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0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17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83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56篇
综合类   756篇
预防医学   51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880篇
  3篇
中国医学   134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76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及药材自身性质,对中药材进行适宜加工处理技术。是中医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配合中医临床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2.
张方  黄泰康 《中草药》2003,34(12):1058-1062
对目前中药药效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论述,找出存在问题,并对中药药效方法学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中医学发展是中药药效方法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藏象经络学说和中药的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的突破对中药药效方法学研究起着主导作用;中药药效方法学研究四维系统论,在药效作用物质基础和药物作用机制两维的基础上增加时间维和人体精神维。  相似文献   
53.
补益方是方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逐渐开展了一些补益剂的分子药效机制研究 ,现将其概述如下。1 补益剂的基因研究一览补益剂起着对正气虚弱人体补益的作用 ,推测补益药物能激活活力低下的基因功能 ,协调分子功能的有效状态 ,以维系生命活动的常态[1] 。补益药分为补血 (四物汤等 )、补气(四君子汤等 )、补阴 (六味地黄丸等 )、补阳 (肾气丸等 ) 4种 ,目前已开始一定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2 ] ,对著名方剂的分子疗效方面研究见表 1。2 补阴补血剂的分子疗效表 1 补益复方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方类复方名 应用分子生物技术 病名 实验动物或…  相似文献   
54.
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宋宗华  冯东  许俊博  毕开顺 《中成药》2003,25(2):133-138
目的:研究《伤寒论》名方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的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确定方中各药味的君臣佐使关系和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药味与药量同时加减拆方。选择小鼠常压耐缺氧,对抗氯仿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利尿三项药理指标对所得16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CCOR)将所得药理数据和组方药味及药理相关联,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机制;同时对各处方进行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各指纹峰的峰面积(即各化合物的含量)相关联,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确定其质量控制指标。结果:确定了方中以茯苓为君。以桂枝为臣,佐以白术,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从50个色谱峰中选取17个作为药效物质基础,其中桂皮酸,甘草酸和去氢土莫酸被确定为质量控制指标。结论:本研究为探讨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5.
翁舜章  郑雨  罗梓河  林振礼  陆茵 《中药材》2003,26(3):192-195
目的:研究哮灵冲剂的平喘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豚鼠引喘潜伏期,小鼠耳廓肿瘤,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管通透性,家兔血小板聚集(体外法),大鼠血小板聚集(体外法),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试验。结果:本品能显著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有显著抑制,对体外法及体内法致血小板聚集均有显著抑制,对DNFB诱导小鼠DTH也有显著抑制,结论:哮灵冲剂具有平喘,抗炎,抗凝,抗变态反应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综述半夏厚朴汤及其组成中药抗焦虑和抑郁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有关文献结合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半夏厚朴汤对动物焦虑和抑郁行为、神经生化机制、免疫系统功能、血脂代谢、机体氧化防御系统等层次进行阐述。结果与结论:半夏厚朴汤及其组成中药抗焦虑和抑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7.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促进中药现代化。方法: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若干原则入手,分析了文献中关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两种错误观点,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单味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关系、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特征、系统学原理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结果与结论:中药复方中能实现该复方功用并起主治作用的所有化学成分构成了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有效系统,复方有效系统中的化学成分相互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相互制约性,表现出整体取效的特征,故在研究复方药效物质基础时,必须结合系统学原理,在建立中医学证候模型的基础上,以功用和主治为判别依据,逐一排除非有效系统成分。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建立具有尿道选择性α1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药效团模型。方法 选择对受体亚型和尿道组织均有高亲和力的化合物 ,经计算机建模、分子动力学优化、系统搜索得到一系列低能构象 ,通过Apex 3D软件计算并构建药效团初步模型 ,再参照已有的构效关系数据进行筛选、判别。结果 得到 3个符合要求的药效团 ,它们均含有一个碱性中心和芳环中心 ,还存在一个氢位点 (HST)。结论 该模型有助于我们设计、合成活性高且副作用低的新型抗前列腺增生药物。  相似文献   
59.
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 ,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 ,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 ,选用恰当的药物定量配伍而成 ,是中医辩证论治理论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 ,复方药效和临床研究发展迅速 ,复方化学研究已开始起步 ,中药复方已成为人们研究和开发的热点[1 ] 。但迄今为止 ,中药复方的研究多集中在药理、药效方面 ,有效部位及活性成分的研究较少 ,尚未看到真正意义上的复方研究实例。1 难题要求药物成份具体、用量准确、机理清楚的西医用药概念已深入人心 ,与强势的西药共存 ,人们很自然就会在用药前将两者进行比较进而选择 ,而中药特别是…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重肌灵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影响。方法用从电鳐电器官提取的含 N_2-AchR 粗提液加完全弗氏佐剂免疫 Lewis 大鼠制成 EAMG,动物于第2次免疫后第5天开始给药,对 EAMG 大鼠的临床症状、肌力、运动能力、肌电图,血清中抗 N_2-AchR-Ab、突触后膜 N_2-AchR 的数目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重肌灵片可以改善 EAMG 大鼠的临床症状,提高该鼠体重、肌力和运动能力,抑制血清中抗 N_2-AchR-Ab,降低连续低频电刺激后出现的肌肉收缩幅度的衰减,提高突触后膜 N_2AchR 数目。抑制 N_2-AchR 诱导的 EAMG 大鼠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但对 ConA 诱导的非特异性增殖反应有一定增强作用(P<0.01或P<0.05)。结论重肌灵片药理作用不同于西药的免疫抑制剂,具有选择性免疫调节作用,即下调针对 N_2-AchR 特异性病理免疫性反应,对正常免疫功能不抑制反而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