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176篇
  免费   1511篇
  国内免费   442篇
耳鼻咽喉   9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70篇
基础医学   224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4711篇
内科学   505篇
皮肤病学   138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38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931篇
综合类   7557篇
预防医学   2509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2798篇
  49篇
中国医学   21707篇
肿瘤学   63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1013篇
  2022年   703篇
  2021年   1110篇
  2020年   1053篇
  2019年   966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827篇
  2016年   966篇
  2015年   1064篇
  2014年   2286篇
  2013年   2114篇
  2012年   2442篇
  2011年   2598篇
  2010年   2387篇
  2009年   1955篇
  2008年   2013篇
  2007年   1777篇
  2006年   1603篇
  2005年   1681篇
  2004年   1736篇
  2003年   1665篇
  2002年   1290篇
  2001年   1277篇
  2000年   960篇
  1999年   862篇
  1998年   864篇
  1997年   908篇
  1996年   775篇
  1995年   636篇
  1994年   542篇
  1993年   340篇
  1992年   266篇
  1991年   223篇
  1990年   199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经行身痛是行经期、经来前后肢体疼痛或麻木不退,呈周期性发作的一种常见妇科疾病。笔者自1999年以来应用ATP针剂穴位注射加艾灸治疗经行身痛患者30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2.
脏腑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失眠35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近年来使用脏腑辨证取穴对失眠患者进行针刺治疗,并与采用通常治疗失眠症的针刺疗法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3.
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脑力劳动者发病率较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单纯用药物治疗往往效果欠佳,且其副作用较多。我们用耳穴贴压疗法治疗神经衰弱7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复位法 患者俯卧,将枕头垫于胸部,使胸腹之间稍有悬空感;医者将右手掌横放在胸椎的压痛部位,小鱼际向下,虎口向上,左手掌的小鱼际压在右手的虎口上,形成双掌合力,垂直于胸椎.嘱患者吸气和呼气,吸气时,紧贴在压痛部位的双掌随着患者吸气徐徐上升,呼气时,紧贴在压痛部位的双掌随着患者呼气徐徐下降,待到患者呼气呼尽时,医者双手同时合力垂直向下轻轻发力,这时能听到“喀嚓”一声,这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95.
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电脑中频信息治疗仪透入中药配合按摩治疗148例背肌筋膜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中药外敷配合内服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78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CVA)有增多趋势.越来越被临床医生所重视。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中药穴位外敷及宣肺抗敏汤内服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78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面瘫后遗症5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春燕  马英 《中国针灸》2005,25(7):498-498
面瘫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多见于面神经炎,此病多由嗜神经病毒侵袭面神经而引起,因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得当可遗留后遗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笔者自2004年5月以来用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面瘫后遗症患者50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段俊英 《中国针灸》2005,25(7):512-512
特发性浮肿是一种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的临床常见症状,多为晨起后眼睑及颜面轻度浮肿,下肢皮肤有凹陷性水肿或紧绷感,午后可自行减轻或消退.笔者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36例,疗效甚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9.
陆瑾 《中国针灸》2005,25(7):520-520
菱形肌损伤是引起肩背部疼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菱形肌位于斜方肌的深部,患者常表现为肩胛骨内侧缘下半部的深部疼痛,针刺常规穴位,疗效较差.笔者在临床上尝试取用局部特定穴位以短刺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熊涛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8):713-71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 2003~ 2004年我院脑病科住院中风患者中出现呃逆者 170例,男性 86例,女性 84例;平均年龄 60岁;平均病程 20 5d;脑出血 98例,脑梗死 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 85例,两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