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1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267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80篇
妇产科学   23篇
基础医学   671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805篇
内科学   378篇
皮肤病学   65篇
神经病学   200篇
特种医学   35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58篇
综合类   2305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822篇
  4篇
中国医学   397篇
肿瘤学   45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26篇
  2013年   229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29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71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47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39篇
  2002年   256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67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58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78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泛素在危重病医学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胸腺组织以外其他组织的提取物也有着与胸腺生成素(thymopoietin)相似的促T淋巴细胞分化的作用;基于这一发现,1975年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Gideon Goldstein、Margrit Scheid等从牛胸腺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参与T、B淋巴细胞分化,分子量在8500左右的多肽,并证明其广泛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中,在各物种间具有高度的结构、功能和免疫学上的相似性;Goldstein等推断这种遗传保守性是其在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体现,并将其命名为ubiquitous immunopoietic polypeptide(UBIP),即是后来被人们称为“泛素”(ubiquitin)的物质。虽然,关于这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泛素(亦被为泛蛋白)是否具有促免疫细胞分化的作用曾存在过争议,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泛素及其对蛋白质的标志修饰(即泛素化,ubiquitination or ubiquityrmtion)除了参与细胞内ATP依赖的选择性蛋白质降解过程(ATP-dependent selective protein degradation,即泛素-蛋白酶体途径,ubiquitin—proteasome pathway),还与泛素依赖性的蛋白质分类(ubiquitindependent protein sorting,即膜运输membrane trafficking)等过程有关;它们介导着细胞内蛋白酶体依赖性的和非蛋白酶体依赖性的蛋白降解过程,在细胞分化、抗原呈递、细胞凋亡、热休克反应、炎症反应、蛋白质的翻译转录及相互的作用等细胞内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仅次与磷酸化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转录后的修饰过程,它与磷酸化一样都有着功能多、发生迅速的特点,可以通过专门的酶(去泛素化酶deubiquitination enzymes,磷酸化为磷酸酶)逆转,同时接受着细胞外信号的调节。  相似文献   
62.
患者 ,女 ,5 2岁。 19年前发现纵隔肿瘤未予以重视 ,9年前出现活动后气促、胸闷、呼吸费力 ,休息后可缓解 ,一年来症状加重并伴有咳嗽 ,无痰。查体 :血压 16 0 / 90mmHg ,心率 90次 /min ,律齐 ,气管左偏 ,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右肺叩实 ,呼吸音明显减低。CT检查示右侧胸腔巨大脂肪瘤 (CT值 :- 2 0~ - 2 0 0Hu)。MRI见前纵隔内及右侧胸腔见大量T1高信号T2 高信号物质充填 ,其内有少许细条索状低信号在右膈面下降 ,纵隔及心影受压推移 ,右肺明显受压 ,仅见上胸腔有含气影 ,示前纵隔内及右侧胸腔巨大脂肪瘤。肺功能检测结…  相似文献   
63.
64.
采用180只成年小白鼠(雌雄各半),其中168只经一次总剂量为4Gy的~(60)Co—γ射线照射,造成造血放射损伤,再从其中随机选出56只膜腔注射刺五加注射液作为实验用药组,其余小白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56只),空白对照组(56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用药组的胸腺细胞超微结构的恢复比同期对照组快,胸腺组织DNA含量比同期对照组高。因此,我们认为刺五加可促进辐射损伤后小白鼠胸腺细胞结构的恢复。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无肌松麻醉技术应用于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胸腺切除术的MG患者24例(Ⅰ~Ⅲ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12例,Ⅰ组采用无肌松麻醉技术全身麻醉;Ⅱ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插管,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呼吸功能潮气量(VT)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与麻醉前比较,拔管后均受到一定影响,Ⅰ、Ⅱ组VT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Ⅰ、Ⅱ组SpO2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拔管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醒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Ⅱ组术后2例出现肌无力危象。结论无肌松麻醉技术对MG胸腺切除术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6.
67.
本实验以2450MHz连续波为辐照源,在质量控制条件下,观察不同剂量急性微波辐照后,小鼠胸腺及外周血非特异性酯酶的变化,探讨微波对小鼠的免疫学效应。微波剂量分假辐照组、0.2mw-crn~(-2)、1.0mw-cm~(-2)、和5.0mw-cm~(-2)4组,每组8只小鼠,每天辐照1h,连续辐照7天。结果表明:控制微波剂量≤5.0mw-cm~(-2)的急性辐照,对ANAE仅有较小波动,无组间差异;胸腺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8.
本文报道脑瘤病人胸腺移植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几项常规指标。所有接受移植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免疫排斥反应或移植物抗宿主反应。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穿刺移植;一组以手术植入。两组患者移植前、后测定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率及 E-玫瑰花环形成率均呈现极显著性差异(P<0.001)。血清中 IgG 和 C_3也呈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9.
用~3H-TdR掺入法观察不同稀释度的正常人与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提取液对健康成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证实了正常儿童的胸腺功能下降(高浓度P<0.02,余浓度P>0.05),成人胸腺无功能(P>0.05);并且得出增生型重症肌无力胸腺提取液对PHA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有促进和抑制双向作用。提示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免疫活性与正常人比较有差异。解释并肯定了手术切除胸腺治疗增生型重症肌无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