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5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87篇
妇产科学   229篇
基础医学   130篇
临床医学   553篇
内科学   567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23篇
综合类   1326篇
预防医学   49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49篇
  11篇
中国医学   447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15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41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肝功能指标改变、分析围生儿结局。方法 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0月间80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CP孕妇血清转氨酶(ALT、AST)及胆汁酸(TBA)水平升高,较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ICP早产、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升高。结论 ICP孕产妇预后良好,围生儿危险增加,必须高度重视,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将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传统炎性标志物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诊断及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和妇产科确诊的130例ICP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ICP组,其中,初产妇为86例,经产妇为44例。根据ICP严重程度,进一步将其分为重度ICP亚组(n=29)和轻度ICP亚组(n=101)。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80例健康孕妇纳入对照组。按照86例初产妇的分娩孕龄,进一步分为ICP早产亚组(n=37)和ICP足月亚组(n=49)。采集受试者一般临床资料(年龄、孕龄等),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Hb)、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细胞比容(HC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清总胆汁酸(sTBA)等。本研究经过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文号:2019076),与所有患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ICP组和对照组孕妇年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ALP、AST、NLR和sTB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孕妇孕龄、白细胞计数、HCT、Hb、GGT、ALT和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轻度ICP亚组患者的孕龄大于重度ICP亚组,而轻度ICP亚组患者sTBA浓度低于重度ICP亚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2组患者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MPV、HCT、血小板计数、Hb、GGT、ALP、ALT、AST、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95%CI:0.737~0.867,P<0.001), 0.642(95%CI:0.560~0.724,P<0.001)和0.947(95%CI:0.920~0.974,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NLR、血小板计数和MPV诊断IC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831、254×109/L和9.662 fL,此时其诊断ICP的敏感度分别为71.4%、64.7%和72.2%,特异度分别为81.3%、71.2%和82.5%。④ICP早产亚组与ICP足月分娩亚组孕妇ALT、AST和sTB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孕妇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MPV、PDW、NLR和PL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sTBA、ALT、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ROC分析结果: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AUC分别为0.634(95%CI:0.513~0.751,P<0.05),0.672(95%CI:0.563~0.784,P<0.001)和0.692(95%CI:0.544~0.793,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sTBA、ALT和AST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48 μmol/L、56 U/L和37 U/L,此时其预测ICP所致早产的敏感度分别为67.2%、62.2%和63.2%,特异度分别为59.6%、41.3%和49.6%。 结论传统炎性标志物NLR、血小板计数、MPV对诊断ICP具有良好准确度,而目前发现的传统炎性标志物对ICP严重程度评估均无价值,sTBA、ALT和AST水平可能对ICP所致早产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ABCB4基因突变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致婴儿胆汁淤积症(IC)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和诊治方案。 方法选择2019年8月3日,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ABCB4基因突变合并CMV感染致IC的1例婴儿(女性,生后9个月)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例资料,包括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基因检测结果。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ABCB4基因突变所致IC患儿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复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本例IC患儿在本院诊治结果如下。①病史采集:系G2P2,足月顺产,外观无异常,否认新生儿黄疸病史,生后2个月龄时出现皮肤及巩膜呈暗绿色,伴反复呕奶,当地医院治疗并诊断为胆汁淤积性肝病、CMV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抗病毒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出院时,其血清总胆汁酸(sTBA)为152.8 μmol/L,CMV-DNA<4×102 copies/mL,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d)治疗后,皮肤暗绿色逐渐消退,大、小便正常。出院后定期监测肝功能,sTBA、γ-谷氨酰转肽酶(GGT)仍然较正常值增高。②实验室检查:血清CMV免疫球蛋白(Ig)G抗体呈阳性、CMV IgM抗体呈阴性,CMV-DNA<55×102 copies/mL。基因检测结果:患儿及其父亲均携带ABCB4基因杂合变异。治疗结果:经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10 mg/(kg·d)及谷胱甘肽片0.1 g/次× 3次/d治疗后,对患儿定期复查sTBA、GGT。随访到18个月龄时,其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范围。③文献复习结果:共计检索到8篇国内外报道的因ABCB4基因突变引起IC相关文献,纳入14例IC患儿,均被诊断为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3型(PFIC3),伴肝大,sTBA、GGT水平升高等。14例IC患儿中,共检测到ABCB4基因突变位点20个。其中,9例IC患儿接受熊去氧胆酸治疗,7例随访结果显示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有所好转。 结论携带ABCB4基因突变,可引起IC。对于sTBA升高、肝酶异常的病因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IC患儿,建议完善基因检测进一步排查ABCB4基因突变所致胆汁淤积症。  相似文献   
44.
张雯 《继续医学教育》2001,15(1):64-64,F003
妊娠胆汁淤积症(ICP)是一种在妊娠期出现的以皮肤搔痒和黄疸为特征的较常见的并发症, 易导致早产、胎儿窘迫、死胎、新生儿死亡及产后出血等,严重影响围产儿安 全。思美泰是一种治疗ICP的新药,疗效显著。现将1998年10月~2000年10月收治的60例ICP 随机应用思美泰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来源   60例ICP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年龄22~35岁,平均26.7岁,初产妇52人,经产妇8人,均有皮 肤搔痒和肝功能异常,肝类病原学指标全部阴性,并排除妊高征肝损,急性脂肪肝及药物性 肝炎。随机分为2组,2组病例年龄、病情、肝功能损害程度和孕周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案   治疗组采用德国基诺药厂生产的思美泰注射液1g,由稀释液溶解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 中静滴,每日1次,持续4周。对照组采用杭州民生药厂生产的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30ml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持续4周。2组基础药物相同,包括Vitc、复方益 肝灵及中药茵陈汤。 1.3 疗效判断   疗效判断标准分为3组:①显效:用药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生化(谷丙转氨酶、总 胆红素、总胆汁酸)恢复正常或降至治疗前基础的50%以上;②有效:症状体征改善,生化指 标有下降,但未降至基础的50%;③无效:症状体征及生化指标没有改善或有加重者。显效 和有效合计称为有效病例,据此计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又称特发性妊娠黄疸 ,是妊娠中晚期出现的以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并发症 ,发生率在3%~ 5 %之间 ,围产儿病死率可高达 0 .6 3 %~ 1.13% ,胎儿宫内缺氧发生率可达 10 .2 %~ 33 .3 % ,不明原因的围产儿死亡 ,有很大一部分是因未被诊断出ICP所致[1]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产妇 3 846例 ,发生ICP 2 42例 (6 .0 3% )为观察组 ,比文献报道 3 %~ 5 % [1] 略高 ,另随机抽取 2 40例非ICP孕妇作为对照组。1.2 临床表现 主要是妊娠中、晚期孕妇出现瘙痒或瘙…  相似文献   
46.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 1 995年 6月~ 2 0 0 0年 8月的住院病人 ,其中男 1 1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者 32岁 ,最大者 76岁。本组病人均因阻塞性黄疸、总胆管结石、胆囊炎、胆石症入院 ,经术前排除手术禁忌症后 2日内即行胆囊摘除、总胆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术后 3d患者皮肤巩膜黄染不退或反见加重者 ,复查肝功能TBil最高 5 86.3μmol/L ,最低 1 0 6.6μmol/L ,平均 2 5 6.7μmol/L ,DBil最高30 5 .9μmol/L ,最低 66.8μmol/L ,平均 1 68.3μmol/L ,并选择同期病人 2 2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 1 0…  相似文献   
47.
周群  高思琦  张霖璋  张华  刘伟  刘平  陈佳美 《中成药》2023,(11):3568-3576
目的 探究黄芪总苷对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2种胆汁淤积性肝纤维化模型,0.1%DDC喂养C57BL/6小鼠8周,第5周起灌胃给予黄芪总苷112、56 mg/kg和奥贝胆酸4周;Mdr2-/-小鼠8周龄时灌胃给予黄芪总苷56、28 mg/kg和奥贝胆酸3周,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肝质量与肝脏系数、血清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肝组织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DDC和Mdr2-/-模型组小鼠肝质量和肝脏系数均升高(P<0.01),血清ALT、AST、ALP活性和TBA、胆红素水平均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可见结构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汇管区胶原沉积,胶原阳性面积和肝组织HYP水平均增加(P<0.01),肝组织α-SMA、Col1a1、Col4a1和TGF-β1表达均升高(P<0.01),SIRT1表达降低(P<0.01)。在2种模型中,与模型组比较,黄芪总苷56 mg/kg组小鼠肝质量和肝脏系数均降低(P<0.05,...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孕妇外周血自然杀伤T(NTK)细胞水平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3月1日-2018年3月1日本院就诊的ICP患者52例(ICP患者组),根据ICP严重程度分为轻度ICP组(n=28)和重度ICP组(n=24),同时随机选择孕周相当的健康产前检查孕妇52例(健康孕妇组),比较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KT细胞水平,分析NKT细胞水平与ICP发生发展相关性。结果:ICP患者组外周血PBMC中NKT细胞含量高于健康孕妇组(P<0.05)。对ICP患者组和健康孕妇组外周血PBMC给予不同刺激物培养后,均显示出NKT细胞含量在正常组与空白组无差异(P>0.05),而在植物血凝素(PHA)组、ICP组、正常组依次降低(P<0.05)。重度ICP组外周血PBMC中NKT细胞含量高于轻度ICP组(P<0.05),NKT细胞含量与IC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ICP发生及进展与孕妇外周血NKT细胞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监测NKT细胞水平可为诊断ICP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9.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产前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产前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47例ICP孕妇的自觉症状、血清胆红素、无负荷试验(NST)和改良的生物物理相评分(MBPP)及1998年后在我院分娩的33例ICP孕妇临产后1小时的胎心宫缩监护(CTG),分析其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血清胆红素升高和临产1小时后CTG异常者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分别为57.1%和53.3%,明显高于正常者的19.2%和10.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5).自觉瘙痒、NST及MBPP正常和异常者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血清胆红素和临产后1小时CTG对围生儿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异常者需及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50.
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在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测定(S/D)与无钢荷试验(NST)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D与NST对孕龄为35~40周157例ICP患者进行动态监测,并对新生儿Apgar评分和羊水粪染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脐动脉血流S/D〈3、NST≥7分,胎儿预后良好;脐动脉血流S/D≥3、NST〈7分,胎儿预后不佳,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脐动脉多普勒血流检测弥补单纯NST对ICP患者胎儿预后判断的不足,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