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1篇
  免费   301篇
  国内免费   244篇
耳鼻咽喉   38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344篇
基础医学   27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949篇
内科学   502篇
皮肤病学   96篇
神经病学   205篇
特种医学   20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98篇
综合类   2666篇
预防医学   1286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1094篇
  6篇
中国医学   1418篇
肿瘤学   23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48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79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3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415篇
  2012年   513篇
  2011年   567篇
  2010年   504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685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685篇
  2004年   531篇
  2003年   448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62篇
  1997年   140篇
  1996年   129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01.
损毁家兔单、双侧室旁核,观察迷走神经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抑制性影响的变化,发现损毁单侧室旁核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抑制作用;损毁双侧室旁核,迷走神经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抑制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102.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诱发肌电图监测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神经诱发肌电图在显微血管减压(MVD)术中、术后对面肌痉挛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对26例典型面肌痉挛病人、探讨在MVD术前、术中、术后,经皮刺激痉挛侧(手术侧)面神经下颌缘支,记录诱发同侧眼轮匝肌肌电位(MD-OC反应)变化,并以正常侧作对照检查。结果:26例术前均记录到痉挛侧MD-OC反应,在术中操作不同阶段,21例均见MD-OC反应消失。术后1周~3个月随访复查21例中,12例痉挛完全消失,MD-OC反应不复存在,9例症状明显或部分减轻,但有4例再记录到MD-OC反应。另5例术中,术后均记录到MD-OC反应,症状未有改善。结论:面神经诱发肌电图运用于MVD术中监测和预后判断,可改善和提高面肌痉挛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循环表膜抗原阳反应与血吸虫雌虫排卵的关系。方法:用新西兰兔15只,各经肤接种日本血吸虫尾幼250条,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口服丙烯基硫脲,对比感染前、后逐周血中用斑点-ELISA法测出的循环表膜抗原。结果:第一组兔感洒19天后开始口服丙烯基硫脲295-590mg/d,每周连续喂药3天直至感染后第8wk,循环表膜抗原始终为阴性。第二组兔于第465天起服同剂量,感染后6wk时斑点-ELISA呈阳性  相似文献   
104.
本研究对123例月经周期正常妇女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简称NAG酶)进行162个周期的观察,使用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作底物与唾液中的NAG酶进行酶促反应。在一定条件下NAG酶作用于底物产生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和对硝基酚,再加一定量的碱溶液终止其酶反应,使对硝基酚呈黄色,然后进行比色,并以尿样LH(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法)作为对照观察周期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排卵前和排卵期NAG酶活性上升,通常在下次月经前13~17天之间。准确率90%与尿样LH对照符合率95%。  相似文献   
105.
本文介绍了一种排卵检测器的设计方案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它通过测试女性唾液结晶图像,判定排卵期、过渡期、安全期。同时还讨论了该检测器的临床应用问题,并与传统的排卵期测试方法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器与显微镜宫颈粘液法和尿LH酶免法符合率达100%。其预测排卵反应的可靠程度为98.51%~100%,明显优于BBT、CS、及B超等指标。该检测器可成为进入家庭的女性医疗保健器具。  相似文献   
106.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心力衰竭在欧洲的发病率为0.4%~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常合并室上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其死亡率占心力衰竭总死亡率的40%~50%,其合并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室早、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性室速、室扑、室颤、房扑、房颤等。1.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心力衰竭时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与许多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异常有关,如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冲动传导减慢,以及去极化后复极的不均一性等都促发折返,斑片状间质心肌纤维化可减少电偶,减慢冲动在心肌细胞之间传播,形成微折返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而继发于慢性心肌梗死的心力衰竭,由于部分心肌纤维化,可促进传导阻滞和大的折返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常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药治疗方法.[方法]将37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属肾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诊断性刮宫后,分别采用补肾活血中药(主要由补骨脂、川续断、山茱萸、蒲黄、三七、党参、生龙骨、生牡蛎、白花蛇舌草等组成)和西药安宫黄体酮治疗,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83.3%)以及阴道出血时间相仿(P>0.05).但中药对于经血暗红夹血块及腰膝酸软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补肾活血中药(配合刮宫)治疗功血疗效与西药安宫黄体酮相仿,对临床证候的改善作用优于西药安宫黄体酮.  相似文献   
10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为一种血管活性物质 ,具有多种亚型 ,不同亚型通过与其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 ,在辅助生殖技术 (IVF)过程中参与卵泡的发育和受精卵的种植过程 ;同时由于其具有增加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因此认为其与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09.
郭桦 《职业与健康》2003,19(2):104-105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是献血者的生理、心理受到采 血环境,接纳大量的抗凝剂以及采血护士的工作态度和操作技 术等因素的影响而引发的血容量的下降、过敏及植物神经功能 障碍等为特征的综合征。轻者,在献血时或献血后出现面色苍  相似文献   
110.
Population aging has become a world wide tendency and according to the UNproject,the proportion of population above60 years old would exceed the proportionof children below1 5years old by2 0 50 .Erectile dysfunction(ED) seriously affectsthe quality of l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