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16篇
  免费   1080篇
  国内免费   796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65篇
妇产科学   431篇
基础医学   473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583篇
内科学   801篇
皮肤病学   243篇
神经病学   320篇
特种医学   3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98篇
综合类   9689篇
预防医学   2331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7307篇
  50篇
中国医学   4289篇
肿瘤学   151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493篇
  2022年   404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711篇
  2018年   339篇
  2017年   716篇
  2016年   727篇
  2015年   882篇
  2014年   1442篇
  2013年   1560篇
  2012年   1805篇
  2011年   1944篇
  2010年   1786篇
  2009年   1638篇
  2008年   1669篇
  2007年   1527篇
  2006年   1370篇
  2005年   1422篇
  2004年   1232篇
  2003年   1142篇
  2002年   961篇
  2001年   924篇
  2000年   781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499篇
  1997年   393篇
  1996年   310篇
  1995年   264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103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米索前列醇为一种新型的口服前列腺素E1(PGE1)衍生物 ,目前已广泛用于终止早孕 ,但其流产失败率和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仍是该方法的不足 ,相当一部分病人需以人工流产手术终止妊娠。为减轻人工流产手术的不良反应 ,我院于 2 0 0 1年 11月~ 2 0 0 2年 5月 ,人工流产手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2 0 0例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自愿行人工流产手术病人 2 0 0例 ,无禁忌症 ,孕 6~ 9周 ,年龄 2 2~ 40岁之间 ,初孕妇 95例 ,有人工流产史 40例。1 2 方法 :术前 2~ 3小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 0 0 μg。2 结…  相似文献   
42.
将5%普萘洛乐乳荆外涂啄鼠耳都皮肤2周后·可引起皮肤银屑病样改变,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细胞层增厚,基底细胞出现核分裂像,上皮脚下延,真皮内炎性细胞程润.如涂药前肌注骨化三醇,则上述改变明显减轻,但骨化三醇对未涂药组表皮无明显影响。结论:普萘洛乐可促进表皮异常增生,使之里银屑病样改变,骨化三醇则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108例米索前列醇引产和79例缩宫素引产的足月初产妇的临床资料。米索组:米索50μg置阴道后穹窿,给药 4h后如果没有发现规律宫缩则重复给药,24h总量不超过150μg。缩宫素组:缩宫素 2.5U加入5%葡萄糖 500ml静滴。8~10滴/分开始,最多不超过 50滴/分,用至5U,而无规律宫缩停止用药。结果:两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95%和85.4%,P <0.05,差异有显著性,产程时间分别为(7.6±3.3)h和(9.4±4.5)h,P<0.01,米索组产程明显缩短,宫缩过频及羊水污染率米索组偏高,但两组对比无显著意义(P>0.05)。分娩方式、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米索促宫颈成熟和诱发宫缩的双重作用使其引产成功率高,产程短,宫缩类似生理性,易于承受;局部用药,可以自由活动。用于晚期妊娠引产方便,有效,副反应少,用药后的监测重点是防止宫缩过频。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并比较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及GABAb受体激动剂氯苯氨丁酸在大鼠不同脑区的镇痛作用。方法实验分侧脑室、室旁核和海马三组 ,每组又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蝇蕈醇组及氯苯氨丁酸组 ,分别经侧脑室、海马和室旁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或药物 ( 1× 1 0 - 3 mol·L- 1,1 μl) ,在大鼠甩尾测痛模型上”测定大鼠的痛阈。结果微量注射蝇蕈醇和氯苯氨丁酸在不同脑区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的痛阈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P <0 .0 5或P <0 .0 1或P <0 .0 0 1 ) ,虽然蝇蕈醇与氯苯氨丁酸在侧脑室和室旁核的镇痛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氯苯氨丁酸在海马的镇痛作用明显强于蝇蕈醇(P <0 .0 0 1 )。比较药物在不同脑区的镇痛作用发现 ,氯苯氨丁酸在海马和室旁核的镇痛作用无明显区别 ,但均强于侧脑室 ;而蝇蕈醇在室旁核最强 ,其次为海马、侧脑室。结论经侧脑室、海马或室旁核微量注射蝇蕈醇或氯苯氨丁酸均能降低大鼠对痛的感受性。氯苯氨丁酸在海马和室旁核可产生较强的镇痛作用 ,而蝇蕈醇在室旁核镇痛作用较明显 ,其次为海马  相似文献   
45.
死胎未能及时排出 ,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故一旦确诊应及时处理。摩洛哥属于一个缺医少药的非州国家 ,用于引产的药物仅有催产素一种 ,没有如国内常用的天花粉、利凡诺等药物 ,故当碰到一些对催产素不敏感的死胎患者时我们处理起来就显得比较被动 ,因此我们从国内带去了米索前列醇。自 2 0 0 1年 4月我们医疗队来摩洛哥塔扎省医院以来 ,开始探索采用米索用于死胎引产 ,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对象为自 2 0 0 1年 4月医疗队来到塔扎省医院工作开始到 2 0 0 2年 1月的 9个月当中我们收治的死胎孕妇 2 5例 …  相似文献   
46.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1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7.
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6月对妊娠 6周~ 1 0周、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初产妇 53 0例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索 ,临床效果观察发现米索能扩张宫颈、减轻孕妇痛苦、减少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药物与器材本文所采用的米索前列醇 ,商品名喜克溃 ,每片含米索前列醇 2 0 0 μg。人流机器为天津医疗器械二厂生产的海鸥牌电动吸引器。2 对象及方法选择妊娠 6周~ 1 0周、身体健康、年龄在3 0岁以下、无服药禁忌症的初产妇 760例 ,随机分为A、B、C 3组 ,A组 3 0 0例 ,于人工流产术前半小时服…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家猪20只,体重(23.0±2.5)kg,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Ⅰ组)、生理盐水组(Ⅱ组).静注10mg.kg-1硫喷妥钠后,气管插管,静点琥珀胆碱和芬太尼控制呼吸,维持麻醉.T3~4穿刺置入硬膜外导管,按分组分别硬膜外注射0.5%布比卡因和生理盐水各2ml,15min后结扎左冠脉前降支40min.分别在给药前和结扎40min时、开放后1h、3h、5h抽取右心房血,测定血浆TXB2、6-keto-PGF1α的浓度.给药前所测定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作为基础值.结果Ⅱ组各时点血液动力学无明显变化,Ⅰ组HR、MAP和CVP分别下降22%、25%和28%.两组再灌注后1h、3h及5h TXB2、TXB2/6-keto-PGF1α比值逐渐升高,且均显著高于给药前和结扎40min.Ⅰ组升高程度显著低于Ⅱ组(P<0.05).而6-keto-PGF1α组内组间比较,变化趋势与TXB2恰相反.Ⅰ组有1只因室颤而死亡,Ⅱ组有4只(P<0.05).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TXB2和6-keto-PGF1α有一定关系,高位硬膜外阻滞通过调节缺血/再灌注后血栓素A2和前列环素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9.
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冠状动脉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合成氟哌啶醇季铵盐衍生物并研究其对动物冠状动脉的作用。方法 :以氟哌啶醇为原料 ,将其与卤代烃在回流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而得到其季铵盐衍生物。采用猪冠状动脉条生物测定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研究这些衍生物对冠状动脉的作用。结果 :合成了 7个新化合物 ( 1~ 7) ,其中化合物 7量效依赖地压低KCl所致的猪冠状动脉条收缩曲线 ,阻断较大剂量所致的冠状动脉条痉挛 ,并量效依赖地拮抗脑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减少。结论 :化合物 7显示了良好的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 ,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0.
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对小鼠白血病L1210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二乙酰二脱水卫矛醇 (1 ,2 :5 ,6 dianhydro 3 ,4 diacetylgalactitol,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小鼠脑内移植瘤模型、MTT法、DNA掺入法、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法 ,观察DADAG对小鼠脑内移植瘤和体外白血病L1 2 1 0 细胞的作用 ,并探讨作用机制。结果 DADAG对DBA/ 2小鼠脑内移植白血病L1 2 1 0 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体外白血病L1 2 1 0 细胞同样有很强的抗增殖作用 ,其IC50 值为 2 4 6mg·L- 1 。DADAG不可逆地抑制L1 2 1 0 细胞内DNA的生物合成。DADAG 2 4mg·L- 1 处理L1 2 1 0 细胞 6h后 ,细胞发生G2 /M周期阻滞 ,2 4h后达最高峰。细胞周期素B1 蛋白水平在DADAG处理 2 4h后开始下降 ,而磷酸化的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1在DADAG处理 6h后开始上调 ,并呈时间依赖性。结论 DADAG的抗脑白血病作用与其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