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9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391篇
口腔科学   86篇
临床医学   982篇
内科学   55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9篇
特种医学   2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029篇
综合类   2439篇
预防医学   90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195篇
  4篇
中国医学   661篇
肿瘤学   19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3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39篇
  2016年   176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414篇
  2012年   531篇
  2011年   535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417篇
  2008年   1329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555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279篇
  2002年   243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构建含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SNCA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并通过稳定转染获得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 α-synuclein(SNCA)的单克隆PC12细胞株.方法:通过RT-PCR方法扩增SNCA基因,T-A克隆后测序.在此基础上利用单核苷酸差异引物定点诱变法相继构建含SNCA基因编码区EcoR Ⅰ、BamH Ⅰ两酶切位点的同义突变及其致病突变G88C(Ala30Pro)、G209A(Ala53Thr)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并以PCR、双酶切、测序鉴定.以重组质粒pEGFP-C3-SNCA通过脂质体转染方法转染PC12细胞;以G418进行筛选;以有限稀释法进行亚克隆获得稳定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 α-synuclein的单克隆PC12细胞株,并以稳定转染pEGFP-C3的PC12细胞作为对照组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及荧光显微镜鉴定各单克隆PC12细胞株.结果:PCR、酶切及测序证明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构建成功.RT-PCR、Western blot及荧光显微镜确认目的基因序列在PC12细胞稳定过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SNCA基因WT及A30P与A53T突变型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3-SNCA;成功获得过表达人野生型及致病突变A30P、A53T α-synuclein的单克隆PC12细胞株.  相似文献   
92.
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盛敏  林斌 《解剖与临床》2007,12(1):68-70
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运动损伤,约占肩部损伤的12%.目前临床多采用Rockwood分型[1]:Ⅰ型,肩锁韧带扭伤,喙锁韧带完整,肩锁关节保持稳定;Ⅱ型,肩锁韧带断裂,喙锁韧带扭伤,常引起半脱位;Ⅲ型,肩锁关节囊及喙锁韧带均完全断裂,喙锁间隙较正常增加25%~100%;Ⅳ型,为Ⅲ型伴喙锁韧带从锁骨撕脱,同时伴有锁骨远端向后移位进入或穿出斜方肌;Ⅴ型,为Ⅲ型伴锁骨自肩胛骨喙锁间隙垂直方向移位较正常增加100%~300%,锁骨位于皮下;Ⅵ型,为Ⅲ型伴锁骨外侧端向下脱位,位于喙突下,此类型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93.
为了从CT图像中提取到多个组织的解剖特征,解决运算速度的提高与运算结果不稳定的矛盾,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最小模糊熵的图像分割算法.为了找到分割灰度图像的最佳阈值.首先利用迭代公式以及图像的直方图来计算出每个模糊子集的隶属函数中指数参数的值以及阈值的搜索范围,然后在已确定的搜索范围内用穷举法搜索出能使模糊熵最小的最佳阈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完成CT图像的分割.此算法运算速度较快;与用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相比较,运算结果稳定,重复性更好,得到的图像细节成分要更多些.  相似文献   
94.
caspase-3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凋亡(apoptosis)即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它在胚胎发育、机体内环境稳定、细菌和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自细胞凋亡概念提出之后有许多研究揭示了细施凋亡的分子机制,而Caspase的激活是凋亡发生中的一个重要事件,且Caspase-3的作用尤令人关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冠心病、中风、高血压等多发病、常见病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5.
以质谱为基础的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大大加快了肿瘤标志分子的研究进程。细胞培养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已成为目前定量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策略之一,它将不同来源或不同状态的细胞分别培养于含轻/重型稳定同位素标记必需氨基酸的培养基中,经过若干次细胞倍增后,稳定同位素按照序列特异的方式,完全掺入到新合成的蛋白质中。通过比较标记前后同一肽段的质谱峰值变化,可以实现对蛋白质的精确定量。它具有样本需求量少、简单、直接、高效及定量准确等特点,不仅可以定性和定量地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而且可以分析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和蛋白质相互作用,已逐渐成为研究差异蛋白质组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肿瘤分子标志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启动子C-1562T多态性与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相关性。方法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的检查,筛选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患者120例,设立健康对照组(100例),记录临床资料,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入选患者的MMP-9基因启动子C1562T位点进行基因检测,统计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基因多态性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存在相关性。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年龄及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血糖、血脂、血压、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等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稳定斑块形成相关(P<0.05);病例组CT、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T等位基因可能是不稳定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疾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形成存在相关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C-1562T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存在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动脉粥...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急、慢性膝关节前外侧旋转不稳定采用前叉交韧外侧副韧带修复和半腱增强前交叉韧带及外侧副韧带术的外科技术和疗效。方法:上述方法治疗6例膝关节前外侧旋转不稳定患者。结果:经随访5-58个月,按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分方法,优2例、良3例,尚可1例。结论:主张手术治疗,手术疗效满意,其成功的关键在于:①早期手术;②术中尽量做到等长重建,缝合张力适中患膝位置正确。③外侧副韧带要同时修复;④术后正确的外固定及秩序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异舒吉防治心脑血管病机理。方法 观察异舒吉对3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氧自由基和血液流变学影响,并与用硝酸甘油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 异舒吉能增加血清超氧化物化酶活性和前列腺素含量,显著降低丙二醛、血栓素B2水平,降低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其药理效应优于硝酸甘油。结论 异舒吉有抗氧化作用,消除自由基,改善血液流变学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测定BDBPH-Zn、Mn、Cd双核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析不同pH条件下各物种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规律.方法温度25.0±0.10℃、离子强度0.100mol/L、N2保护下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大环配体BDBPH-金属离子(12)酸性溶液,滴定pH范围2~12,高精度酸度计记录pH值,BEST程序计算稳定常数,SPE和SPEPLOT程序绘制样品分布曲线.结果BDBPH-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7.72(LogKLZn2),11.58(LogKLMn2),14.28(LogKLCd2).结论配体BDBPH能够与金属离子(Zn、Mn、Cd)形成稳定的双核配合物.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及对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回顾性分析低分子肝素组与常见规治疗组的疗效及术后早期出血与恢复状况。结果:两组术前心绞痛控制有显性差异;术后两组第一个24小时出血量、输血量;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的例数;术后拔除气管插管与拔除胸腔引流管的时间均无显性差异。结论:适当应用低分子肝素,可以控制旁路移植术前症状,对手术早期恢复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