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76篇
  免费   2094篇
  国内免费   1055篇
耳鼻咽喉   265篇
儿科学   1019篇
妇产科学   83篇
基础医学   1242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3909篇
内科学   1433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690篇
特种医学   13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7篇
外科学   591篇
综合类   9858篇
预防医学   1405篇
眼科学   15610篇
药学   2972篇
  53篇
中国医学   3276篇
肿瘤学   1116篇
  2024年   289篇
  2023年   1148篇
  2022年   995篇
  2021年   1108篇
  2020年   1044篇
  2019年   1022篇
  2018年   635篇
  2017年   1000篇
  2016年   1038篇
  2015年   1102篇
  2014年   1743篇
  2013年   1665篇
  2012年   2277篇
  2011年   2428篇
  2010年   2404篇
  2009年   2315篇
  2008年   2406篇
  2007年   2297篇
  2006年   2322篇
  2005年   2263篇
  2004年   1991篇
  2003年   1688篇
  2002年   1433篇
  2001年   1357篇
  2000年   1086篇
  1999年   934篇
  1998年   880篇
  1997年   740篇
  1996年   671篇
  1995年   628篇
  1994年   472篇
  1993年   402篇
  1992年   369篇
  1991年   283篇
  1990年   228篇
  1989年   254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前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联合同步替莫唑胺辅助放化疗虽然已经成为胶质母细胞瘤的标准治疗手段,但是总体预后仍欠理想。特别是复发之后虽然可以考虑挽救性化疗,但是对于大多数复发患者来说往往难以耐受传统最大耐受剂量方案的化疗。以传统药物为基础的持续低剂量的节律化疗方案由于具备治疗耐受性好且不易产生耐药等优势,逐渐被用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当中,同时大量相关研究及临床试验也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为胶质母细胞瘤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探讨青少年儿童近视与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 及视网膜厚度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8年5─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 诊就诊的7~14岁青少年近视患者105例(193眼)。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 OCTA检查,量化分析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各部位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 较低、中、高度近视组各部位视网膜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探讨视 网膜厚度与各部位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用于探讨等效球镜与中心凹、 旁中心凹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以及视网膜厚度的关系;分段多项式函数分析等效球镜度与外环及 直径6 mm完整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的关系。结果:旁中心凹、外环、直径6 mm完整区域视网膜 表层微血管密度在低、中、高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1.651、14.499、14.232, 均P<0.001)。年龄与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之间有较弱正相关关系(r=0.187,P=0.011),与各部位微血管 密度均无相关性。等效球镜度与旁中心凹视网膜微血管密度有相关性(r=-0.301,P<0.001),与外环、 直径6 mm完整区域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呈曲线相关(r=-0.319,P<0.001;r=-0.307,P<0.001)。 但与中心凹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无显著相关性。此外,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与微血 管密度呈正相关(r=0.691,P<0.001),与其余部位微血管密度无相关性。结论:青少年近视程度数 与旁中心凹、外环及直径6 mm完整区域视网膜表层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中心凹处视网膜厚度与年 龄、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刘杰  李葱  高英 《现代肿瘤医学》2019,(14):2601-2604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作为一种低度恶性潜能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主要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部位是肺、肠系膜、网膜,发生于乳腺的比较罕见,且往往单发。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特点均不典型,术前易造成误诊,本文复习国内外文献报道的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仅接受DR常规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接受优质护理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本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下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患者对本病知识的知晓率和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均P<0.05)。  相似文献   
16.
廖婕  马利 《吉林医学》2015,(3):479-480
目的:调查探讨五家渠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视网膜病变患者(病例组)40例,非视网膜病变患者(对照组)160例,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危险性。结果: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病程、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肌酐值是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五家渠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比较常见,要积极根据其发病因素加强对症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菩人丹对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DR)患者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视野、视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收治SDR患者48例(96眼)。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24例(48眼),给予中药菩人丹粉剂口服,每次9 g,2次/d;对照组24例(48眼),给予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口服,每次500 mg,3次/d。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眼底照相、FFA、视野平均敏感度(MS)、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ERG-QPs)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眼底照相及FFA的改变情况(出血、渗出、微血管瘤、视网膜循环时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敏感度均显著提高(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 893,P<0.01),对照组仅ERG-OPsO1潜伏期缩短(P<0.05),余指标均无改善(P>0.05),观察组ERG-OPsO1、O2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菩人丹可明显改善SDR患者的眼底出血、渗出、微血管瘤,提高视野MS值,缩短ERG-OPsO1、O2潜伏期,增加振幅,有效治疗SDR。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