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8篇
  免费   839篇
  国内免费   845篇
耳鼻咽喉   61篇
儿科学   123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738篇
口腔科学   148篇
临床医学   1889篇
内科学   1449篇
皮肤病学   43篇
神经病学   335篇
特种医学   3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95篇
综合类   3839篇
预防医学   902篇
眼科学   64篇
药学   2292篇
  19篇
中国医学   747篇
肿瘤学   932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342篇
  2022年   275篇
  2021年   340篇
  2020年   302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87篇
  2017年   340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395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88篇
  2012年   890篇
  2011年   983篇
  2010年   849篇
  2009年   821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90篇
  2004年   622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426篇
  2001年   343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204篇
  1998年   172篇
  1997年   174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近2年来,我院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均失败,最近用输血抢救一例重度马拉硫磷患者获成功。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预防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的方法。方法:术中采用静脉麻醉加琥珀胆碱进行预防。结果:55例电切术中无一例发生闭孔神经反射。结论:静脉麻醉配合短效肌松药琥珀胆碱预防闭孔神经反射,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3.
N—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4.
本文研究了甲壳素在脱乙酰化反应时不同反应条件,如碱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处理方法对壳聚糖性能,如分子量、脱乙酰化度的影响,探讨了分子主链降解反应与脱乙酰化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壳聚糖脱乙酰化度提高,而分子量降低;脱乙酰化越高,主链降解程度增加;反应温度升高,脱乙酰化反应速度加快;而采用短时重复多次反应的处理方法,则可增加壳聚糖的脱乙酰化度,并减少主链降解程度。  相似文献   
95.
有机磷酸酯类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毒性大,易引起中毒,可因抑制体内胆碱酯酶活性,导致体内乙酰胆碱的蓄积而出现毒性反应,如不及时抢救,将导致病人死亡。2002年-2005年间我院共收治有机磷中毒患者158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有机磷中毒诊断标准》,其中48例为重症有机磷中毒。现将我们在抢救治疗方面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carbachol,Car)对酵母多糖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小鼠多脏器功能和结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采用腹腔注射酵母多糖的方法复制小鼠MODS模型。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MODS 6、24、48 h组(n=30)和MODS Car 6、24、48 h防治组(n=30)。MODS组在致伤后腹腔注入生理盐水;MODS Car防治组在致伤前24 h内分3次灌胃注入卡巴胆碱。观察酵母多糖致伤后早期(48h内)动物死亡率,检测各组血丙氨酸转氨酶活性、尿素氮和肌酐水平,镜下观察致伤后48 h动物肝、肺、肾、心等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在酵母多糖致伤后48h内,MODS组小鼠死亡率达26.6%,MODS Car防治组的小鼠死亡率为10.0%。MODS组小鼠血浆ALT、BUN和Cr在伤后6h升高,而同时间点经卡巴胆碱预处理的小鼠血浆ALT、BUN和Cr仅略有升高,明显低于MODS组。光镜下观察发现,MODS组小鼠肝脏、肺脏、肾脏和心脏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脏器实质细胞浊肿、变性,间质充血、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而卡巴胆碱防治组小鼠上述病变明显减轻。结论:预防性给予卡巴胆碱可以降低MODS急性期动物的死亡率,减轻脏器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对急性炎症期的脏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7.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激活胆碱能受体途径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0 mg/kg和5 mg/kg)复制大鼠内毒素血症模型(每组10只),肠系膜上动脉夹闭1 h后松夹复制肠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6只),兔肠系膜上动脉部分阻断后4 h恢复血流复制兔肠部分缺血/再灌注模型(每组5只).内毒素血症大鼠分别施与迷走神经刺激或电针副交感神经相关穴位(后三里穴),并分别设模型组、假手术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组或电针假穴组;肠缺血/再灌注动物经肠袋(距离回盲部15 cm处起始,向空肠端作一个长约10 cm肠袋,保留血液供应)给予卡巴胆碱(大鼠:0.1 mg/kg;兔:3μg/kg),并设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各组大鼠于实验结束时、各组兔于上动脉阻断0、2、4、6、8 h及1、2、3 d取股动脉血测定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结果:与模型组、迷走神经切断组或电针假穴组比较,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或电针刺激副交感神经相关穴位(后三里穴)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早期血浆ALT活性(P<0.05或P<0.01);肠缺血及再灌注后大鼠ALT明显升高,肠袋给予卡巴胆碱后ALT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肠袋输注卡巴胆碱兔血浆ALT活性在缺血/再灌注早期较缺血前增加,再灌注后逐渐恢复,伤后3 d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模型组则逐渐升高.结论:通过刺激副交感神经或局部给予拟胆碱药的方式激活胆碱能受体途径对内毒素血症和肠缺血/再灌注动物肝脏功能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
《广西医学》2009,31(11):1701-1701
本刊对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常用词汇允许直接使用缩写,即第一次出现时可以不标注中文,它们是: 血压(BP)、心电图(ECG)、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m)、脑脊液(CSF)、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圃醇(LDbC)、空腹血糖(FB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血清门冬氨酸氨基移酶(AST或GOT)、  相似文献   
99.
端粒酶在鳞状细胞癌和Bowen病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及Bowen病(BD)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0例皮肤SCC和30例BD病变组织中端粒酶基因hTR和hTERTmRNA的表达。结果在BD组织中hTR和hTERTmRNA呈弱表达,阳性率为23.33%和16.67%。在SCC中,hTR和hTERT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和93.33%。其中Ⅰ、Ⅱ级SCC阳性率分别为82.35%和88.24%,无强阳性;Ⅲ、Ⅳ级SCC阳性率分别为92.31%和100%、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3%和76.92%。SCC和BD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CC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端粒酶hTR和hTERTmRNA的表达增多是预测皮肤SCC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