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31篇
  免费   3638篇
  国内免费   3517篇
耳鼻咽喉   160篇
儿科学   782篇
妇产科学   402篇
基础医学   3646篇
口腔科学   168篇
临床医学   21791篇
内科学   6566篇
皮肤病学   275篇
神经病学   1164篇
特种医学   2885篇
外国民族医学   74篇
外科学   5518篇
综合类   30937篇
预防医学   8449篇
眼科学   509篇
药学   18346篇
  156篇
中国医学   9939篇
肿瘤学   1319篇
  2024年   424篇
  2023年   1639篇
  2022年   1535篇
  2021年   1989篇
  2020年   2026篇
  2019年   2251篇
  2018年   1015篇
  2017年   1922篇
  2016年   1960篇
  2015年   2435篇
  2014年   3983篇
  2013年   3976篇
  2012年   5777篇
  2011年   5899篇
  2010年   5683篇
  2009年   5760篇
  2008年   6434篇
  2007年   5818篇
  2006年   5731篇
  2005年   5929篇
  2004年   5434篇
  2003年   4878篇
  2002年   4134篇
  2001年   3721篇
  2000年   3133篇
  1999年   2747篇
  1998年   2628篇
  1997年   2349篇
  1996年   2160篇
  1995年   2001篇
  1994年   1786篇
  1993年   1420篇
  1992年   1146篇
  1991年   1006篇
  1990年   841篇
  1989年   786篇
  1988年   237篇
  1987年   182篇
  1986年   150篇
  1985年   65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患者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患者采用1%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后第2、8、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8、16、72小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两组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嵌压(PAWP)、总胆红素、AST、A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氘代试剂(CIL)、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MAP、HR、PAWP、TBIL、AST及ALT的影响相似,但是对SVI、LVSWI、BUN及Cr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活化因子水平、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酶原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改善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的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序贯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序贯血液净化治疗,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4.29%)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衰竭患者序贯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给予系统性责任制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7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基础治疗用药均相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及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average blood ow rate,VM)、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7.14%(27/35),低于观察组94.29%(3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BP为(137.81±13.26) mm Hg,(128.63±11.42) mm Hg,DBP为(84.13±7.86) mm Hg,(77.34±7.35) mm Hg,NIHSS量表为5.98±2.10、4.65±1.74,大脑中动脉VM为(53.17±9.69) cm/s、(62.28±8.74) cm/s,大脑中动脉RI为0.64±0.08、0.57±0.07,基底动脉VM为(38.84±9.67) cm/s、(45.61±8.9) cm/s,RI为0.67±0.09、0.58±0.08,TNF-α(42.91±13.51) ng/m L、(26.50±12.69) ng/m L,IL-6为(11.96±3.81) pg/m L、(9.14±3.54) pg/m L,对照组和观察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出现2例胃部不适,服用为抑制胃酸药后缓解。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有助于提高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降低血压和炎症因子水平,且患者可耐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患者中采用盲选法选择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方法和平均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方法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脑外伤术后难治性急性脑膨出效果良好,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6.
外泌体是细胞外囊泡的一类主要成分,是正常生理情况下组织细胞间信号传递的重要介质;在多种血液肿瘤研究中发现外泌体是骨髓微环境各成分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载体,由于其广泛存在并含有特定的核酸、蛋白等分子,外泌体被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载体,在血液肿瘤诊治中的重要性近年正逐步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芪蛭活血通络饮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炎性指标、纤维化指标、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芪蛭活血通络饮,每日1剂,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吞咽困难者胃管给药),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P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神经功能(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hs-CPR、Hcy水平明显下降,TGF-β1、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4.47%(35/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4.89%(7/47),对照组为19.15%(9/4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蛭活血通络饮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疗效满意,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机体高凝状态,促进神经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评估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LC-ESI-MS/MS)分析人全血中环孢素的基质效应,并探究其发生机理。方法: 全血裂解物的蛋白沉淀上清液用作全血基质。分别用乙腈水溶液和全血基质配制等浓度环孢素A(CyA)、环孢素C(CyC)的质控样品。分别在添加H+、NH4+和Na+的流动相中,用LC-ESI-MS/MS的MRM模式检测质控样品中CyA,CyC的[M+H]+、[M+NH4]+和[M+Na]+(M=CyA,CyC)峰面积,以其计算基质效应因子;用MS Scan模式检查质控样品中CyA、CyC色谱流出峰的质谱离子组成情况,用于判断基质效应原因。结果: 在添加H+、NH4+和Na+的流动相中,全血基质中CyA、CyC基质效应因子分别为-76.6%~-54.0%、-86.0%~-55.3%和-42.8%~-34.1%。在加H+、加NH4+流动相中,标准液加全血基质的CyA、CyC色谱峰的质谱中出现丰度很高的[M+Na]+和[M+K]+,在加Na+流动相中它们出现丰度很高的[M+K]+,而对应的定量离子[M+H]+、[M+NH4]+或[M+Na]+的丰度显著降低。结论: 全血基质对环孢素的LC-ESI-MS/MS分析产生明显的基质效应,其原因与基质中Na+、K+同添加在流动相中用于辅助电离的H+、NH4+或Na+竞争与环孢素加合,导致定量目标加合离子丰度显著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9.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指导医疗机构科学、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规范。第二条血液资源必须加以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第三条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等。第四条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第二章输血申请第五条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  相似文献   
80.
周围性面神经炎主要由于面神经管或茎乳突孔内炎性水肿压迫面神经而致病,多数学认为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血供障碍所导致。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是选用减轻炎症和水肿、营养神经、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以及针灸和理疗等方法,但疗效均不太满意。近年来我院采用的血液生物平衡疗法治疗急性期面神经炎7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