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94篇
  免费   3823篇
  国内免费   2225篇
耳鼻咽喉   359篇
儿科学   317篇
妇产科学   237篇
基础医学   3318篇
口腔科学   368篇
临床医学   3023篇
内科学   3440篇
皮肤病学   195篇
神经病学   1033篇
特种医学   8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91篇
综合类   8936篇
预防医学   1210篇
眼科学   407篇
药学   3834篇
  26篇
中国医学   4972篇
肿瘤学   1742篇
  2024年   1129篇
  2023年   3181篇
  2022年   2397篇
  2021年   2597篇
  2020年   2008篇
  2019年   2000篇
  2018年   1063篇
  2017年   1348篇
  2016年   1346篇
  2015年   1276篇
  2014年   1558篇
  2013年   1390篇
  2012年   1668篇
  2011年   1726篇
  2010年   1378篇
  2009年   1302篇
  2008年   1458篇
  2007年   1179篇
  2006年   1010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768篇
  2003年   651篇
  2002年   473篇
  2001年   414篇
  2000年   349篇
  1999年   279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68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94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62.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是一种主要累及黄斑束纤维 ,导致视神经退性变的线粒体性遗传病。本病由vonGraefe(1 85 8)最早报道 ,1 871年Leber’s收集了 1 6个家庭中 5 5例 ,并明确为一种独立的遗传性疾病。Eriksen于 1 972年提出本病为线粒体DNA(mtDNA)的突变所致。1 988年Wallace等人在患LHON家族中鉴定出线粒体DNA第 1 1 778碱基对 (bp)发生突变( 1) 。本病具有母系遗传和倾向于男性发病的特点 ,起病年龄一般为青少年时期 ,我国平均为 2 0 .2岁( 2 ) 。本文就其发病情况、mtD…  相似文献   
63.
研究表明 ,外源性遗传物质如 DNA病毒或 RNA病毒在细胞基因组中整合能诱导细胞恶性转化。但作为哺乳动物细胞唯一核外基因组的线粒体 DNA( mt DNA) ,是否也具有类似于肿瘤病毒那样的活性呢 ?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已从理论上进行了大胆的推测 ,认为线粒体这一最容易受损伤的细胞器 ,它所释放的遗传物质有可能具有潜在的致癌性。但此观点尚缺乏充分的实验证据。为了探讨 mt DNA与细胞癌变的关系 ,本实验采用地高辛 ( DIG)标记的人 mt D-NA探针 ,对 6株人癌细胞系和 1例原代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染色体或间期细胞核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 …  相似文献   
64.
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真核生物细胞呼吸链终末氧化酶,是生物体内能量生成的重要步骤。本文利用高分辨率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了大鼠肝、肾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亚单位组分。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脑细胞线粒体膜电势(△ψm)的变化及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MK-801对这一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7日龄新生SD大鼠HIBD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n=6),HIBD组(n=10)和HIBD+MK-801组(n=10)(MK-801于低氧处理前按0.3mg/kg剂量腹腔注射).于缺氧缺血后立即断头处死动物,制成脑细胞悬液后,以罗丹明123(Rho123)标记、以流式细胞仪测定△ψm的变化.结果围产期HIBD时双侧脑细胞△ψm值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以损伤侧(右侧)为甚,右侧脑细胞△ψm由正常状态下的(18.93±0.74)MFL降至损伤后的(7.59±0.32)MFL,右左△ψm比值由正常状态下的1.06±0.05降至损伤后的0.80±0.06(降低了2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后脑细胞△ψm明显降低,提示线粒体功能明显受损;MK-801可减轻这一变化,提示NMDA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可通过减轻线粒体功能受损程度治疗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C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肠缺血后处理组,实验结束后取小肠标本进行小肠上皮细胞形态和呼吸功能指标测定。结果A、C两组线粒体的数目、周长均大于B组,A、C两组问比较,A组较大(P〈0.05)。A、C两组线粒体的面积、最大直径、最小直径、等效直径均小于B组(P〈0.05),A、C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小于A组,面积密度、比表面和粒子数密度均小于其余两组(P〈0.05)。A、C两组间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线粒体呼吸控制比率(RCR)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小肠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形态和功能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7.
小剂量华法令预防尿毒症长期留置导管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毒症透析患者的血液透析通路被视为“生命线”,动静脉内瘘是最常使用的透析通路。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因种种原因无法拥有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我们自2002年起,先后为22例尿毒症透析患者在颈内静脉留置带绦纶套经隧道双腔导管,建立了长期血管通路,有14例患者反复出现导管血栓栓塞,部分患者给予小剂量华法令可预防之,现作相关报告。  相似文献   
68.
近来研究发现心肌能量产生不当可能是心肌肥厚发生及向心力衰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实验观察左室肥厚心肌线粒体氧化呼吸功能的改变及卡维地洛的作用,探讨卡维地洛对压力超负荷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相似文献   
69.
综述列题     
Apoptin-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选择;BRLF1-EBV的一种立即早期基因的研究进展;E-选择素及其配体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gp96与肿瘤免疫研究进展;IL-12抗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p73基因与人类肿瘤的研究进展;RNA千扰技术的应用;Survivin基因及其与肿瘤靶向治疗;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与肿瘤侵袭转移的研究进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及其靶向肿瘤治疗;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转移的关系;反应停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0.
本文着重复习和介绍了一些获得性视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特征、与之有关的mtDNA突变的研究进展以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对几种获得性视神经变性疾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关系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