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878篇
  免费   3853篇
  国内免费   1721篇
耳鼻咽喉   381篇
儿科学   1558篇
妇产科学   675篇
基础医学   2551篇
口腔科学   534篇
临床医学   14902篇
内科学   5431篇
皮肤病学   1650篇
神经病学   1385篇
特种医学   33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59篇
外科学   10905篇
综合类   30492篇
预防医学   6702篇
眼科学   583篇
药学   11200篇
  148篇
中国医学   23199篇
肿瘤学   729篇
  2024年   681篇
  2023年   2452篇
  2022年   1903篇
  2021年   2492篇
  2020年   2299篇
  2019年   2381篇
  2018年   1031篇
  2017年   1971篇
  2016年   2180篇
  2015年   2399篇
  2014年   4919篇
  2013年   4822篇
  2012年   6272篇
  2011年   6671篇
  2010年   6374篇
  2009年   6086篇
  2008年   6593篇
  2007年   6344篇
  2006年   5680篇
  2005年   5681篇
  2004年   5550篇
  2003年   5448篇
  2002年   4758篇
  2001年   4150篇
  2000年   3013篇
  1999年   2432篇
  1998年   2138篇
  1997年   1849篇
  1996年   1689篇
  1995年   1397篇
  1994年   1084篇
  1993年   786篇
  1992年   675篇
  1991年   633篇
  1990年   558篇
  1989年   578篇
  1988年   153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5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 通过观察脊髓空洞前状态中脊髓水肿程度和组织学变化 ,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常规组织学及电镜观察 ,应用干湿法测定脊髓空洞前状态中脊髓含水量 ,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测定脑脊液和脊髓中VEGF表达含量。结果 组织学观察发现 ,Kaolin组动物在术后 2周内出现脊髓水肿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 ,2 1d出现髓鞘和轴索损伤 ;脊髓含水量较对照组在术后第 1天轻度升高 (68.3 5± 0 .70 ) % ,第 3天水肿明显加重 (72 .70± 0 .88) % ,第 7、14天达到高峰 [(72 .92± 0 .86) %、(72 .18± 0 .5 5 ) % ] ,第 2 1天水肿开始缓解 ,但仍高于正常 (70 .0 3± 0 .77) %。Kaolin组动物脊髓、脑脊液中VEGF表达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 ,其强度变化趋势与脊髓水肿和组织学变化程度一致。结论 在实验性脊髓空洞症模型中 ,缺血水肿 ,组织含水量增高构成脊髓空洞前状态的主要表现 ;VEGF高表达在脊髓空洞前状态中的水肿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病理教研室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近10年来44例肾上腺皮质外检组织切片及资料。结果:①2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平均年龄40.8岁,其中大部分(占82%,18/22)为单侧肾上腺皮质腺瘤(醛固酮瘤)。醛固酮瘤瘤细胞主要为所谓的杂交细胞和类似于束状带细胞的瘤细胞,见个别核大甚至怪异的细胞;除1例外,其余均小于2.0cm.②10例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平均年龄25.7岁,其中7例为肾上腺皮质增生(占70%,7/10),皮质增生细胞主要为浅染富含脂质的细胞和少脂质的致密细胞。③12例无功能性皮质病变,平均年龄60.0岁,其中9例为无功能性皮质腺瘤(占75%,9/12)。无功能性皮质腺瘤均大于2.0cm,除l例嗜酸性腺瘤外,8例无功能性腺瘤的瘤细胞类似正常的皮质细胞,间变性不明显。结论: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瘤细胞间变程度是区分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腺瘤有价值的参考指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由单侧皮质腺瘤引起,而内源性皮质醇增多症多由双侧皮质增生所致。  相似文献   
993.
李世荣  王玲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1):640-641
动脉硬化引起的脏器供血障碍所导致的疾病是常见病,冠心病、脑血管病等还是致残或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和预防动脉硬化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自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基因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人们明确了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因此研究的重点就集中到内皮细胞的功能方面,发现了许多与血管生长机能调节有关的因子,  相似文献   
994.
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外科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1999-2000)年本科收治的34例门脉高压症断流术后上消化道再出血的病人行外科治疗及疗效分析.其中肝功能Child A组10级,B级18例,C级6例.治疗前钡餐或胃镜检查确诊.结果有14例行非手术外科治疗,2例经药物治疗止血;4例行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EVL)止血,效果较好;6例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脉硬化剂注射,2例行三腔二囊管止血,疗效不确切,再出血率62.5%(5/8).20便行手术治疗,9例行肠腔分流,2例(2/9)术后再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术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缝扎1例,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2例,术后均再次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贲门血管再次离断2例,改良食管下段横断术3例,术后近远期疗效均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肠腔分流水2例,术后有1例上消化道再出血.结论胃镜下食道静脉套扎术在非手术止血中效果较好,适合于不不宜手术的病人.手术治疗常选肠腔分流.对前次断流不彻底需再次断流,再次断流门静脉压仍高,则考虑行断流加分流.  相似文献   
995.
薛文成  崔莎  齐宝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71-1672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采集6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2例高原正常居民、3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静脉血(EDTA-K2抗凝血),美国雅培CELL-DYN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标本.结果:与平原正常人相比较,高原正常居民及HAPC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下降(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居民相比较,PLT、PCT进一步下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DW、MPV则无差异性.结论: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血小板代偿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变,但这种代偿功能有限,在HAPC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6.
小儿输尿管膨出症是小儿下尿路梗阻最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 ,在女孩仅次于神经性膀胱居第 2位。 1994至 2 0 0 0年我院收治 2 6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2 6例。男 4例 ,女 2 2例。年龄 3个月至 11岁 ,其中 <3岁者 18例。患儿均有反复尿路感染和排尿困难 ;肿物自尿道口脱出 6例 ,腹部肿物 3例 ,血尿 3例。超声及IVU检查发现重肾并输尿管膨出 2 4例 ,单一输尿管膨出 2例。左侧 10例 ,右侧 12例 ,双侧 4例。IVU检查上半肾均未显影 ,下半肾受压向外下移位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 (VCU)检查 18例 ,下半肾有膀胱输尿管中、重度返流 3例…  相似文献   
997.
因新生儿周围血管细,血液淤滞粘稠、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加之抽血量大,在抽血过程中易发生凝固等因素,而难以一次换血达到预定值,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经后囟穿刺部分换血治疗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8.
辨证治疗肛肠疾病中"痛症"2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军 《国医论坛》2004,19(3):35-36
肛肠疾病中以“痔”、“瘘”、“裂”、“脓肿”最为常见,而各病又多以“疼痛”、“血便”为主症,虽然以上疾病可通过药物及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病人不宜手术或因手术后肛门疼痛使病人却步。多年来,笔者以祖国医学“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理论为指导,抓住肛肠疾病“实热痛症”中  相似文献   
999.
我院儿科于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硬肿程度选择不同剂量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王鸿根  郭运翠  宋金明 《新中医》2004,36(12):35-35
竹皮大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由竹茹、石膏、桂枝、甘草、白薇等组成,主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笔者运用于阳萎、精液不液化症的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阳萎 张某,38岁,2003年6月20日初诊。患阳萎数年,多方求治,屡服补肾壮阳之品不应。诊见:头晕,梦多,身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