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12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3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53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34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4篇
  1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7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91.
目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通常被认为是软骨生长和稳定中最关键的生长因子之一,可以促进软骨细胞合成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应用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enovirus-human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 transgene construct,Ad-hIGF-Ⅰ)体外转导培养关节软骨细胞,探讨其在体外促进软骨细胞外基质成分生成的能力.方法:实验于2005-01/2007-04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四院骨科实验室完成.分离培养3周龄兔膝关节及股骨头软骨细胞,将受测细胞随机分为转导组与未转导组,以500感染复数的Ad-hlGF-I转导第1代软骨细胞,转导组中的第1,3,5,7代细胞分别为转导后48 h,3周,7周和9周的软骨细胞.采用样本碱水解法、阿利新蓝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转导组和未转导组的第1,3,5,7代细胞羟脯氨酸、糖胺多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蛋白浓度.结果:①倒置显微镜观察,转导组兔关节软骨细胞生长增殖稳定,至第7代仍旧以三角形、梭形及纺锤形细胞为主,偶见长梭形和树根形细胞,且轮廓清晰,透亮度大,折光性强;而末转导组细胞培养至第4代时即己出现长梭形细胞,自第5代细胞形态几乎全部变成长梭形.②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和传代次数增加,软骨细胞上清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蛋白、羟脯氨酸和糖胺多糖浓度的逐渐降低,转导组软骨细胞均高于同代未转导组细胞(P<0.05).结论:携带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体外转导的关节软骨细胞,可以稳定产生内源性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并进而促进软骨细胞分泌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TLRs)信号途径转导分子及调节因子在小儿0脓毒症异常炎症免疫反应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选择脓毒症患儿10例、严重脓毒症患儿13例及同期健康体检儿童17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前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TLRs信号途径转导分子和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前炎症细胞因子蛋白水平.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TNF-a、IL-1β和IL-6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TLRs信号途径转导分子TLR2、TLR4、髓样细胞分化蛋白-88(MyD88)、TNF相关因子6(TRAF6)、IL-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1(TAKl)、TAK1结合蛋白2(TAB2)的mRNA表达以及TLRs信号途径正性调节因子TLR4相关蛋白(PRAT4B)、信号转换接头蛋白2(STAP2)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1),且严重脓毒症组较脓毒症组升高更显著(p均<0.01).脓毒症组TLRs信号途径负性调节因子IL-1受体相关激酶3(IRAK-M)、核转录因子-kB抑制性锌指蛋白(Triad3A)的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均<0.01),严重脓毒症组表达则明显低于脓毒症组(P均<0.01).结论 TLRs信号途径转导分子/调节因子异常表达可能是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STAT3,5基因在缺氧性海马神经元细胞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分离新生Wistar大鼠双侧海马进行体外培养,采用Tripure试剂提取海马神经元细胞的总:RNA,自行设计大鼠STAT3,STAT5和阳性对照HPRT的PCR引物序列,通过半定量的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常氧组、低氧2,6,12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的STAT3和STAT5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PCR产物纯化试剂盒纯化PCR产物,而后用四色荧光法直接测序。结果:图像分析结果显示低氧培养2h组海马神经元细胞中STAT3,5mRNA表达水平升高,目的片段与HPRT的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57&;#177;0.1l和0.64&;#177;0.09,在低氧6h组(0.85&;#177;0.14和0.86&;#177;0.11)达最高,与正常组(0.34&;#177;0.12和0.40&;#177;0.08)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T=24.59~-7.37,P&;lt;0.01)。低氧12h组的表达量低于6h组,但高于正常组(P&;lt;0.01)。测序显示,PCR扩增的产物STAT3,STAT5与大鼠Gen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结论:低氧增强海马神经元细胞中STAT3,5基因的表达,在低氧所致的脑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一种建立在酵母菌基础上的遗传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及克隆与已知蛋白相关的未知新基因。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网络性联系与调节。  相似文献   
95.
曹海霞  诸琦 《胰腺病学》2007,7(5):351-352
Smad4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胰腺癌候选抑癌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在TGF—口信号转导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Smad4基因在胰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6.
GDNF家族成员是TGF β生长因子超家族的一个亚家族 ,在神经元的存活 ,生长 ,分化 ,再生 ,轴突生长 ,神经损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中都有重要作用。神经细胞中存在GDNF的RET依赖性和非RET依赖性两条信号转导途径。本文就GDNF家族成员及其受体介导的胞内信号转导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97.
Objective To study a functional variable fragment of heavy chain(VH)antibody against the terminal protein(TP)region of hepatitis B virus(HBV)polymerase introduced by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at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TAT)and the inhibitive activity of TAT-VH on the replication of HBV in vitro.Methods The gene encoding TAT-VH was cloned into prokaryotic expression vector pET28a(+).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duced into E coli BL21(DE3)LysS,then the protein was expressed and purified.The purified TAT-VH fusion protein was added into HepG2.2.15 cell culture.The transduction efficiency was evaluated by indirect fluorescence assay(IFA).The cytotoxicity of TAT-VH was detected by Methabenzthiazuron(MTT)assay.HBV DNA level in HepG2.2.15 cell culture was measured using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on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t test.Results TAT-VH fusion protein was successfully expressed and purified.It was confirmed by IFA and MTT assay that TAT-VH was introduced into HepG2.2.15 cells and the cell growth was not affected.The level of HBV DNA in supernatant of HeDG2.2.15 cell culture with 5 000 nmol/L TAT-VH was(1.211±0.132)lg copy/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5.325±0.041)lg copy/mL,t=72.91,P<0.05].Meanwhile,the level of intracellular HBV DNA was(3.521±0.411)lg copy/mL,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8.532±0.132)lg copy/mL.t=28.41,P<0.05].Conclusion The HBV replication is inhibited by anti-TP TAT-VH antibodies in vitro,which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memal basis for developing therapy of HBV infection with intracellular antibody.  相似文献   
98.
目的通过胞嘧啶脱氨酶(CD)基因对接种于裸鼠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研究,探索原位转自杀基因抑制大肠肿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含CD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载体进行包装,收获病毒上清后,将含CD基因的重组病毒上清直接注射到患病部位。结果 在给予前药5-FC后,观察到明显的肿瘤杀伤作用。结论CD基因直接转导到肿瘤部位的治疗结果,提示其可以做为大肠癌综合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
转化生长因子β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为有效且功能较多的多肽类物质之一。由多种细胞以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的方式通过多种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参与调节胚胎发育、细胞生长和分化、细胞增殖与凋亡、胞外基质合成、炎症、创伤修复及免疫反应等许多生物学过程。它分成多个亚型,其中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心肌细胞外基质合成与沉积,是最重要的促心肌纤维化细胞因子,并与多种激素、细胞因子相互作用,促进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
<正>在以往的药物设计中,常用针对单一分子靶点的高特异性和高活性化合物筛选的策略(Onegene,Oneprotein,Onedrug),但愈益增多的研究表明,对于像肿瘤、糖尿病、炎症、高脂血症、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