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31篇
  免费   478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67篇
基础医学   26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911篇
内科学   1066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834篇
特种医学   11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24篇
综合类   9118篇
预防医学   1131篇
眼科学   46篇
药学   3370篇
  31篇
中国医学   1209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416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91篇
  2015年   527篇
  2014年   942篇
  2013年   1092篇
  2012年   1390篇
  2011年   1464篇
  2010年   1425篇
  2009年   1443篇
  2008年   1532篇
  2007年   1637篇
  2006年   1374篇
  2005年   1661篇
  2004年   1456篇
  2003年   1460篇
  2002年   1026篇
  2001年   995篇
  2000年   624篇
  1999年   561篇
  1998年   480篇
  1997年   433篇
  1996年   367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38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0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9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提高对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间收治的41例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钻孔或锥颅冲洗引流术35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2例复发,其中1例术后再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而愈,另1例经保守治疗而愈。结论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多系外伤引起,一旦诊断明确,即应争取手术,钻孔或锥颅手术疗效是确切的,但也存在一定的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82.
本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6月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及亚低温治疗急性颅内血肿8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3.
我院自1994年3月-2005年3月对148例脑出血病人行锥颅置管血肿引流术,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目的分析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TEDH)的临床效果,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TEDH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28例(87.5%)。好转4例(12.5%),其中术后一侧肢体轻度瘫痪(肌力约3~4级)2例,癫痫1例,头痛、头晕1例。4例患者术前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脑挫裂伤。结论钻孔并注入尿激酶引流治疗TEDH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费用低,虽不能完全代替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但实为治疗部分TEDH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内科保守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血肿清除率大部分在75%~90%之间,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5%(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简便安全、定位准确,早期进行该手术,对防止血肿压迫脑组织的不可逆损害,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都有积极的意义,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6.
我科自2000年8月至2004年5月期间,将过去常用的手术室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改进为利用自制颅骨手锥床边锥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0例,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短,费用少,脑组织复原快,愈合快,很大程度上减少颅内积气,血肿腔残液或因液量较多需二次手术等缺点。  相似文献   
87.
静脉穿刺后造成皮下渗血甚至血肿并非罕见,尤其是选用较大号针头作静脉抽血后更是如此。通常拔针在拔针前先用一支棉棒横压针眼至拔针后约5分钟。这种方法会增加针头对血管壁的磨擦及损伤。棉棒只压迫了皮肤的针眼而未压迫静脉壁的针眼,易造成静脉壁针眼渗血。在寒冷季节受术者穿衣较多,尤其是袖口有松紧带者,当袖口拉起至上臂时,如同上血带使局部受压。另外拔针后短时间内术侧过度用力,均可使静脉压力升高,也是穿刺拔针后皮下渗血甚至形成血肿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对我院1993-10~2005-06收治的创伤性腹膜后血肿35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的进展和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78例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7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8例,中残16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2例(28%)。结论老年人外伤性颅内血肿有以脑内血肿及硬膜下血肿多见、硬膜外血肿少、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积极防治颅外合并伤和并发症是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2000年7月~2004年7月,我们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中药口服、早期康复及西医内科综合疗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