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86篇
  免费   1555篇
  国内免费   605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7篇
基础医学   164篇
口腔科学   105篇
临床医学   1326篇
内科学   923篇
皮肤病学   150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224篇
外科学   294篇
综合类   5857篇
预防医学   985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5481篇
  29篇
中国医学   15303篇
肿瘤学   49篇
  2024年   208篇
  2023年   704篇
  2022年   542篇
  2021年   723篇
  2020年   637篇
  2019年   734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698篇
  2016年   767篇
  2015年   862篇
  2014年   1518篇
  2013年   1456篇
  2012年   1750篇
  2011年   1896篇
  2010年   1665篇
  2009年   1558篇
  2008年   1675篇
  2007年   1447篇
  2006年   1315篇
  2005年   1350篇
  2004年   1398篇
  2003年   1288篇
  2002年   1000篇
  2001年   855篇
  2000年   769篇
  1999年   621篇
  1998年   570篇
  1997年   528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383篇
  1994年   309篇
  1993年   211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8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992.
99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靶点和关键信号通路,探究经典名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ETCM(中医药百科全书)数据库获取桂枝茯苓丸中所含草药的有效活性成分及预测靶基因,从GEO(基因表达集)基因芯片数据库及Dis Ge NET(基因疾病关联数据库)、OMIM(人类孟德尔遗传综合数据库)、Drug Bank(药物靶标数据库)、CTD(比较毒物基因组数据库)、Pharm GKB(遗传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疾病数据库收集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疾病靶基因,将两者取交集得到药物-疾病蛋白靶基因,并通过Cytoscape软件将结果进行网络化展示,通过网络拓扑算法筛选出作用的关键靶基因,运用GOEAST(基因本体富集分析软件工具包)与DAVID(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数据库)在线工具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基因本体论)分析和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桂枝茯苓丸干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结果桂枝茯苓丸所含草药的活性成分70个,预测草药靶标338个;通过疾病数据库检索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生相关的已知疾病靶标838个;桂枝茯苓丸主要作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类固醇代谢过程、氧化还原工艺过程、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的转录起始、糖皮质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维生素D代谢过程、类固醇激素介导的信号通路等生物学功能,同时还参与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细胞色素P450对异种生物的代谢、卵巢类固醇生成、视黄醇代谢及化学致癌等关键信号通路。结论桂枝茯苓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具有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特性,其所作用的多条信号通路均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参与脂质与维生素代谢、药物代谢及抗癌机制过程等方面,并通过对机体的消化、生殖、免疫与循环系统等多系统综合干预而发挥药效,因此与多遗传、多因素、多基因所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的综合效应机制相吻合。  相似文献   
994.
995.
目的:通过检索、系统整理经典名方鳖甲煎丸的中医古代文献,系统梳理鳖甲煎丸的历史源流及朝代传承,以期为鳖甲煎丸的进一步文献、临床及药物研究提供文献支持。方法:基于中医古籍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医古代文献中鳖甲煎丸相关数据进行提取,统计分析朝代分布、文献分类、方名、药物组成、主治病症、剂量、制法及服法。结果:获得鳖甲煎丸相关文献数据127条,共涉及中医古籍104本。分析后发现鳖甲煎丸自东汉以来,沿袭日久,并在清朝分布集中,以医案医话类文献为最多,在后世传承中对鳖甲煎丸方名、药物组成、剂量、制法及服法的记载基本遵循《金匮要略》鳖甲煎丸原文,同时基于本方化裁,扩大了鳖甲煎丸的临床应用范围。结论:鳖甲煎丸应用于临床历史久远,且行之有效,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补脾益肠丸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口服猴头菌提取物颗粒,3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补脾益肠丸,6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过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积分、Sutherland DAI积分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IL-10和IL-13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0.4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积分、Sutherland DAI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这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IL-17、IL-2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而IL-10、IL-13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益肠丸联合猴头菌提取物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考察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武汉市普仁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100~300万单位/次,1次/2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胶囊,6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体征改变情况和血清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87.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疱止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机体炎性因子平衡,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培坤丸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2月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78例,根据用药差别分成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炔诺孕酮片,2片/次,2次/d,待阴道停止流血3 d后,药量改为1次/d,1片/次,维持治疗14 d,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培坤丸,9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经期天数、WHOQOL-BREF评分及性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6.92%和94.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和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经期天数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雌二醇、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培坤丸联合左炔诺孕酮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能够显著提升排卵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不同腹水超滤量对难治性腹水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1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次超滤量3 000~8 000 ml,3~7 d后再次或多次行腹水超滤治疗,治疗组单次超滤量8000~16 000 ml,抽尽腹水,若抽取废液量为3 000~8 000 ml,则纳入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围、尿量、体质量、并发症、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治疗前、后3 d、随访3个月末检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计算Child pugh积分、Meld积分。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腹水超滤次数分别为(2.14±1.07)次、(3.57±1.42)次,废液总量分别为(26 347.22±13 477.40)ml、(21 180.00±9 137.73)ml,平均住院日分别为(21.37±3.40)d、(26.46±2.78)d,平均住院费用分别为(15 356.12±3 526.15)元、(18 737.35±4 671.23)元,两组腹水超滤次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废液总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3)两组发生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死亡以及其他(局部渗血)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单次超滤量8 000~16 000 ml比3 000~8 000 ml能显著降低腹水超滤次数、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更有效控制腹水增长,两组治疗安全性均好,但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术治疗不能阻止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2例)。对照组患者鼓室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溶于适当生理盐水,1次/2 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耳聋左慈丸,1丸/次,2次/d。两组患者接受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听力阈值、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5%、96.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2、4 kHz的听力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1、2、4kHz的听力阈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hs-CRP、IL-10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聋左慈丸联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突发性耳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听力阈值,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