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8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364篇
耳鼻咽喉   38篇
儿科学   67篇
妇产科学   64篇
基础医学   507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575篇
内科学   535篇
皮肤病学   46篇
神经病学   202篇
特种医学   13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92篇
综合类   1342篇
预防医学   160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868篇
  12篇
中国医学   321篇
肿瘤学   67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09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9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49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94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44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2 毫秒
51.
应用细胞原位杂交技术,观察经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19(IL-1β)处理后的体外培养的新生1d大鼠中脑黑质神经元c-jun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培养的黑质细胞多为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IL-1β可诱导体外培养的黑质神经元c-junmRNA表达,高水平的表达出现在IL-1β处理后2~4h。说明IL-1β有兴奋黑质神经元的作用,并提示黑质神经元上可能存在IL-1β受体.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PRL-2基因对肝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稳定转染至正常永生化肝细胞系CL1中,G418筛选阳性克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分析PRL-2在阳性细胞的表达及蛋白定位,MTT法检测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印迹分析细胞周期素A、D1、E以及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因子p16、p21WAF1及p27Kip1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21WAF1mRNA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PRL-2真核表达载体pcDNA3-PRL-2。脂质体转染细胞经过G418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PRL-2的细胞亚系PRL-2-CL1。经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证实,PRL-2-CL1细胞系PRL-2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MTT法检测细胞群体倍增时间缩短。Western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显示p21WAF1在转染后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周期素A、D1、E及p16、p27Kip1无明显变化。结论: 重组PRL-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并在永生化肝细胞中获得稳定、高效表达。PRL-2基因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其降低p21WAF1蛋白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53.
pitx3和nurr1基因在不同年龄大鼠不同脑区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pitx3、nurr1基闪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RT-PCR、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itx3、nurr1基因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转录与翻译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pitx3、nurr1基因在各年龄组火鼠中脑、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嗅球和下丘脑均有表达,其中在海马和中脑表达较高;在各年龄组中新生组表达最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呈下凋趋势;免疫荧光检测E16.5 d组和新生组的中脑和海马区观察到有大量Pitx3或Nurr1单标细胞和Pitx3/TH或Nurrl/TH双标细胞.结论:pitx3、nurr1基凶的表达小仅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而且可能与儿茶酚胺类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维持有关;老年期pitx3、nurr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脑老化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有关.  相似文献   
54.
探讨不同反应靶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对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l)的激活。方法:利用抗STATl和抗酪氨酸磷酸化STATl的抗体,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IL—6可促进7TDl和TFl细胞生长,但在这两种细胞中对STATl的酪氨酸磷酸化水平没有明显影响。M1、R2和U937细胞在IL—6诱导下生长停止并向巨噬细胞方向分化,而IL—6在这3种细胞中均可激活STATl,且激活效应有剂量与时间依赖性。结论:STATl的活化可能与抑制效应有关。我们的数据有助于解释为什么IL—6在不同效应靶细胞中有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α—SYN基因转染的MES 23.5大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分析α-SYN和TH的表达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制生长曲线和MTT测试细胞氧化还原活性,观察α—SYN基因转染细胞的生长和损伤情况。结果 α-SYN过表达明显抑制MES 23.5多巴胺能神经元的TH表达,但对该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无明显影响,也不引起该细胞损伤。结论 α-SYN过表达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TH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类风湿关节炎(RA)是青壮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它的研究必须首先建立一个稳定实用的动物模型,以往的方法成功率都较低,且模型建立周期都比较长。为此,我们改良了经典的佐剂型方法,取得了显著效果。盘状结构域受体2(Discoidin Domain Receptor2,DDR2)是一类广泛分布的受体型酪氨酸激酶,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area,VTA)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改变。方法:应用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注射右侧黑质致密区(substantia nigra compacta,SNc)制作PD大鼠模型,进行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发行为学观察、电镜、尼氏染色观察中脑VTA神经元的改变、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织化学ABC观察其DA能神经元的改变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APO诱发PD大鼠模型异常旋转行为,尼氏染色见PD大鼠中脑VTA有神经细胞肿胀、坏死等变化,VTA TH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形态学改变。结论:中脑VTA DA能神经参与PD模型大鼠的改变;APO能诱导6-OHDA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其强弱可能与TH^+神经元数量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第129位丝氨酸(Ser129)磷酸化修饰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法将129位丝氨酸编码碱基TCT突变为天冬氨酸(Asp,D)编码碱基GAT,获得编码模拟磷酸化α-Syn(S129D α-SYN)的DNA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LNCX2)。包装逆转录病毒颗粒并感染多巴胺能神经细胞MN9D。通过实时定量RT-PCR鉴定α-SYN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H磷酸化水平。结果pLNCX2-α-SYN(wild type/S129D)质粒测序结果正确,并在MN9D细胞中均过表达。野生型α-SYN过表达组同正常对照组相比TH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而S129D α-SYN组TH的磷酸化水平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MN9D细胞中,野生型α-SYN抑制TH的活性,而α-SYN Ser129磷酸化后TH活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59.
为探讨脊髓损伤后运动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TrkA)表达的变化,用改良Allen重击法损伤SCI组动物T12脊髓,按伤后存活时间再将动物分为脊髓损1 d组、2 d组和5 d组。各组动物的脊髓切片经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光镜观察TrkA及NGF在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的变化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NGF免疫反应阳性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程度,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前角运动神经元TrkA及NGF的表达随脊髓损伤后动物存活时间的延长逐渐上调;脊髓白质和灰质内尤其是皮质脊髓束内GFAP及NGF阳性胶质细胞明显增生;与此同时,室管膜细胞内亦可见明显的NGF免疫反应产物。上述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可刺激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表达TrkA及NGF,通过自分泌维持受损神经元的存活;损伤部位反应性增生的胶质细胞亦可产生NGF,通过旁分泌作用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或皮质脊髓束的轴突末梢,以维持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及促进皮质脊髓束的再生;适时补充外源性神经营养素或改变损伤局部的微环境将有利于受损脊髓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60.
人TH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酪氨酸羟化酶cDNA表达盒克隆于质粒型腺病毒载体p△Elsp1A,得到重组质粒pAd-TH。随后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Ad-TH和拯救型腺病毒质粒pBHG11一起共转染293细胞,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生成重组腺病毒AdCMVth,THcDNA重组进入腺病毒E1区并受CMV启动子控制。采用形态学、病毒核酸酶切和PCR/RT-PCR等方法进行鉴定正确。重组腺病毒滴度达到1010pfu/ml。初步结果表明,该重组腺病毒感染MN9D细胞后可使细胞内多巴胺水平增加1倍,显示出明显的TH生物学活性。提示TH重组腺病毒AdCMVth可作为高效的基因转移载体用于帕金森氏病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