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89篇
  免费   1357篇
  国内免费   1323篇
耳鼻咽喉   149篇
儿科学   526篇
妇产科学   308篇
基础医学   2745篇
口腔科学   284篇
临床医学   3194篇
内科学   3452篇
皮肤病学   526篇
神经病学   525篇
特种医学   5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61篇
外科学   1566篇
综合类   6522篇
预防医学   1354篇
眼科学   334篇
药学   2439篇
  35篇
中国医学   2081篇
肿瘤学   94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00篇
  2022年   472篇
  2021年   631篇
  2020年   656篇
  2019年   775篇
  2018年   405篇
  2017年   736篇
  2016年   761篇
  2015年   830篇
  2014年   1044篇
  2013年   1070篇
  2012年   1498篇
  2011年   1649篇
  2010年   1393篇
  2009年   1501篇
  2008年   1665篇
  2007年   1536篇
  2006年   1463篇
  2005年   1606篇
  2004年   1472篇
  2003年   1347篇
  2002年   1019篇
  2001年   835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473篇
  1998年   391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2 毫秒
8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炎性相关因子C反应蛋白质(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相关性。方法:取AMI(25例)UA患者(28例)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2例)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种炎性相关因子。结果:AMI组及UA组的EPCs数量和血清CRPI、L-6、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AMI及UA患者EPCs数量增加与炎性相关因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2.
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治疗哮喘的抗炎作用机制及其对白细胞介素-4(IL-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炎性细胞、肺组织病理的改变;应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组织IL-4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氧化苦参碱可显著减轻哮喘小鼠气道及肺组织中哮酸性细胞的浸润,显著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中IL-4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氧化苦参碱对哮喘小鼠有明显的抗气道变应性炎症及抑制IL-4mRNA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抗肿瘤核酸疫苗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抗肿瘤核酸疫苗中细胞因子,共刺激分子,趋化因子,微生物蛋白,脂质介导的佐剂效应。  相似文献   
84.
王淑珍  彭淑梅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7-4188
目的:研究大黄敷脐和口服或鼻饲治疗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差别,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4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大黄粉敷脐组应用生大黄粉敷脐治疗,大黄口服或鼻饲组应用大黄100 mg/(kg.次)治疗,入院时和入院后72 h检测TNF-α、IL-1、IL-6及血乳酸。结果: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大黄粉敷脐疗法和口服或鼻饲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障碍均有较好的疗效,能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更加实用、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85.
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由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它能够通过与胰岛素受体结合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降低血糖,并具有促进脂肪细胞分化、脂质合成与积聚等生物学活性。深入探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进一步认识代谢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目前有关visfatin的研究尚存在很大争议,该文就近几年的研究进展及相关争议进行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86.
炎症与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性炎症是一种强烈的促栓性刺激。全身性炎症反应使凝血系统激活,主要表现为组织因子介导的凝血酶产生、生理性抗凝血机制下调和纤溶反应抑制等。同时,激活的凝血系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炎症反应。在体内,天然抗凝物质不仅能预防血栓形成,而且还具有阻遏炎症发展的作用。阐明炎症与凝血之间的网络关系可为治疗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7.
黄武君  谈志龙  白人骁 《中国骨伤》2007,20(10):635-638
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关节疾患之一,是导致中老年残疾的最常见原因,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病理是软骨的改变,软骨细胞分解和合成活动的平衡有助于维持软骨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软骨细胞的这种平衡受到细胞因子制约,本文就近年来细胞因子与OA软骨退变之间的研究现状综述。  相似文献   
88.
蛋白质组学具有规模大和高通量的特点,其核心技术双相电泳、质谱分析和蛋白质组信息学的迅速发展,可完成极其复杂的蛋白质功能和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干细胞可定向分化为各种细胞和组织器官,其定向分化过程中有众多的蛋白质、细胞因子的参与和消失,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干细胞分化过程中极其复杂的蛋白质变化,对探索干细胞的分化机制和应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9.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7.5%NaCl溶液)、6%HES溶液(羟乙基淀粉溶液)对腹部手术后犬血清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 18只麻醉犬全麻下行腹部手术后随机分成3组,输注不同液体并同时予以控制血压至基础值的60%(MAP65mmHg):4ml/kg 7.5%NaCl溶液(HS组);输注15ml/kg 6%HES溶液(HES组);C组(对照组)单纯降压组.在麻醉开始前(B),手术开始2小时(T1),液体输注完2小时(T2),术后第1天(T3),第2天(T4)抽取颈外静脉血3ml,检测血清中IL-2,IL-6,IL-8,IL-10,TNF-α的浓度.结果 对照组:各前炎因子TNF-α、IL-2、IL-6、IL-8随时间逐渐上升,至T3达到高峰,T4明显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HS组和HES组TNF-α、IL-2、IL-6、IL-8在T3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4时由低到高依次为,HS组、HES组、对照组.HS组术后的IL-10水平升高,在T3达到最高值22.5 mmol/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S溶液与6%HES溶液均可抑制腹部手术后犬致炎因子IL-2、IL-6、IL-8、TNF-α的升高.HS溶液还可使抗炎因子IL-10分泌增加,减轻术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了解嗜酸性粒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相互作用诱导细胞因子释放的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方法 用CD16磁珠抗体分离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以嗜酸性粒细胞和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接触共培养为实验模型,观察SB 203580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细胞因子浓度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微珠方法测定.结果 SB 203580能够有效抑制BEAS-2B细胞释放IL-6、IL-8(P<0.05)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IL-8(P<0.01).SB 203580对嗜酸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接触共培养诱导的IL-6、IL-8和IP-10释放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01).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BEAS-2B细胞单独或相互作用时均通过p38 MAPK信号转导通路释放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