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765篇
  免费   6050篇
  国内免费   3272篇
耳鼻咽喉   747篇
儿科学   1275篇
妇产科学   952篇
基础医学   5926篇
口腔科学   903篇
临床医学   19992篇
内科学   10929篇
皮肤病学   1358篇
神经病学   4884篇
特种医学   27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1篇
外科学   5559篇
综合类   35813篇
预防医学   16910篇
眼科学   1258篇
药学   16604篇
  246篇
中国医学   10585篇
肿瘤学   3222篇
  2024年   1106篇
  2023年   3850篇
  2022年   3338篇
  2021年   3837篇
  2020年   3554篇
  2019年   3270篇
  2018年   1670篇
  2017年   2604篇
  2016年   2837篇
  2015年   3414篇
  2014年   6109篇
  2013年   6268篇
  2012年   8303篇
  2011年   8734篇
  2010年   7889篇
  2009年   7516篇
  2008年   12448篇
  2007年   9764篇
  2006年   7892篇
  2005年   8497篇
  2004年   5127篇
  2003年   4863篇
  2002年   4183篇
  2001年   2914篇
  2000年   2263篇
  1999年   1549篇
  1998年   1248篇
  1997年   1078篇
  1996年   841篇
  1995年   791篇
  1994年   635篇
  1993年   368篇
  1992年   240篇
  1991年   243篇
  1990年   216篇
  1989年   299篇
  1988年   75篇
  1987年   70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2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血清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glycohemoglobin,HbA1c)联合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 A,PAPP-A)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预测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7月30日孕11~13+6周于我院门诊产检的妊娠妇女,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并记录妊娠早期(11~13+6周)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HbA1c、PAPP-A中位数倍数(multiple of the median,MoM)水平,根据孕24~28周进行的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统计分析妊娠早期血清学指标预测GDM的最佳截断值并得出最适宜的联合预测方案。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水平FPG和HbA1c、低水平PAPP-A、受孕方式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有家族糖尿病史以及妊娠早期体质量指数(BMI)为超重或肥胖均是GDM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糖尿病家族史和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发生GDM的风险显著增高(OR分别为7.206和47.512,均P<0.001)。分析不同预测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显示,PAPP-A MoM联合HbA1c及FPG诊断时AUC最大(0.728),其后依次为PAPPA MoM联合HbA1c(0.721)、HbA1c联合FPG(0.717),均大于HbA1c(0.707)和FPG(0.647),而PAPP-A MoM的AUC为0.380,对GDM没有诊断意义。结论:具有高风险因素的孕妇,推荐在妊娠早期联合检测HbA1c与PAPPA MoM,以早期预测GDM。  相似文献   
102.
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人数已超过100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部分心肌因为持久性的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对于生命健康有着极大的威胁。心肌梗死有着发病突然的特点,因此对其应该秉承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是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对心脏功能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及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3.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患者躯体化症状发生率很高,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和部位,严重程度多达中重度以上,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抑郁程度及生活质量等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归纳了躯体化症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抑郁焦虑情绪、述情障碍等;阐述了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的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运动治疗等非药物干预现状。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躯体化症状的深入探索和针对性有效管理,亟需开展抑郁症患者躯体化症状综合管理的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和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关联中的中介作用。方法整群选取安徽省某医科院校4007名大一、大二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童年期虐待评定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条目列表和心理亚健康自评问卷进行童年期虐待经历、自伤行为和心理病理症状等信息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线性回归和Sobel检验分析三者间的关联。结果童年期躯体、情感、性虐待、总体虐待评分与心理病理症状评分和自伤行为频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各种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中介效应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8.33%~9.96%(男性)和6.06%~10.36%(女性)(P0.01)。控制年龄、家庭居住地、经济状况、独生子女状况、父母学历等混杂因素后仍存在中介效应,Sobel检验显示上述中介效应仍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93%~9.96%(男性)和6.10%~10.20%(女性)(P0.05)。结论心理病理症状在童年期虐待经历和自伤行为的关联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减缓医学生心理病理症状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有童年期虐待经历者的自伤行为。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结局的累积性与关键期效应,为预防与干预逆境伤害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地区2所农村学校的710名青少年。采用《童年期不良经历问卷》评估家庭逆境,《MacArthur健康与行为问卷》评价内化症状和外化症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逆境发生时间与数量和精神病理症状的关联。结果持续家庭逆境组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增加均有相关性[β值(95%CI)分别为0.35(0.15~0.54),0.16(0.01~0.32)]。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与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0(0.04~0.36),0.42(0.24~0.60)]、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4(0.01~0.26),0.23(0.09~0.37)]增加有关。在仅童年期家庭逆境中,家庭逆境数量为2和≥3的内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23(0.06~0.41),0.34(0.11~0.58)]、外化症状[β值(95%CI)分别为0.17(0.02~0.31),0.21(0.02~0.39)]的风险增高。在持续家庭逆境组中,逆境数量≥3与内化症状、外化症状相关[(β值(95%CI)分别为0.56(0.31~0.82),0.24(0.02~0.45)]。仅青春期家庭逆境与精神病理症状无关。结论家庭逆境的多次发生可增加精神病理症状风险,童年期可能是家庭逆境致精神病理症状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柴芍六君汤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有效性及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榆林市府谷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柴芍六君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评分及食管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食管体部下段蠕动波压力、食管体部上段蠕动波压力、顺行性蠕动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反向蠕动波、非传导波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柴芍六君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食管运动功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tCGA数据库中肝内胆管癌(ICC)高通量测序数据,寻找其预后相关基因,构建风险模型,并研究其在ICC组织中表达及作用通路。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33例ICC组织和8例癌旁组织中的RNA-seq表达矩阵数据和患者临床资料信息,利用edgeR软件包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出预后相关差异基因,对差异基因绘制生存曲线,筛选出具有临床意义的基因,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并构建风险模型,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了解预后相关基因的作用通路。结果 通过edgeR分析后得到6 617个差异基因(筛选标准为|log2 Fold Change|>1,P<0.05),其中高表达组4 094个,低表达组2 523个。通过功能富集发现,这些基因主要集中在化学物致癌作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系统、细胞色素P450对异生物质的代谢影响以及视黄醇代谢通路。经单因素Cox回归、R软件“survival”包生存曲线分析显示,UCN2、CST1、PROS1、SLC35E4、PEMT五个基因对ICC患者预后存在显著性影响。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ST1、PEMT、PROS1构建的风险模型对ICC患者预后具有判断作用。结论 UCN2、CST1、PROS1、SLC35E4、PEMT基因可能成为ICC预后判断指标,为后续临床试验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8.
咳嗽虽为临床常见的症状,但对咳嗽患者迅速作出诊断和合理治疗却并非易事。因为引起咳嗽的病因繁多,涉及面广,既有咳嗽系统疾病所致,又有全身性疾病在肺部表现所为。因此对咳嗽患者在询问病史和症状,作出详细体检之后进行适当的辅助检查(简称辅检)也并非可以一蹴而就的,而需要深思熟虑,以正确有序的临床思维作导向,才能得心应手,合理有效。本文按辅检的目的、辅检项目的选择、辅检的准备、辅检结果的评析和辅检结果与临床不符的原因分析等几方面来阐述对咳嗽患者进行辅检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109.
你或者你家中的老人有中风病史吗?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然而,稍等一下。美国的一个大型调查提示在没有被诊断为中风的人群中,接近18%的人有过一个和以上的中风的症状,但并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干预治疗。调查对象多达18462人,平均年龄65.8岁。其中包括7567个非洲裔美国人以及6534个来自中风高发地区的居民。对他们的问卷  相似文献   
110.
《糖尿病新世界》2006,(1):31-31
1.临床症状多不明显,患者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2.以单纯收缩期血压升高比较多见,而且年龄越大,这种现象越突出。 3.血压波动幅度比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