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氨基苯甲酸对粘性放线菌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氨基苯甲酸(PABA)对牙根面龋致病菌之一的粘性放线菌生长的影响。方法 在加入不同浓度PABA的改良Carlsson培养基中采用厌氧培养技术(80%N2,10%H2,10%CO2)培养细菌48小时,通过UV-16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细菌浓度OD值(λ=540nm);并用平板倾注法对细菌进行计数及琼脂平板培养观察细菌生长的情况,结果 10^-10-10^-4g/L浓度的PABA有促进粘性放线菌生长的能力,且当PABA浓度增加到10^-6g/L时,促进生长的作用达最强;当PABA浓度增加到10^-3g/L时,对粘性放线菌的生长无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 PABA可促进粘性放线菌的生长,在PABA浓度为10^-6g/L时,促进生长的能力达最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常规粘度计在测定扭矩时碰到的困难,利用叶轮粘度计测定了九种丝状菌发酵液的流变特性。这些发酵液均为拟塑性,大多数发酵液的流动特性指数小于0.3。庆大霉素发酵液的最大稠度系数达22.4Ns~n/m~2,但用少量水稀释后就大大下降。温度对丝状菌发酵液的流动特性影响不大,但取样后的放置时间则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72例瘢痕整形术后患出院时进行日常防护、压力疗法、自粘性硅酮薄膜敷贴应用综合防治措施指导及定期复查指导。随访6~18个月,结果显示:有效防止瘢痕复发率达95.8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减少包皮环切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 对106例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患者行包皮环切术,术后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切口,至术后7~10 d.结果 106例手术患者中,2例发生包皮系带处轻度水肿,6例出现龟头轻度水肿,1例出现切口出血、裂开,余患者切口愈合均较好.结论 应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包皮环切术后切口,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陈彬彬  黄丽莹 《吉林医学》2010,31(18):2937-2937
目的:探讨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小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住院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 M透明贴膜常规固定留置针,观察组则采用3 M透明贴膜加自粘性弹力绷带固定留置针。比较两种方法对留置针穿刺部位的反应和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处红、肿、热、痛、液体渗出、导管滑出、粘贴松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只有1例因自行拔针需要重新注射;对照组则有10例胶布滑脱、有4例自行拔针需要重新穿刺。结论:穿刺成功后用自粘性弹力绷带加3 M透明贴膜固定留置针法有保护留置导管,延长留置时间,降低重新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为抢救赢得时间,减轻护士工作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在全口托牙的应用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固位问题.即使制作技术上没问题,但患者的自身条件较差,如颌弓窄小、牙槽嵴吸收后低平而窄、腭穹窿平坦、系带附着距离牙槽嵴顶近、粘膜过薄、弹性和韧性均差,使全口托牙在咀嚼过程中固位不良.为解决此问题,经一年多研究和临床应用,发明了全口假牙粘性垫片,并于1999年3月4日提出了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99113504*0]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药五倍子对口腔致龋菌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五倍子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探讨五倍子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生态平衡。方法:测定五倍子对3种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再测定低于MIC的4个浓度的五倍子对3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不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五倍子对3种细菌的生长、产酸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能够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结论:五倍子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及抑制变形链球菌产水不溶性葡聚糖。  相似文献   
18.
胸部撞击时胸壁的动力学响应及心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撞击条件下胸壁的动力学响应过程,心脏病理改变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及可能机制,分析胸壁的粘弹性运动过程及其与伤情间的关系。方法:用BIM-Ⅱ型生物撞击机,以准静态和动态撞击方式进行兔胸部正、侧向撞击致伤,观察心脏损伤的病理特点和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致伤物理参数和胸壁动力学响应与伤情间的量效关系。结果:粘性标准相同时,准静态正向胸部撞击时心脏损伤最重,其次是动态正向撞击组,准静态侧向  相似文献   
19.
自粘性弹力绷带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月善  金明姬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6):1446-1446
临床上发现在包皮环切术后的包扎中,由于包扎松解脱落等因素,常引起术后出血粘连,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我院采用了自粘性弹力绷带包扎包皮环切术的刀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方法:包皮环切术完毕后用甘油纱布缠一圈刀口,然后用环氧乙烷灭菌好的自粘性弹力绷带(宽3 cm、长10 cm)剪段后,从龟头边到阴茎2/3的部分缠两圈,由于自粘性弹力绷带粘性和松紧度强,所以固定后避免引起包扎松解脱落。优点:(1)包扎比较紧,所以防止了手术后的出血;(2)防止了手术后的粘连;(3)减少了患者走路时的摩擦疼痛,避免活动时包扎松解脱落,为患者提供了活动…  相似文献   
20.
黄芩对三种主要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黄芩对致龋菌生长、产酸及产胞外多糖的影响 ,探讨黄芩是否能有效调节口腔菌群生态平衡。方法 首先测定黄芩对三种主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和血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再以低于 MIC的 4个浓度配制含药的 TPY液体培养基 ,测定黄芩对上述三种细菌产酸及产生水不溶性多糖能力的影响。结果 黄芩对上述三种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还能够有效抑制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产生水不溶性葡聚糖。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 ,黄芩有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天然防龋药物 ,值得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