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10篇
  免费   1356篇
  国内免费   751篇
耳鼻咽喉   123篇
儿科学   78篇
妇产科学   185篇
基础医学   782篇
口腔科学   227篇
临床医学   4230篇
内科学   968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728篇
特种医学   6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1657篇
综合类   7790篇
预防医学   2724篇
眼科学   104篇
药学   3709篇
  38篇
中国医学   9056篇
肿瘤学   659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649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699篇
  2019年   700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571篇
  2016年   716篇
  2015年   893篇
  2014年   1652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1853篇
  2011年   2044篇
  2010年   1852篇
  2009年   1808篇
  2008年   2130篇
  2007年   1920篇
  2006年   1722篇
  2005年   1960篇
  2004年   1467篇
  2003年   1220篇
  2002年   1097篇
  2001年   837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641篇
  1998年   629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507篇
  1995年   444篇
  1994年   342篇
  1993年   195篇
  1992年   181篇
  1991年   179篇
  1990年   137篇
  1989年   176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训练路径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进行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一般的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在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患膝和健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与本体感觉恢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健侧膝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侧膝的总平均偏差明显好于对照组(P <0. 05);在患者的本体感觉恢复程度上研究组同样好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用强化本体感觉训练能尽快使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可以加快患者自主行走这一目标的实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穴位贴敷及镇痛泵在二胎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150例行剖宫产术的二胎产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毕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的镇痛护理,观察组给予耳穴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镇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镇痛效果、舒适度、胃肠道恢复情况、泌乳及哺乳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h(T1)、6 h(T2)、24 h(T3)两组患者切口疼痛、宫缩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显著升高趋势(P <0. 05),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4 h的Ramsay镇静评分量表(RSS)评分、舒适度评分(BCS)及首次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初乳时间及0~24,24~48 h哺乳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耳穴埋豆、穴位贴敷镇痛方案干预二胎子宫收缩痛产妇,可有效减轻其术后切口及宫缩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增加母乳量,效果与镇痛泵持平,可替代镇痛泵,减少产妇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3.
正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瘫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脑瘫临床分型包括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双瘫、痉挛型偏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混合型,是目前儿童主要致残疾病之一~([2])。国外文献中脑瘫的发病率为1.5‰~4.0‰~([3]),我  相似文献   
994.
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CS)是现代社会的常见及高发疾病之一,主要以患者颈肩部疼痛、上肢疼痛、麻木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状。国外通常将这一类综合症状统称为neckpain(颈痛),而在我国则属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范畴。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现代医学对于颈椎病引起的颈痛主要采用口服消炎镇痛药物及物理疗法,虽然疗效较好,但该类药物的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大量的临床试验证明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有其独到的疗效,是治疗颈椎病最常用也是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该文对近6年来国内外针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概况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995.
跟痛症是以足底后跟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症候群,文章就跟痛症的概念及临床表现进行简要阐述,并讲述了针灸治疗本病的思路及方法。针对近10年来针灸对本病的研究进行具体综述,说明针灸治疗该病具有方法多样,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96.
目的:目前临床仍旧缺乏针对顽固性跟痛症的治疗方案。我们研究在超声引导下腓肠肌脉冲射频治疗(UG-PRF)能否安全有效地缓解跟痛症。方法:这项研究比较UG-PRF组与假手术组治疗100例跟痛症病人。主要评价指标包括:足部健康状态问卷量表(FHSQ-疼痛评分)和"第一步"疼痛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上测量(VAS-"第一步"疼痛)。次要评价指标包括:FHSQ-足部功能和足部健康评分,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来进行评估。分别在治疗后的第3和6个月评估相关结果。结果:随访中,两组比较,UG-PRF组在3或6个月时,具有更高的FHSQ-疼痛评分[分别比假手术组增加了20.0(P<0.0001)和17.9(P=0.001)],且具有更低的VAS-"第一步"疼痛评分[分别为26.1(P<0.0001)和14.3(P=0.01)]。术后第3和第6个月时,UG-PRF组比假手术组,有更高的FHSQ足功能评分和足部健康评分(P<0.05)。且假手术组的SF-36得分为10.8(P=0.042)和10.4(P=0.044),均低于UG-PRF组。两组治疗期间均没有观察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腓肠肌脉冲射频治疗(UG-PRF)能够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跟痛症。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观察孕期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对妊娠结局及产程的影响。方法纳A.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接收的86例产妇,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与对照组(传统护理),每组各43例,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产程变化。结果妊娠结局比较:观察组自然分娩率及阴道分娩会阴I度裂伤率均较对照组高,且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及阴道分娩会阴Ⅱ度裂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分娩后24h内,观察组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程比较:观察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体重管理联合减痛法对妊娠结局及产程具有一定影响,能促使产程缩短、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下降、产后出血减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观察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联合臭氧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7 d及3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介入+射频消融术配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孕期体重管理结合拉玛泽减痛分娩(简称减痛法)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孕期母婴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在该院产科检查并分娩且体重指数正常的孕妇420例,均行孕期体重管理,依据孕期体重增加情况以及是否进行减痛法练习分为四组:A组125例,孕28周起坚持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1.5~16.0kg;B组135例,未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1.5~16.0 kg;C组65例,孕28周起坚持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6.0 kg;D组95例,未进行减痛法练习且孕期体重增加>16.0 kg,比较四组母婴结局。结果:A组孕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与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产妇阴道分泌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另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Ⅰ度会阴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另外三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另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另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体重管理良好的基础上联合减痛法,能够有效缩短产程,降低产后出血率,保护会阴,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鸡血藤总黄酮对坐骨神经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CCI)大鼠机械痛敏和脊髓谷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不手术)、假手术组(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坐骨神经结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鸡血藤总黄酮处理组(坐骨神经结扎+腹腔注射鸡血藤总黄酮20 g/kg),连续给药4周。运用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检测术后3、7、10、14、21、28 d大鼠机械痛敏。运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大鼠术后14、28 d脊髓背角中谷氨酸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处理组术后第10、14、21、28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在第14天及第28天观测到鸡血藤总黄酮可显著降低大鼠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P<0.01)。结论鸡血藤总黄酮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机械痛敏,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谷氨酸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