胞调亡的程度和丛生蛋白mRNA及蛋白质的基因时空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