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7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93篇
内科学   6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40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52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503篇
  1篇
中国医学   154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8 毫秒
11.
用血浆分离法治疗蛇毒中毒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血浆分离法治疗蛇毒中毒一例姜埃利魏世津张璐仁齐卫徐莹患者男,32岁。因五步毒蛇咬伤右手无名指44小时后,全身无力,来我院就医。查体:体温36.7℃,呼吸20次/分,脉搏80次/分,血压16/12kPa(120/90mmHg),体重为50kg。眼睑无...  相似文献   
12.
蕲蛇酶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病理形态学观察蕲蛇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再灌注模型,光镜及电镜观察缺血3h恢复血流再灌24h后脑组织形态学变化。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用药组分别在缺血即刻或再灌即刻静脉给予不同剂量的蕲蛇酶,观察比较模型组和蕲蛇酶所有给药组之间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缺血即刻给蕲蛇酶4U/kg组较再灌即刻给蕲蛇酶同剂量组显著减小梗死灶(P〈0.001),减轻脑组织病理改变,并使脑组织中bFGF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论 蕲蛇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脑组织中bFGF表达增高有关;提示该药早期使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3.
福建产舟山眼镜蛇毒细胞毒素的快速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 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细胞毒素(CTX),并鉴定其理化性质。方法 采用SP—Sephadex C-25阳离子交换色谱及Sephasil Peptide C18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舟山眼镜蛇毒中分离纯化CTX,SDS—PAGE(Tris—Tricine系统)鉴定纯度,Edman降解法测定N端氨基酸序列。结果 粗毒经阳离子交换色谱,得到14个蛋白峰,其中第X~XⅢ峰具CTX活性;再分别经反相色谱纯化,得到4个CTX.总得率为32.48%;SDS—PAGE显示为均一蛋白,分子量依次为:7.28,7.33,7.24和7.38kD;测定它们N端20个氨基酸序列。结论 采用阳离子交换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可快速、高效地从眼镜蛇毒中获得4个CTX纯品。  相似文献   
14.
出血性蛇毒能专一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凋亡,研究人员已从中分离出5种VEC凋亡诱导成份,其中2种为L—aa氧化酶类,3种属于金属蛋白酶/解整联蛋白家族。研究证实前者可通过氧化VEC细胞膜上的L—leu产生H2O2而诱导其凋亡,后者则通过干扰膜整联蛋白与其配体的结合而使VEC凋亡。在由蛇毒诱导的VEC凋亡过程中,p53和bcl-2基因表达增加,且bcl-2的mRNA被剪辑成2条。已证实锚定依赖性信号分子αvβ3和磷脂信号分子PC-PLC参与该过程的信号转导。对该领域进一步研究,有望从蛇毒中纯化出或人工构建出专一地诱导肿瘤血管细胞凋亡的成分。本文总结了出血性蛇毒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毒蛇咬伤是农村常见的危重急性疾病,病情急、死亡率高,常因抢救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我院采用中青草药综合治疗眼镜蛇咬伤1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蛇毒Ⅱ类磷脂酶A2(PLA2)中D49 PLA2和K49 PLA2的功能分化及其功能分化决定位点的鉴定。方法:运用序列比较分析,进化树构建和DIVERGE v1.04软件计算研究D49 PLA2和K49 PLA2的功能分化情况及其分化位点。结果:序列比较分析,进化树构建和DIVERGE v1.04软件计算结果表明蛇毒Ⅱ类PLA2中D49 PLA2和K49 PLA2的确发生了功能分化,对于K49 PLA2来说,1S,7K,11Q,E12,R34,T56,N88,L92,E108,K116,K128可能为功能分化决定位点。对于D49 PLA2,L2,G33,G35,F46和Y118可能为功能分化决定位点。结论:我们首次通过序列比较分析,进化树构建和DIVERGE v1.04软件计算鉴定出蛇毒Ⅱ类PLA2中D49 PLA2和K49 PLA2可能的功能分化位点,为今后通过基因重组和定点突变方法研究蛇毒Ⅱ类PLA2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中草药红背丝绸醇提物、乙酸乙脂提取物和单体CA-1201 三种不同成分对ET-1 在动物整体及离体水平生物学效应的拮抗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三种成分对ET-1 致小鼠进行死亡有保护作用,使得小鼠的死亡率及死亡数下降;并可拮抗ET-1 致胸主动脉的缩血管效应,醇提物和乙酸乙脂提取物(10- 7母液)拮抗ET 缩血管效应分别为57.27% 和58.61% ;CA-1201 10- 8和10- 9 M 亦能拮抗ET-1 的缩血管效应;醇提物和乙酸乙脂提取物口服及CA-1201 静脉注射后能拮抗ET-1 的升压作用,拮抗ET-1 作用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提示中草药红背丝绸不同成分可拮抗ET-1 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8.
谢文锦 《云南医药》1992,13(4):200-201
我科自1990年3月至1991年11月应用中国医科大学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研制的蛇毒抗栓酶—3号治疗血栓性静脉炎,总有效率9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尖吻蝮蛇毒引起类DIC病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 DEAE-sephadex A-50和 Sephadex G-75柱层析从尖吻蝮蛇毒(AAV)内分离并纯化出一种类凝血酶(TLE).这种 TLE 以1.5U/Kg 体重注入麻醉狗的静脉后,观察到血凝筛选试验 Fgn、BPC、PT、TT 和血清 FDP 全部异常;但凝血因子Ⅱ(Quick 二期法)、AT-Ⅲ以及纤维结合蚤白(Fn)含量仍在正常范围内.这提示实验狗血循环内未有凝血酶形成的证据,从而说明 AAV-TLE是 AAV 中毒患者并发类 DIC 综合征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蛇毒溶栓素对实验动物血小板功能和血浆环腺苷酸含量的影响.(1)对血小板数的影响:给家犬以4 u/kg量静注1小时后,循环血的血小板数由药前130.44×10~9/L±50.02×10~9/L下降至60.20×10~9/L±20.50×10~9/L(P<0.05).(2)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猕猴和家兔分别按4 u/kg、8 u/kg量静注1小时后,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山药前的62.32±22.05%和43.66±10.60%下降至1.32±0.49%和4.95±1.96%;抑制率分别为97.50±1.75%和88.34±4.31%,与药前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3)对血小板cAMP含量的影响:猕猴和家兔以蛋白竞争结合法测定血小板内cAMP的含量,药后1小时的含量65.43±31.35pmole/mg,32.25±15.43pmo1e/mg蛋白质,与药前12.02±0.95pmole/mg,4.25±3.13pmole/mg蛋白质相比有明显升高(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